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宏观 金融 行业 国企 民企 人物 新资讯

首页>经济>资讯

状元实业家张謇背后的“中华商道”

2020年12月18日 09:12  |  作者:刘艳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最近一段时间,一个名字火遍全国。他,就是清末状元、实业家张謇。

三个月内,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提及张謇的生平事迹,并称赞他为“中国民族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爱国企业家的典范”。

张謇是清末状元,近代政治家、实业家、教育家。他创办大生纱厂,开民族轻工业先河,立中华民族品牌。他义利并举,一生创办30多家企业,370多所学校,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兴起、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宝贵贡献。

张謇嫡孙、92岁的张绪武这样为他的祖父定义,“张謇不是社会主义者,但是在他创建各种事业当中含有社会主义的因素。当年贫富不均是严重的社会问题,1978年英国学者弗兰德提出社会企业的名词,不久美国阿育王公司的创始人比尔给出社会企业家的定义,这在我国经济学家也有研究。社会企业家的定义大致有三方面:第一、理想崇高的目标。第二、科学务实的经营模式。第三、利益共享。”

崇高目标、科学务实、利益共享,是否可以抽离出张謇精神的时代特性,当代民营企业家要向张謇学什么?

12日,由中央社会主义学院、中华职业教育社、江苏省委统战部、南通市委主办的“张謇精神的时代意义”2020年度论坛在京召开。多位政商学界人士聚焦张謇精神的时代意义。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建中央主席、中央社会主义学院院长、中华职业教育社理事长郝明金指出,今年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两次提到张謇,称他是“爱国企业家的典范”。论坛以“新发展格局与张謇精神”为主题,有很强的时代价值和现实意义。希望新时代的企业家争做爱国报国、实干创新、坚韧不拔、遵纪守法的楷模,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力量。

■■张謇精神背后的“中华商道”

中央统战部副部长、国务院侨办主任、中央社会主义学院第一副院长潘岳表示,张謇精神是中华商道的集中体现,是家国情怀与经济理性的融合,是在义与利、公与私、家与国之间重塑的商业伦理,是深受中国传统文化熏陶却同时具有世界眼光的开放品格。

虽然时代不同,但当代企业家精神与张謇身上所展现的精神情怀是相通的。当今社会,我们应该从张謇身上学什么?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铁军表示,张謇研究的战略意义在于我国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的“双循环”新发展格局的背景下,强调生态、强调乡村振兴,强调生产关系结构性变革,其中非常重要的就是微观主体的民营企业。实业界应该以社会企业为目标,加强微观主体的自觉改造。

潘岳指出,张謇精神对今天中国企业家的重要启迪之一就是厚植家国情怀。中国企业家当与国家同进退、共荣辱,同呼吸、共命运。无论资本如何在全球流动,无论商业版图如何超越传统的国别界线,大家终究有自己的祖国,企业的根基终究要扎根于祖国大地,终究要将自身命运融入民族复兴的伟大进程。

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党组成员、副主席李兆前指出,无论是为官、经商,还是发展教育、热心公益,张謇始终不变的是矢志不渝探索富民强国之路的精神。广大民营企业家要树立崇高理想,以国家富强、民族振兴、共同富裕为己任,坚定产业报国、实业强国的恒心。

身为晚清状元,张謇放弃仕途,投身近代工商业,是因为他认为“救国根本在实业”。这一理念直到今天也并没有过时。

潘岳指出,面对经济脱实向虚、过度金融化冲击,中国企业家要坚定产业兴国、实业兴邦的信念,不断为实体经济和传统产业赋能升级,不断推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

■■勇于创新的精神

作为科举史上第一个“下海”状元,张謇创办了中国第一家民营企业、创办了中国近代第一所师范学校、创办了第一所民间博物苑……他创下的20多个“中国第一”的背后,是永不停歇的创新精神。

对于当今企业家来说,潘岳认为,面对创新驱动发展的战略要求,面对关键技术受制于人的被动局面,我们既要埋头苦干,又要有开放的视野;既要追踪技术的潮流,又敢于实现无人区创新;既要推动在地经济产业可持续发展,又要经略天下,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贡献中国企业家的智慧。

李兆前认为,广大民营企业家要继续发扬勇于“吃螃蟹”的精神,增加研发投入,加大攻关力度,攻克“卡脖子”技术难关,为实现中国关键领域核心技术的自主、安全、可控再立新功。

要积极参与创新生态共建,巩固和发展产学研用多方联动、上下游融通创新,强化固链补链强链效果。

一直扎根实体经济的红豆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周海江表示,学习张謇精神,要做好三个坚守。即坚守实体经济、坚守爱国情怀、坚守社会责任。新发展格局下,民营企业家应发扬张謇精神打造具有自主创新、自主品牌、自主资本的“三自”企业。周海江说,民营企业只有走自主创新的道路才能跨越转型的火山。他透露,红豆集团在创新能力上,通过人才的创新能力,支持产品,累计申报专利超过300件。

■■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张謇不仅办企业,还办慈善、办公益。他还建了许多学校,育平民担责任,主动、充分承担了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如今,社会责任同样是现代企业家精神的核心要素。

深圳国际公益学院董事会主席、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影响力指导委员会成员、招商银行原行长马蔚华认为,企业义利并举,积极承担社会责任,是张謇时代精神的体现。他指出,当下,社会企业家办企业的目的不应该仅仅是盈利,而是要去解决社会问题,进而实现自身的理想。

马蔚华说,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中国民营企业家正是凭借着这种报效社会的责任感,闻“疫”而动,驰援灾区,积极参加恢复生产,重振经济。“在今年全球经济衰退中,中国经济能够保持正增长,和企业家的社会责任和情怀是分不开的。”

马蔚华表示,面对“自然的挑战”,尽管经济界和投资界从底线投资、道德投资、责任投资等多种途径试图对环境社会进行更好的治理,但这并不能从根本上避免问题的发生,而是应该在每个经济活动发生的时候就注意到经济效益和社会价值的一致性。“中国的企业和企业家更应用商业的手段解决社会问题,用市场的方式配置公益资源,用金融的手段实现公益的目的,实现可持续发展,引领新的商业文明。”

李兆前认为,张謇以商养学,一生所获财富皆为社会服务。广大民营企业家在带领企业提供优质的产品和服务的同时,还要进一步增强家国情怀、担当社会责任,发扬先富帮后富作用,积极参与“万企帮万村”乡村振兴行动,积极参与光彩事业、公益慈善事业,在参与新发展格局、促进共同富裕上体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潘岳指出,面对阶层结构的分化,企业家要参与构建和谐的经济治理秩序和劳动关系;面对贫富差异和社会问题,要投身公益慈善事业托住社会底线;面对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现实,要自觉推动绿色发展,助力实施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国家战略;面对国家治理现代化需求,要参与构建社会治理共同体,把“社会责任”写在中国大地和世界舞台。

■■时代呼唤张謇

张謇生活在一个内忧外患并举、中西文化碰撞、社会急剧转型的时代,他迎难而上在绝境中突围、在逆境中奋起,推动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进程,这种精神在今天更加可贵。

南通市政协主席黄巍东告诉人民政协报记者,“11月12日,习近平总书记在视察南通博物苑时我作为张謇研究者的身份补充讲解,习近平总书记说:‘我心里记着这个地方,今天专门来看看。’习近平总书记参观‘张謇生平业绩展’看得很认真,对张謇画像上的题字、张謇任职的经历、所办的学校、产业、社会慈善、商会等一一详细询问。”

习近平总书记在了解张謇没有留洋经历等情况后,说张謇应该是受中国传统教育熏陶的人,从这点可以看出,受中国传统教育熏陶的人一样也可以有世界眼光,今天我们强调“实干兴邦”,张謇就是实干兴邦的典型和代表,是我国民族企业家的先贤和楷模。

在参观慈善板块的时候,习近平总书记说张謇当年办了很多慈善事业,做得很好,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就是慈善事业的重要意义。张謇当年是有责任的、有社会担当的企业家,我们今天允许一部分人先富起来,企业家在积累财富后,见贤思齐、自觉自愿地承担社会责任。

参观(展陈)时习近平总书记说,张謇在实业救国中展现出的爱国情怀、创新精神、诚信品格、民本意识是我们今天企业家应该去学习的。

离开博物苑前,习近平总书记嘱咐我们,一定要把南通的博物苑“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办好,让全国的企业家和青少年受到教育,增强社会责任感。

黄巍东还特别告诉记者,南通设立的企业家日就是当年张謇创办的大生纱厂的开张之日——5月23日。

回望一个人,感念一种精神,是为了坚持一条前行的道路,也是奋进的力量。百年前,张謇怀揣“实业救国”的想法,打破西方列强经济围剿,在南通创办了纺织、机械、农垦、物流、金融等一系列经济实体,兴办学校、医院、养老院等诸多的社会事业,同时提出了“与世界共经济”的思想,广纳人才,使南通成为当时的全国模范县,被学界誉为“中国近代第一城”。

编辑:秦云

关键词:张謇 企业家精神 中国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