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资讯 法治时评 法治人物 法律速递 盈科说法 美好生活·民法典相伴

首页>法治>法治时评

“严管+厚爱”浪子亦回头

2020年12月02日 09:57  |  作者:徐艳红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在广东省第四强制隔离戒毒所(简称“省四戒所”),民警们每天面对的都是一个“特殊”的群体——HIV感染吸毒人员。愧疚、悔恨、抑郁、绝望等心理是HIV感染者/AIDS病人普遍的心理。民警们用因人施策的管理、教育方式,辅以适当的亲情帮教,帮助HIV感染戒毒人员度过恐惧、悲观、甚至绝望的阶段,让他们重新鼓起生活的勇气,并带着感恩的心态回归社会,走上正确的人生道路。

章某就是其中的一员。

误入迷途

中山大学制药工程专业的章某,2012毕业后先后在3家跨国制药公司从事医药营销推广工作,以优异的业绩和出色的工作表现历任区域推广经理和销售经理。

2017年底,因职场工作压力和自身法律意识观念淡薄,在好奇心驱使和声色场所的交际应酬中,第一次接触了冰毒,得到了暂时的报复性压力释放和爆发式快感。自接触毒品后,章某变得孤僻、偏激、精神萎靡,工作无法集中注意力,遇事开始逃避,并主动向毒品靠拢,以寻求短暂的虚幻解脱。章某人际交往范围逐渐收窄,与毒品接触却愈来愈多。章某知道其危害性以及自己将为此付出的代价,但又实在抵挡不住毒品的巨大诱惑,于是就一直藕断丝连地断续接触,直至被送到省四戒所执行强制隔离戒毒。

从“油盐不进”到慢慢“打开心扉”

初到省四戒所,与成群的瘾君子一起接受禁毒戒毒教育,强大的生活反差给章某的心理带来了巨大的冲击,让这位象牙塔走出来的青年翘楚难以适应。虽然自己犯下的错误需要救赎,但文化阶层的差距仍令他很难与同寝同队的戒毒人员有效沟通。章某进所后,一直无法面对被传染HIV的现实,认为得了这种病离死已不远了,真正是“身似枯木一段,心如死水一潭”。

最初,章某对民警找他谈话存在抵触、敷衍了事的情绪,管教民警何志荣了解到章某毕业于名牌大学的制药工程专业,谈话时并未一开始就切入主题,而是与其探讨医药专业的相关话题。几次谈话下来,章某从最开始的“油盐不进”,到后来不排斥。

何志荣跟章某谈过几次话后,了解了章某的成长史、生活、工作、人际交往等情况之后,通过换位思考,较好地分析出章某入所以来表现差以及在日常戒治生活中性格孤僻、精神萎靡的症结,也理解了强大的反差和心理冲击,以及感染HIV后章某的绝望、无助。

何志荣尝试着帮章某打开心扉,利用戒断成功的典型事例和感染HIV正常生活几十年的案例,使章某认识到戒断毒品是可能的,感染HIV并没有想象中可怕,关键是要有强烈的主观愿望。

激发自信,亲情连线,助力帮教

在促进章某自我表达、倾诉的同时,何志荣利用章某的文化基础,在新春晚会上,为其量身订制了一出相声剧《对春联》,在不断地改本和彩排的过程中,章某谈吐大方,并在晚会上大放光芒,博得满堂喝彩,他又找回了曾经的自信。

为帮助章某戒除毒瘾,民警焦广洋和何志荣通过家庭回访全面掌握章某的生活及家庭状态。建立“家所互动”新模式,让戒毒人员章某一边可以接受所内的戒治教育,另一边还可以感受家庭的情感关怀。

为了让章某安心戒治,章某的父母每隔一个月都会从武汉过来与他会面谈心。每每看到年迈的父母搭乘高铁,换乘大巴赶来与自己见面,章某总会红了眼眶。

亲情帮教是戒毒矫治工作中非常重要的一环,也是维系戒毒场所和戒毒人员家属之间的“连心桥”。

年初,突如其来的疫情打破了春节的喜庆。戒毒所忙碌地开展着各项疫情防控工作,但大队民警还是注意到了章某每天眉头紧锁的样子。章某家在武汉市汉口新区,正是此次疫情的暴发地。每天电视新闻中获知的疫情信息无时无刻不在撕扯着他的心。大队书记卢金虎找到了章某,并安排章某与家人通过电话建立联系,询问家里状况,并代表大队向章某家人表达了关心慰问。

经过多次的亲情帮教,章某脸上的笑容逐渐增多,从倾听者到述说者,章某那颗感恩的心在不断地发芽成长。

编辑:何方

关键词:戒毒 HIV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