首 页 资讯 绿·声音 绿·生活 绿·人物 绿·能源 绿·产业

首页>生态>资讯

让“金凤凰”落上“生态修复的枝头”

——社会资本参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见成效

2020年11月12日 08:59  |  作者:高志民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海上花园”的背后

刚刚过去的国庆假期里,浙江南部最大的人工沙滩———洞头韭菜岙沙滩每天人满为患。这里被称作“海上花园”。细沙、蓝天、白云构成一幅美丽画卷,帆船、摩托艇等海上运动项目相继建成,餐饮、民宿等配套设施逐步完善后引得游人如织。

现在的“海上花园”,昔日,曾经满目疮痍。

在洞头乃至温州的沿海线上,半屏-东岙连港蓝色海岸带无疑是一颗璀璨的明珠。由于受台风、风暴潮等灾害频发影响,以及非法挖砂、采砂以及其他各种不规范开发利用等人为干扰活动的长期积累,使沿海沙质岸线受到损害,景观沙滩受到严重威胁。

变化,得益于洞头国家级海洋公园核心区“蓝色海湾”整治项目的开展。

记者了解到,2003年,,一份“真正把洞头建设成为名副其实的海上花园”的规划方案落地,温州市委市政府在洞头区启动“蓝色海湾”整治行动项目。以提升海岛及周边海域生态环境质量和生态服务功能为目标,针对海洋环境质量下降、自然岸线受损、滨海湿地生态功能退化等问题,积极开展海洋环境综合整治、沙滩整治修复、红树林湿地建设等工程,全力建设打造海上的“花园”。

建设资金怎么解决?洞头区以企业为主体投入500万元,参与东沙渔港沙滩修复,配套建设东沙湾文旅休闲区;引入民营资本参与青山岛生态修复,并配套建设浙江省152工程青山岛旅游度假区;东岙沙滩建成后,依托海岛旅游产业的综合开发产生流量经济,引导东岙村村民参与陆域配套设施建设及后续运营,2019年村级总收入从6000万元增加到1.3亿元,旅游综合年收入达5000万元,在村企协作共建中实现效益“双赢”,实现农民转产增收、企业获益增效;洞头区还把韭菜岙沙滩租赁给文化旅游公司管理和维护后带来的“网红”效应,吸引社会资本参与红树林湿地修复,发展生态养殖等。

在这张蓝图的引领下,洞头先后荣获国家级生态县、国家级海洋公园、国家级生态保护与建设示范区等20余张国家级名片,让幸福生活光辉不断照进现实。社会资本的“金凤凰”落上了生态保护修复的“梧桐树”,既能减轻地方财政压力,又可以利用开发成果反哺生态环境,一举多得。

解决生态修复资金短板

11月5日,自然资源部召开新闻发布会,介绍了近日发布的《社会资本参与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案例(第一批)》(以下简称《修复案例》)出台背景及主要内容。其中的《浙江温州借助社会资本推进“海上花园”建设》案例介绍的正是洞头“蓝色海湾”建设经验。

资金是生态修复最大的“短板”,依托民营经济的坚实基础和蓬勃发展,温州被赋予了“探索民营经济参与海洋经济发展新模式”的使命。在《浙江温州海洋经济发展示范区建设总体方案》中,温州明确将引导民间资本深层次进入海洋经济开发领域。而洞头近年来的发展正是民间资本参与海洋经济的良好典范。随着洞头海洋经济的发展速度加快,几年前洞头就已开始尝试探索利用政府与社会资本合作的PPP模式,引导社会资金参与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从2015年-2019年,洞头已实施七大PPP项目,涉及总投资近50亿元。

“自然资源是人类依存的物质基础,经济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的开发利用。自然资源开发利用必然对生态环境带来影响甚至破坏。长期以来,由于高强度的国土开发建设、矿产资源开采以及海域开发利用等影响,使我国在生态保护修复方面历史欠账多、修复任务重、资金压力大,矛盾非常突出。”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司长周远波认为,统筹国土空间生态修复是自然资源部的重要职责,是开展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抓手。

周远波介绍说,近些年,中央财政在山水林田湖草修复工程、国土综合整治、矿山生态修复、蓝色海湾建设等生态保护修复工程中投入了一定资金,起到了重要的引导作用,但面对量大面广的生态问题,还存在不足。这样,一方面政府财力投入有限,另一方面社会资本参与不足,形成了现实的瓶颈制约。因此,必须动员社会力量,吸引社会资本,通过各种渠道、利用各种形式,加大生态保护修复的投入,切实提升生态系统的质量,增加生态产品供给。

周远波认为,由于生态保护修复项目具有较强的公益属性,投资回报周期长、收益低,产业发展也受到一定限制,由此影响到社会资本投入的积极性,迫切需要政策激励和制度保障,增强市场信心和预期,培育生态保护修复市场,发展生态产业。同时,既要发挥生态的服务功能,又要体现生态的经济价值,积极探索生态价值实现的途径,使绿水青山真正转化为金山银山。

栽下了“梧桐树”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司副司长王磊介绍说,按照十九大“构建政府为主导、企业为主体、社会组织和公众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的要求,自然资源部积极推进国土空间生态保护修复的市场化机制建设,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在自然资源部发布的《修复案例》中,除了浙江温州“海上花园”之外,还有山东威海华夏城建设,以矿山生态修复后生态环境改善带动社会资本投资,进而带动产业发展和生态就业;安徽淮北绿金湖采煤塌陷地治理,采用政府和社会资本合作(PPP)方式,探索形成了解决历史遗留问题与发展新产业相结合、矿山环境治理与城市规划建设结合的成功模式等。

此外,一些地方还探索形成了社会资本参与山水林田湖草生态保护修复、土地综合整治和海洋生态保护修复的模式:如内蒙古巴彦淖尔乌梁素海生态修复形成的社会资本联合体建立基金、设计—建设—投资—运营移交的模式;上海嘉北郊野公园土地综合整治,通过科学合理划分生产、生活、生态空间,形成利用国土空间规划、增减挂钩、土地供应等政策工具包和基金等金融工具的模式;湖北嘉鱼官桥镇的国土综合整治,在优化国土空间、建设良好生态环境的基础上,带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这些都是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的生动实践。

王磊介绍说,2019年以来,自然资源部陆续出台了政策文件,对社会资本参与生态修复提出了明确、具体的支持政策。近期,自然资源部、国家林草局联合还印发了《红树林保护修复专项行动计划(2020—2025年)》,提出要贯彻自然资源产权制度改革要求,按照谁修复、谁受益的原则,鼓励社会资本投入红树林保护修复。

“目前,各地正积极探索利用市场化方式推进矿山生态修复,河北、辽宁、江西、甘肃、陕西、贵州、重庆和云南等8省份也出台了实施细则,支持社会资本以参与、合作、特许经营等多种模式开展矿山生态保护修复。在全域综合整治方面,目前正在组织推进试点工作。相信这项工作正式展开后,通过资源潜力挖潜、激活土地等产权权益、优化空间布局等政策措施,将为充分发挥社会资本参与全域土地综合整治提供更大空间。”王磊表示。

编辑:秦云

关键词:社会资本 国土空间生态修复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