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宏观 金融 行业 国企 民企 人物 新资讯

首页>经济>资讯

算算民族村的账

2020年11月13日 10:20  |  作者:李洋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民族村位于贵州省织金县龙场镇东北部,距县城67公里,是全镇最为偏远的乡村。全村总面积3平方公里,林地面积4912亩,耕地面积2397亩。辖19个村民小组,全村户籍人口784户2914人,也是全镇人口最多的乡村。民族村属一类贫困村,有建档立卡贫困户169户762人,贫困发生率为26.15%。

2017年全国工商联办公厅党支部与民族村结成支部共建对子,整合多方资源,配合村两委的脱贫计划,在那里有针对性地开展了产业扶贫、就业扶贫、公益扶贫、消费扶贫等扶贫行动。经过大家的努力,扶贫成效显著。虽然村里目前还有未脱贫人口16户52人,但我们都很有把握在今年底整村全部脱贫。因为,我们的项目已初见成效,脱贫只是时间问题。民族村的日子会随着扶贫项目的收益增加变得越来越好,我很有信心。

全国工商联帮助民族村设计了一些扶贫产业,从民营企业中募集善款,投入到这些扶贫产业。例如,在种植方面,利用村里的山林山地,由全国工商联捐助经果林种植项目,目前已建成1个30亩育苗基地,并以育苗基地为依托种植青脆李经果林1000亩(其中村集体连片种植500亩,农户分散种植500亩),林下套种辣椒、南瓜等,覆盖贫困户169户,每年经济效益的30%用于贫困户分红,3年后挂果产生效益,预计户均年增收8000元。

在养殖方面,我们利用民企捐赠援建了养牛场、养猪场,覆盖贫困户30多户。经过实地调查,我们发现当地的麒麟鸡是一个独特的鸡品种,在市场上可以卖高价。为此,全国工商联捐助了特色生态鸡养殖项目,目前建有繁育中心120平方米,繁育麒麟鸡苗5000羽,以繁育中心为依托建设散养基地60亩,预计村集体可增收30万元。我们试销了165只麒麟鸡,一只麒麟鸡能卖出400元的高价,收入6.6万元,今年底,我们的鸡场还会有4800只鸡出栏。

村里有了产业,村民有了活儿干,不用外出在村里就能务工,人的精气神被调动了起来。

民族村大丫口组的朱伦平家,家里6口人,5个劳动力,他家加入了民族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参与到村里的扶贫产业中,日子越来越好。他家今年的收入是这样:朱伦平在民族村集体股份经济合作社务工收入8000元,还有平时就近自主务工收入8500元;妻子是民生监督员,她在合作社务工收入4300元、民生监督员收入1100元;他们的儿子在合作社务工收入约4100元,后来去贵阳务工收入8200元;家里还有两个孩子在贵阳务工,收入6400元。还没有到年终,朱伦平家的人均可支配收入6766.66元,从合作社方面获得这么多的收入,这是朱伦平没想到的。

我们结合村里的扶贫产业情况,带着村里的年轻人“触网”,设计、申请了“讨瓦寨子”商标,开设微店、淘宝店,计划将来打出民族村的品牌。目前,我们销售“讨瓦寨子”产品收入有2.6万多元。村里的年轻人都很兴奋,一些人还有了创业的冲动。

我刚到村里的时候,民族村的乡村环境脏乱差,臭水、垃圾随处可见。更让我感到窒息的是氛围,因为贫困太久、教育落后,许多村民的日子得过且过,村里的年轻人安于现状,跟父辈过着差不多的日子,不会主动寻求改变。现在,一切都变了。

在全国工商联的大力帮扶下,民族村的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多年垃圾堆成山的泄洪沟被改造成了道路,寨寨有铁制垃圾桶,路口处有大型垃圾箱,垃圾不落地,环境变美,人的心情也会变好。群众发展干劲十足,大家忙着地里的、山上的、圈里的、塘里的,年轻人也有了想法。村里的日子有了盼头,不仅仅是脱贫,在未来,这里将是生活富裕的美丽和谐新村寨。

(作者系全国工商联驻民族村扶贫干部)

编辑:秦云

关键词:民族村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