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绿·声音 绿·生活 绿·人物 绿·能源 绿·产业

首页>生态>资讯

竹乡“竹”精神

——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深度发掘竹潜力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0年11月19日 09:16  |  作者:王硕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咬定青山不放松,立根原在破岩中。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西南北风。”

这首脍炙人口的诗词将竹子坚韧、刚毅的顽强精神描绘得淋漓尽致。

在浙西大地,就有一处拥有100多平方公里大竹海的地方,享有“中国竹子之乡”的美誉,这就是浙江省衢州市龙游县。

近日,记者跟随系列主题公益活动“绿色中国行”走进龙游,发现和漫山遍野的竹子一样,这里的人们十多年来“咬定青山不放松”,坚持把绿水青山作为“命根子”,把绿色城乡作为“牛鼻子”,把美丽经济作为“钱袋子”,探索出一条绿水青山向金山银山转化的高质量发展有效路径。

小竹子汇成大产业

龙游,浙江省历史上最早建县的13个县之一,是浙江东、中部地区连接江西、安徽和福建三省的重要交通枢纽,素有“四省通衢汇龙游”之称。

它是传统农业大县,土地资源充沛,自然环境优美。尤其是当地竹林资源丰富,享有“浙西竹库”之美誉。

六春湖,名为湖,实为山,它是龙游最高峰。

秋日,当北方一些地区已经层林尽染之时,六春湖依旧满目苍翠。

站在山顶,竹海涛涛,一望无际。不时腾起的云雾里,偶有三三两两的房子现身于绿荫覆盖的群山坳下,给人一种世外桃源之感。

“真美啊,不虚此行。”头一次来此参观的游客不由地拿起相机拍个不停。“得和家人、朋友宣传一下,下次还得来。”

正是得益于这迷人竹海,随着浙江大竹海森林公园、百里竹子绿色长廊、竹海畲乡风情、竹海赛车道等竹生态旅游项目的开发建设,龙游南部的竹海生态游、森林康养等相关产业从无到有、蒸蒸日上,逐步成为当地百姓增收致富的重要渠道。

这其实是龙游近年来深度发掘竹潜力的一个缩影。

曾经的龙游,虽然坐拥丰富的竹资源,但受限于传统生产方式的影响,在很长的一段时间中,整个产业处在一种“低产、低值、低效”的状态里。

“不能守着宝藏受穷。”怀抱着如此想法,龙游人不断向深、向远端挖掘竹子潜力,从初加工到精深加工,再到一二三产融合推进,对竹产业进行了全面提升转型。

继关停近百家高污染排放废水和违规违章建设的竹制品加工企业后,龙游县通过招商、与大企业联姻、建立竹材加工集聚区、竹产业技术区域服务平台等举措对竹制品产业进行整体提升;鼓励竹加工企业增加技改投入,开展技术创新,创建品牌。

如今,龙游的竹产品不仅在国内畅销,还漂洋过海,受到国际市场的广泛认可。

在调研了几家竹加工企业,并亲眼看到六春湖绵延的竹海后,全国政协常委、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副局长刘东生感慨:龙游真正把这片绿色的资源转化成产业发展的基础,是贯彻“两山理念”走好“两化道路”的生动实践。

“用好”青山,更要尊重青山

除了“用好”青山,龙游人秉承了对青山的尊重。

龙游县委书记张晓峰向记者讲述了关于龙游的几个故事:

那还是2010年。在龙南山区有个叫贺田的村子,干了一件当时来说不可思议的事,就是搞垃圾分类。

他们认为,农村要落实“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首先要把垃圾处理好、村庄搞干净。为此,村里专门修订了村规民约,制定了“源头分类可追溯、减量处理再利用”的分类处理办法,对每家每户开展红黑榜评比。几年下来,不仅村庄变得干干净净,而且村民的生产生活方式也发生了很大改变。他们在全县最早办起了农家乐、自驾游。

后来,龙游把贺田的经验复制到全县,动员十万妇女学贺田。随后,衢州市、浙江省也相继推广了贺田模式。2016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召开中央财经领导小组会议,浙江省委专题汇报了垃圾分类处理工作,贺田模式也由此赋予了更为突出的时代意义。

第二个故事发生在2014年。龙游是生猪养殖大县,当时最高饲养量超过220万头,带来的环保压力很大,一些河道都逐渐变成了黑臭河。为此,龙游政府出了硬招,下决心解决生猪保供和污染整治的关系问题———

在全县划定了禁养区、限养区和重点发展区,关停在水源地、村庄内等生态敏感地区的养殖场;推行生猪养殖权交易。全县1.3万个养殖户整合为465家养殖场;对全县生猪实行保险,病死猪统一进行无害化处理;对所有养殖场的生猪排泄物统一归集,进行沼气发电,制作有机肥。

整治之后,龙游农村的生态环境得到大幅改善,龙游也由此成为全国畜牧业绿色发展示范县。

回顾这些年的探索,张晓峰认为有两条最重要的经验:“第一,要保持足够的战略定力,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任接着一任干;第二,抓生态环保永远不过时,只要坚持抓到底,就一定能够获得越来越多的老百姓的认可和赞许。”

不断打造升级版

“扑棱棱”一串声响,一只母鸡从一米多高的鸡棚顶上轻盈地飞落到地面。这就是龙游的传统“麻鸡”,因能飞上树睡觉、下池塘游泳,被村民和网友们戏称为“飞鸡”。

与传统养鸡、卖鸡的方式和渠道不同,“龙游飞鸡”建立在资源的深度整合与盘活基础上。

它是以网络销售服务平台为载体,建立“企业+农户”互助联盟。针对农村残疾人低保户、低收入家庭等人群,以点对点方式帮扶他们饲养销售“龙游飞鸡”和鸡蛋。它的顾客往往是城市中那些更关注健康、生态并愿意扶贫助农的消费群体。打开手机小程序,他们就能看到“飞鸡”睡觉、土鸭站岗的有趣画面。

就是依靠这种“飞鸡”,龙游深山之中的十来个村、几百户农民每户年增收2万至5万元。

窥一斑而知全豹。

近年来,龙游按照“宜茶则茶、宜竹则竹、宜果则果、宜渔则渔”思路,大力推进农林牧渔深度融合发展,强化稻菜轮作、稻渔共生等新模式推广运用;并通过“物联网+互联网”线上线下互相借力,推动“一鸡一渔一茶一药一盒故乡”等特色产业发展。

在这过程中,一大批“农创客”“新农人”等新型主体涌现,农产品网络销售额突破4亿元大关。

不仅如此,为推进乡村品质从局部盆景向全域风景转变,龙游县还启动了“衢州有礼”诗画风光带“两江走廊”乡村振兴示范带建设。

盈盈衢江旁,一座红木小镇如今是龙游的新名片。曾经的荒山荒地现在变成了规模宏大的红木建筑群。

这个集聚了家具制造、旅游休闲、文化创意、商业服务、生态居住五大产业于一体的小镇,实现了“山水相依、村镇相容、产业联动”的水乳相容,成为拉动区域发展的新引擎。

编辑:秦云

关键词:竹子 高质量发展 龙游县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