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社会聚焦 社情民意 民意时评 创客说 乐观社会 画里有话 滚动资讯

首页>社会>社会聚焦

“无碍”即大爱

——残疾人无障碍专家杜鹏的探索之路

2020年11月30日 14:17  |  作者:奚冬琪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12月3日是第29个“国际残疾人日”。这一节日的设立,旨在促进人们对残疾问题的理解和动员人们支持维护残疾人的尊严、权利和幸福。其中,如何让残疾人无障碍地享受生活,就是维护他们权益的重要一环。在此,就让我们通过几位残疾朋友的故事,来看看他们为无障碍出行做出的努力,以及对无障碍建设的期许。

——编者

下楼,出门,找到最近的地铁直梯出入口;乘坐电梯下到地铁站台,坐着轮椅找到无障碍车厢位置,等候上车……每周,家住北京的肢体残疾人杜鹏都要有几次这样的经历。不过对于他来说,这个过程已经驾轻就熟,基本不需要他人帮助。

和每一个乘坐轮椅的残疾人一样,杜鹏感受着无障碍设置给他带来的通行便利。但和普通残疾人不同的是,杜鹏在使用这些设施的同时,还会发现其中存在的问题并收集起来向相关单位反馈。因为他还有另一个身份——残疾人无障碍专家。

编写无障碍出行手册,让更多残疾人走出家门

20年前,杜鹏20岁,还在读大学的他却因病突发脊髓瘤,脊髓损伤造成高位截瘫。整整7年,他没出过家门,每天的视线范围不超过自己家的那间房子。2008年,北京举办奥运会,无障碍环境有了很大改善,轮椅出行越来越方便。从那时起,杜鹏开始试着走出家门,之后就像着了魔似的去坐地铁、去挤公交、参加公益组织的活动。“能大口地呼吸外面的新鲜空气,感觉真是太好了!”

走出家门之后,杜鹏看到了更广阔的世界。在去台湾“中途之家”学习了成熟的经验、科学的康复方法后,在北京市东城区残联的帮助下,杜鹏和几个小伙伴创办了北京第一家“希望之家”,帮助脊髓损伤伤友回归社会。

在此过程中,杜鹏发现,大家遇到的最大困难就是:生活重建后,因为无障碍设施不完善或不为人所知,很多坐轮椅的朋友无法出门。以出行为例:打车成本太高,公交无障碍没到位,开私家车需要别人陪同,最方便的其实就是坐地铁。尤其是奥运会后,地铁的无障碍环境改进了许多。但设施有,很多人却不知道在哪儿、怎么走、如何求助。

2014年,杜鹏和小伙伴们开始实地调研北京的地铁站。大家一站一站地走,一处一处地记。找直梯,看无障碍车厢在哪节,无障碍卫生间在车头还是车尾方向……新建的地铁线路无障碍设施普遍较好,体验起来比较快。如果是1号线、2号线这种有些“年头”的线路,没有直梯,也缺少无障碍标识,大家就主要体验人工求助,如何预约爬楼机或升降平台等。有些地铁站的出入口分布在立交桥的四个角落,残疾人本来行动就不方便,一旦走错路就更麻烦了。为了让大家一眼看到有无障碍出入口的地铁入口位置,少走冤枉路,杜鹏他们就特别记下了无障碍出入口旁边的标志性建筑物信息。

经过19个月的调研走访,2015年10月,在北京市残联的支持下,17条地铁线路、318个站点的无障碍设施使用攻略,以及乘坐地铁遇到意外情况的应急方法、应急电话被汇编成《首都无障碍出行手册——地铁篇》出版,免费发放给需要的残疾朋友。杜鹏介绍,此后,他们将手册中的数据提供给了北京地铁集团,并被放到员工培训手册中,保持同步。现在,每当地铁新开线路或站台,北京地铁官网都会在原有数据的基础上进行更新。

2016到2018两年间,杜鹏又带领小伙伴相继完成了《北京无障碍出行手册——市级公园篇》《北京无障碍手册——酒店篇》《北京无障碍手册——大型商场篇》。作为项目负责人,杜鹏在考察、督导、培训、汇编无障碍的过程中不断得到历练和成长,工作重心也转向了无障碍事业。

身体力行,推动无障碍设施建设

2018年,中国残联无障碍环境建设推进办公室与清华大学无障碍发展研究院共同成立了全国首届无障碍通用设计研修营。因为之前的工作经验,杜鹏有幸地成为首期营员并担任班长。而通过在研修营的学习,以及对上海迪士尼、北京世园会、国铁集团许多重大项目的考察体验,杜鹏渐渐成为了一名无障碍专家。

“既然我在这方面有经验,那就应该用自己的经验更好地为残疾朋友服务。”杜鹏说,他平时出门都会随身带着测量工具,遇到无障碍设施设计不合理的地方,就会测量一下然后记录下来。如果是看到有占用盲道、障碍物阻挡轮椅等具有普遍性且容易解决的问题,他就拨打市民热线督促解决。如果是专业技术性比较强的问题,就通过北京市的相关台账管理系统,反馈到有关单位。

杜鹏记得,有一次他乘坐高铁出行,发现车厢内的无障碍厕所虽然门的宽度够了,但里面的空间不够,轮椅无法自由活动。他和同行者将这个问题反馈给了相关单位,后来又参与到中国残联和铁路系统对高铁的改造中。不久前,在去往北京冬奥会场馆的京张高铁上,杜鹏惊喜地发现:新款的复兴号列车做了优化调整,不仅无障碍卫生间大了许多,就连无障碍车厢也宽敞多了,预留了足够的轮椅回转空间,还配备了安全可靠的抓杆。看到自己提出的建议能被采纳并付诸实施,杜鹏很开心也非常有成就感。“以前我们是无障碍设施的使用者、受益者,但现在我们也是无障碍设施建设的参与者、推动者,这个意义是不一样的。”

近年来,作为残疾人无障碍专家,杜鹏先后参与了政务大厅、新机场等北京多个大型公共设施的无障碍专项验收工作。在杜鹏看来,现在一些大城市的无障碍设施做得越来越好了,但还缺乏对细节的关注。比如一些公共场所,虽然是按无障碍标准建设的,但真正使用前,还应该请残疾朋友来参与体验和验收。另外,大家对残疾人出行的理解和支持力度还不够,大规模宣传也仅限于几个特殊的节点。

杜鹏提到,其实无障碍设施不单单是让残疾人受益,老人、孕妇、推婴儿车的人以及搬运重物时都有可能用到。“我们现在倡导的是通用无障碍。也就是说在人生的某一个时刻、某一阶段,你总会用到这些。”杜鹏举例说,比如每个楼门前的坡道,残疾人坐轮椅需要,那些用小推车搬重物的快递小哥同样需要。所以,每个人都应该了解和理解无障碍设施存在的意义,因为大家都是受益者。杜鹏希望未来能加大对无障碍出行的倡导,提高全社会的参与意识。“我也会尽自己最大的努力,为无障碍环境建设出一份力。”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无障碍 杜鹏 地铁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