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宏观 金融 行业 国企 民企 人物 新资讯

首页>经济>民企

后疫情时代民企对非投资大有可为

2020年12月18日 09:27  |  作者:吴志红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2019年中非贸易额突破2000亿美元,是2000年的20倍;中国对非洲直接投资存量491亿美元,是2000年的100倍。中国已经连续11年成为非洲的第一大贸易伙伴国,对非直接投资存量达1100亿美元,连续多年对非洲经济增长贡献率超过20%,为非洲经济的持续增长提供了强劲动力。中非合作为中国企业发展带来很多的机遇,目前,民营企业占在非中资企业的比例超过70%。

今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球,民营企业对非经贸形势如何?12月11日,全国工商联、非洲联盟驻华代表处、塞内加尔驻华大使馆、摩洛哥驻华大使馆、埃塞俄比亚驻华大使馆等主办,中非民间商会承办的“2020中非民营经济合作论坛”,聚焦疫情下中非工业与贸易合作的机遇与挑战。

■■非洲有巨大的市场需求

20年来,中非经贸合作越来越显现出巨大的韧性。今年虽然遭遇新冠肺炎疫情,但在今年前10个月,中国对非的直接投资基本与2019年同期持平,仅略微下降。这一方面是非洲发展酝酿着的新机遇持续发酵,吸引中国企业参与其中,另一方面,随着中国的改革开放越来越深入,更多企业走出国门参与国际竞争。

非洲的后发优势极具魅力。商务部西亚非洲司副司长贺松披露,非洲大陆自贸区建设即将进入实施阶段,建成后将形成覆盖13亿人口,GDP总规模超过3.4万亿美元的巨大市场。

对于非洲的人口红利,中非民间商会会长、华立集团董事局主席汪力成认为,非洲有着庞大的人口基数,人口就是市场,百业待兴的非洲发展潜力无限。他指出,中非制造业互补性、互利性、互惠性非常强,合作前景广阔。对于非洲,中国制造业可以输出优势产能,促进非洲产业升级和加速工业化发展。同时,中国正在从世界工厂向世界市场转化,中国也是优质的非洲原材料农副产品的巨大消费市场。

在此其中,最值得一提的领域是基础设施建设、信息技术加持下的新经济。

在中非民营经济合作论坛上,联合国南南合作办公室高级研究与项目顾问哈尼·贝萨达先生发言表示,根据非洲开发银行的最新预测,非洲每年至少需要1000-1700亿美元支持基础设施建设,用以支持自己的经济人口收入的增长,还有老化的基础设施也要进行更新。

中国企业其实已经捕捉到这样的市场机遇。贺松说,今年1-10月,中国企业在非洲新签的承包工程合同额同比增长了34%,领跑全球各区域。

新经济的机遇也在非洲显现。非洲的互联网经济快速发展,2020年预计对GDP贡献接近5%,一大批电子商务、移动支付、金融科技、在线教育、交通物流等领域的成长型企业纷纷涌现。“这些信息技术为经济纽带的加强和不断深化提供了很好的机会。”哈尼·贝萨达说。

■■非洲医药产业需求紧迫

疫情从非常规的角度倒逼传统产业转型升级,一批新兴产业迎来新的发展机遇。因为疫情,卫生、医疗产业最先升温,市场需求被放大,医疗体系补短板需求更加紧迫。世界各国均加大了投入,着眼改善医疗基础设施,加强国际技术合作,着力提高自我救治能力。在全球范围内来看,非洲是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最小的地区,但非洲也是卫生、医疗产业极其不发达的大陆,非洲在健康卫生领域的短板更需要补。

“有关卫生和制药的产业有可能成为经济复苏的引擎。”塞内加尔经济、计划和合作部部长阿马杜·奥特先生表示。

埃塞俄比亚驻华使馆商务参赞蒙特哈·杰马尔说,非洲很多药物和医疗产品都为进口,进口依存度达到90%,甚至更高,投资于医疗和医药领域会有很大的潜力以及积极的政策。

蒙特哈·杰马尔认为,有四个领域会是未来中非之间合作的重点:疟疾、艾滋病等其他重要传染病领域,健康、卫生的设施领域,传统医药和新兴医药的共同研发领域,针对医疗和医药领域的投资。

对非医疗产业投入最有名的中国民营企业是昆药集团。从上世纪70年代开始,昆药集团最早参与青蒿素的研制和产业化,发明青蒿素最大的受益者就是非洲。

昆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总裁钟祥刚认为,非洲最需要的还是医疗、药物可及性、医疗水准的提升以及普惠性。“这里面孕育着很多机会。”

在乌干达坎帕拉,昆药集团成立了一家医院叫做坎帕拉中国医疗中心。钟祥刚介绍,公司希望打造这样一种模式,通过数字化改造提升坎帕拉医疗水准。他说,在未来,昆药集团将通过产品、医疗,最终实现产品生产、医疗的推广以及药物可及性,实现对非产业走出去的规划。

安徽贝克联合制药有限公司董事长王志邦的看法是要从商业经营变成产业投资。在公司的五年规划中,未来公司将在非洲加大投资,建设一个制药、检测、疫苗培育基地,王志邦还附带了一个前提条件,5年时间内只让利不盈利。

万邦德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赵守明则表示:“当前,中国医疗医药产业走向非洲,本地化生产,这是历史性机遇。我们抓紧时间实现本地化生产管理,这是我们打造中非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环节。”

■■产业链、供应链需要深度融合

在新冠肺炎疫情下,全球产业链、供应链受到巨大冲击,如何建立更具有韧性的产业链条,各国都在重新布局。在中非产能合作中,产业链的融合也正面临新的挑战。

汪力成认为,当前,中非产能合作面临最大的问题是产业链协同。他分析说,铁路、公路、机场、港口、电站等一大批项目的实施,为非洲国家工业化奠定了基础。而在基础设施互联互通之下,非洲要形成产业链生态,经贸合作园区是重要载体。通过产业集聚效益,形成上下协同的产业链,既带动非洲人民就业,又为当地带去税收,减少非洲工业化的探索路径。同时,在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当中,在全球产业链重构中,也隐藏着非洲制造的巨大机遇。

贺松也表示,各大跨国企业在逐步调整全球供应链布局,确保危机时的生产连续性。基于非洲大陆所具备的多种优势,非洲在全球产业链中的地位有望得到提升。

在南开大学南南合作研究中心主任李荣林看来,中非经贸合作主要受到的主导因素还是全球化的趋势。“它是一个经济规律,经济内在的需求在里面。”

李荣林对中非经贸当中的产业链协同表示乐观。他说,疫情过后,新的价值链会逐步恢复。正常的经济活动开展以后,中非之间基于国际分工,基于客观的经济规律所决定的经济活动一定会有进一步发展。

■■中国政府大力支持对非投资

中国政府方面为中国企业投资非洲也提供更多的便利和政策支持。贺松引用来自商务部的信息说,商务部将在合作政策、合作平台、合作环境等三个方面重点发力提供支持。

在合作政策方面做好中非合作政策的顶层设计,为双方企业深化合作提供更有针对性的政策支持。鼓励中非金融机构加强合作,支持中非发展基金、中非产能合作基金和非洲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贷款,更好地发挥作用,为双方企业,特别是民营企业之间的合作提供更多样、便捷的金融产品和服务,增进与企业的沟通联系,做好政策解读和宣讲,帮助企业用好用足相关政策和资金。

在合作平台方面,继续办好中非经贸博览会等重点活动,强化企业交流对接环节,更好发挥博览会的平台作用。指导中国驻非洲国家的经商机构,在非的中国企业商协会等为中非民营企业提供更多的信息服务。

在合作环境方面,加强中非政府间的交往,充分发挥政府间经贸合作机制的作用,深入对接发展战略规划,推动重大项目,强化制度建设,继续与有意愿的非洲国家商签自贸协定、投资保护协定,加强媒体合作,多渠道、多形式地做好宣传交流活动,增进中非民心相通,为双方企业合作营造良好的外部环境。

贺松还表示,目前,中国商务部已会同外交部等中方单位启动新一届论坛会议的务实举措设计工作,商务部将秉持真实亲诚理念和正确义利观,推动中国“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与非盟2063议程、非洲各国发展战略的深度对接。结合中国2035年远景目标和“十四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推进中非产业链、供应链的深度融合,更好促进中非互利合作,提质升级。

中国外交部非洲司司长吴鹏对民营企业家提出一些建议:非洲市场值得中国企业去深耕长久运作,企业要立足市场长期经营,要积极履行企业社会责任。中国企业还要为中非合作多多建言献策,为深化中非友谊贡献力量。

编辑:秦云

关键词:中非合作 民企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