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2020年第二期 2020年第三期 2020年第四期 2020年第五期 2020年第六期

首页>书画>画界杂志>2020年第六期

石向东雕塑三十年之进路

2020年12月22日 11:28  |  作者: 古 月  |  来源:《画界》2020年11月第6期
分享到: 

自上世纪九十年代始,石向东作为广西雕塑家的代表,异军突起。30年的雕塑历程可分为三个阶段,展现出三种不同的创作趋向和艺术探索,三个阶段并非是分离的,传统与现代、东西方等文化命题在其创作中如影随形,只是在不同的阶段有着不同的表达。

长风铸春秋(铸铜)200×130×75cm-2009年-石向东

长风铸春秋(铸铜)200×130×75cm-2009年 / 石向东

大美山河(铸铜)132×36×40cm-2015年-石向东

大美山河(铸铜)132×36×40cm-2015年 / 石向东

二十世纪的最后十年: 现代对传统的冲破

二十世纪九十年代,三十出头的石向东戴着硕大的眼镜,一副身形消瘦的青涩模样,此时的他通过斩获奖项取得了辉煌的成绩:1990年的《胜与败》获第二届全国体育美术展览最高奖;1993年的《最后的防线》获第三届全国体育美术展最高奖;1994年的《行进》获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最高奖;1997年《走向奥林匹克》再次获得全国体育美术展览最高奖;1999年《动力》获得中国第九届全国美展优秀奖,石向东一下子闯入了中国当代美术的前沿。

凭着初生牛犊不怕虎的锐劲,石向东开始了他个人最为旺盛的创作阶段。这一时期的主题是现代文明对传统文明的冲破与革新,石向东从赞颂机器文明的角度出发,昭示机器文明所具有的摧枯拉朽的力量与激情,《最后的防线》(1993)、《行进》(1994)、《走向奥林匹克》(1997)、《动力》(1999)等作品展现了锐意进取的时代特质与焕发出来的精神力量。时代感是石向东创作中的一个命题,“艺术,合为时而作”是他撰写的一篇文章的题目,这一标题贴切地表明了他这一阶段雕塑创作的主旨,反映时代精神是其雕塑艺术创作的使命与内在要求。而这种时代感展示最好的方式是通过矛盾来展现,如自然与机械、软与硬、传统与现代,等等。《行进》中兵马俑与钢铁人的异质同构,机械代表的现代文明与兵马俑代表的传统文明之间的剥离感,显示时代步伐对旧有时光的冲破;《动力》中钢铁的火车头对木质材料造成的冲击力与破坏力,极具视觉感的形式象征了无可抵挡的时代力量。此类作品崇尚力量与激情,与其围绕着体育美术展创作中所需要的主题精神是相符合的。另一方面,我们也看到其作品中流露出的对机器文明中人性的反思,如作品《面具》(1995)、《掩饰》,同样运用的是钢铁与人体(或头像)异体同构的方法,塑造的是人的外表,但却拥有机器的内核,这种矛盾与冲突造成了人的焦灼与惶恐,是对“人的异化”主题的独特感悟与巧妙诠释。无论是积极拓展的力量感,还是内存忧虑的矛盾感,都是这个时代带给雕塑家的多元感受及其主动应答。

行-进(铸铜)1994年-石向东

行 进(铸铜)1994年 / 石向东

穿-越(综合材料)300×280×150cm--石向东

穿 越(综合材料)300×280×150cm / 石向东

新世纪的最初十年: 中西文明的二重奏

2000年,石向东进入中央美术学院学习,参加法国巴黎美术学院雕塑系主任托尼·布朗主持的当代艺术研究课题“媒体与媒介”雕塑创作训练班,同时受教于曹春生、董祖怡、隋建国等教授。这段经历为石向东的雕塑创作带来新鲜的体验,这一时期的《罐制品》(2001)《它们是鱼》(2002)《穿越》(2004年)、《复兴》(2006年)、《长风铸春秋》(2009)等以装置的、多媒体的方式体现了不同于以往的当代艺术新思路的作品,表明了其在当代语境下的雕塑创作状态,从中也可看到此阶段与前一阶段创作思路的承接性。

2001年为北京西单广场创作的公共艺术装置作品《罐制品》利用日常用品的放大,利用草地与不锈钢人工制品的结合,向人传递生长与开启的主题,打破了传统雕塑对于造型语言的诉求,彰显出当代艺术介入公共环境的新需求;2002年为北京海洋馆制作的多媒体作品《它们是鱼》植入了“异化”的问题,安装了螺旋桨的海洋鱼类游弋于海洋,引发人们“它们是鱼吗”的思考;作品《穿越》是件综合材料的装置作品,作为传统元素的《马踏飞燕》与玻璃、彩色光线重构于一体,营造了时空变幻的代入感,体现了一种不同于以往的、源于西方创作方式的当代艺术观念,即多媒介的介入、传统雕塑语言的破解以及作品意义的再造。作品中传统符号的运用仍然是其习惯创作思路的一个切入点,用传统符号与现代方式的结合,诠释时间流动与不可扭转的时代寓意仍然可以看出与前一阶段一脉相承的创作旨趣;而这一时期的作品《长风铸春秋》(2009)则是完全承袭了第一阶段的创作思路,展现了现代对传统的冲击,回应时代精神的召唤是潜藏于艺术家体内的创作源泉。

石向东这一时期的创作在传统与现代、东西方文明间寻求平衡,力求阐释中西文明的二重奏,可以看出他创作思路中有中西调和或相互妥协的因素存在,如作品《复兴》(2006年)用西方古典名作《大卫》和中国传统乐器二胡同构于一体,即体现出中、西传统的调和。

动-力(铜和铁)330×250×130cm-1999年-石向东

动 力(铜和铁)330×250×130cm-1999年 / 石向东

走向奥林匹克(铸铜)175×110×150cm-1997年-石向东

走向奥林匹克(铸铜)175×110×150cm-1997年 / 石向东

新世纪的第二个十年:对传统的回望与回归

身处民族地区的广西艺术家,在文化自觉与身份认同的追求中,会不时用一种地域性符号来强化这种意识,但石向东没有简单地理解这一问题,文化艺术的地域性并不是他刻意回应的问题,他思考的诸如传统至现代的演进、中国与西方的融合等命题超越了地域性与民族性,这使其艺术创作更具时代性、全球化的特点。对于中国传统形式与精神的热爱似乎是这一时期创作的重要动力,《乐—千呼万呼》(2010)、《水袖》(2012)、《水·月》(2014)、《大美·山河》(2016)等作品都展现了石向东对于传统回望的创作姿态以及不同以往的创作思路。

进入2010年后,宣扬矛盾中的力量不再是石向东创作中的主题,取而代之的是另一种面貌—“柔软”。这一时期,涌动着激情与力量的重金属摇滚乐岁月早已淡化为一种历经世事的处事不惊。作品中的“软”恰是传统文化精神中的“和”,作品力图表现的是对传统戏曲、音乐艺术内涵的理解,藉着有形的雕塑来传达无形的精神诉求,用跨界的观念与手段来传达自我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精神回归的立场。《水袖》系列是这种思维下的作品,借用传统戏曲的甩袖动作、弹调古琴的优雅形态和飘柔的形式表达的生命活力;《大美·山河》借用戏曲角色来传达刚与柔的对比,其中少了第一个时期作品中矛盾冲突后的悲剧性,多了借由传统符号、形象表现的崇高与优雅的和谐。石向东并不着意于强化力量与冲突,他深谙传统文化尤其道家思想中“上善若水”与无为之道,并将这种感悟用传统的形式再现。

一定程度上,雕塑家在创作观念与材料使用上回归了传统,传统雕塑语言的运用、艺术创作的巧妙立意以及传递出的精神内涵,使其作品在音乐、戏曲、雕塑等艺术门类的跨界过程中熔铸为一体,精神的“守旧”有如高逸之士的平淡,使人看到艺术家偶然流露出来的不入俗尘的情感以及历经洗练后对自我的界定。

石向东以三十余年的雕塑实践展现了作为“个体”的探索历程,从他个人的创作历程中折射出中国当代艺术发展的时代特征。人们无法知晓雕塑家今后数十年间的作品会有怎样的面貌,但从一个宏观的历史脉络中去观察与解读艺术家的时候,你将看到一个立体多元的、回归自我心性的石向东。

(作者系广西艺术学院副教授,博士)

最后的防线(铜铁)120×110×80cm-1993年-石向东

最后的防线(铜铁)120×110×80cm-1993年 / 石向东

石向东,广西桂林人,1990年毕业于广西艺术学院美术系雕塑专业,2002年中央美术学院雕塑系研究生毕业。

现任广西美术家协会主席、广西艺术学院造型艺术学院院长、教授,中国美术家协会理事。中国城市雕塑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中国美术家协会雕塑艺委会委员,中国雕塑学会常务理事,中国城市雕塑协会常务理事。

雕塑作品参加多项国内外学术展览,代表作品有11件在重大美术作品展中获奖,4件获全国最高奖,其中作品《最后的防线》《走向奥林匹克》分别被国家体育总局和中国奥委会作为礼品赠送给奥林匹克委员会总部收藏,并荣获国际奥委会颁发的特等奖奖杯,作品《行进》在中国第八届全国美术作品展中获奖,并被中国国防大学收藏陈列在校园内。2016年作品《大美·山河》荣获中国文化部国家艺术基金2016年度资助项目,并在2017年被中国美术馆收藏。2019年作品《花竹帽》特邀参加民族大团结—全国雕塑艺术作品展并被中国美术馆收藏,2019年入选中宣部全国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


责任编辑:杨文军

文章来源:《画界》2020年11月第6期


编辑:画界 邢志敏

关键词:作品 雕塑 创作 传统 向东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