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委员讲坛 名家访谈 医学前沿 食话食说 岐黄园地 科普养生 健康产业 粉碎谣言

首页>健康>资讯

首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公布

将近视防控进行到日常

2020年12月23日 10:42  |  作者:王天奡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北京费女士的日常近来有些凌乱,带着女儿四处求医问诊,只为了矫正孩子的视力:“听说视力水平要入中考了,能不着急吗?”

视力水平要不要纳入中考计分尚不可知,但政绩考核马上要来了。日前,全国182个区县被列为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首批试点区县(2020-2021年度)。试点地区将把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总体近视率和体质健康状况纳入政府绩效考核,签订全面加强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责任书。

青少年眼健康能不能靠试点保障?就此,安徽医科大学卫生管理学院院长陶芳标,上海眼病防治中心教授、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眼科中心主任医师许迅,北京大学人民医院主任医师王凯与记者进行了在线交流。

青少年近视防控进入政绩考核

试点工作是于今年9月启动的,国家卫健委印发了《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工作方案》(以下简称《方案》)。《方案》被视为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学生近视问题的重要指示精神、推进落实2018年出台的《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的重要举措之一。此前,2019年已印发《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指南》(以下简称《指南》)。试点也是围绕《指南》的实施展开。

“《指南》提出的适宜技术,是根据当前国内外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研究成果所提出的专家共识,其中包括七大核心技术:筛查视力不良与近视、建立视力健康档案、培养健康用眼行为、建设视觉友好环境、增加日间户外活动、规范视力健康监测与评估、科学诊疗与矫治。”陶芳标说,总结起来,可以概括为视力健康管理、视觉友好环境与健康行为以及医疗保健服务三个方面。

“各地在组织实施和使用这些适宜技术时,需要因地因时制宜地采用单一技术、组合技术,形成一项或者系列的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行动。”陶芳标表示。

记者注意到,试点区县可以自愿申报或是推荐,但是想进入试点名单还有一定的难度:《方案》明确,到2020年底,试点地区要达到近3年来儿童青少年近视率呈下降趋势、近视率在全省平均水平以下的目标。也就是说,自2018年以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已取得一定效果的地区才能纳入试点。

据介绍,试点工作将围绕组织领导、基线调查、视力健康档案建立、技术方案制定、过程监督、结果评价以及经验总结等七个方面逐步开展。为此,国家卫生健康委制定了实施技术流程。“在这里我要特别强调,过程监督评价应包括执行力度、覆盖面、可接受性、试点过程中出现的困难和问题等,要分析各地有特色与典型经验,形成试点防控报告,评估能否扩大推广。”陶芳标表示。

科学防控知多少

采访中,记者了解到,孩子到底会不会患近视,原来是可以科学预测并控制的。等到近视发生后再进行诊疗与矫治,实际上已到了《指南》中七大技术的最后一步。

“《指南》的第一项内容就是筛查视力不良与近视,其实筛查并不等于统计,而是近视防控的一项基础工作。”许迅介绍,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曾做过一项研究,经过学校筛查转诊到医院的那些孩子,比那些自己觉得视力下降到医院去看病的孩子的视力要好,即使有了近视也比较轻,往往是一些初发的或者将要发生近视的,能够做到早发现,这表明筛查有利于早期发现近视,促进近视的关口前移。

“一般来说,不同年龄儿童青少年的视力发育水平大致上是这样的:3岁不小于4.7,4—5岁不小于4.8,6岁及以上不小于4.9。但是即使视力正常,如远视储备不足,也需要进行预警和早期干预。”许迅谈到,正常情况下,人生下来后都带着一定的远视储备,如同存在银行里面的存款。如眼睛发育正常,到成人期,远视储备还没有完全被用光,这时候就不会发生近视。反过来,如果眼球发育得特别快,没有多少时间,可能就会变成近视。一般来说,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远视储备参考是:3岁175—200度,8岁125—150度,12岁的时候大约是75—100度左右。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在前期研究当中发现,小学一到三年级的远视储备如果是小于50度的孩子,两年后发生近视的比例要高于85%。如果远视储备不到100度的孩子,两年以后近视发生率也要大于50%。

所以通过筛查可以查出远视储备不够的重点对象,有针对性地进行预警和实施干预,比如增加户外活动等一系列措施,对降低近视的发生和患病率能够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OK镜”OK不OK?

北京费女士的苦恼还在于,孩子们十分流行佩戴一种名为“OK镜”的视力矫正产品,实际上是一种角膜塑形镜。不但花费较高,配镜和耗材每年大约要2万元,而且对角膜匹配程度要求较高,不是所有的孩子都适合佩戴;关键是,对孩子真的有好处吗?

“判断近视度数进展的临床指标主要有两个,一个是验光结果,二是眼轴的变化。”王凯说,“我们都知道,眼球从角膜到视网膜是有一定距离的,这个距离我们定义为眼轴,度数当然是比较直观,比如你原来是100度,今年长到200度,就看得比较明显,但是现在有些孩子可能带一些特殊的接触镜,像角膜塑形镜,这样他的屈光度就改变了,白天是脱镜的状态,通过屈光度判断这类孩子的近视进展就不那么现实,这时候我们就要用到眼轴的指标。”

“对于家长,可以简单记忆一点,如果孩子一年眼轴的增长小于0.2毫米,我们认为控制得还是可以。如果超过这个,就会带来度数的变化,如果是0.4毫米的增长,大概对应75度的近视度数变化。如果到了0.5毫米,可能就要接近100度了。”

王凯强调,在临床上控制近视的方法无外乎有几种,户外活动是行为学控制的最关键环节,其他的方法可以分为光学控制和药物控制这两大类。光学控制主要指框架眼镜,有一些特殊的离焦型设计的框架眼镜也是有的,包括一些特殊设计的接触镜,像角膜塑形镜、渐变多焦点的软性接触镜,这些都是从光学角度帮助到患了近视的孩子们控制近视度数快速增长。

“就有效性来说,以角膜塑形镜为例,文献报道的控制效果30%—80%不等。什么意思呢?假定这个孩子一年增长100度的近视眼,我们说50%的控制效果就是少长50%。文献报道30%—80%不等,这里的差异就比较大。”王凯介绍,“阿托品是从药物角度去控制近视眼,它在临床中应用得也是非常广泛的,我们主要是指0.01%的低浓度阿托品,低浓度阿托品眼药水控制近视的增长包括控制眼轴增长效果还是比较确切的,它的副作用比较小,可能有孩子白天会有轻度的畏光,但是大多数还是比较容易接受的。另外有的孩子点完药以后可能会出现看近处比较费劲的情况,但是总的来说控制效果是非常确切的,在所有药物中,目前0.01%的低浓度阿托品控制药物的循证医学的证据等级还是非常高的,接近50%,甚至有时候到60%的控制效果。”

在首批全国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适宜技术试点中,上海市有9个区县被纳入试点,是全国较多的省区市。许迅教授介绍,上海自2016年发起的“目”浴阳光健康促进公益行动,即通过增加户外活动的方式防控近视,目前已逐渐形成公益品牌效应。

“2015年,上海市眼病防治中心近视团队通过综述研究发现,户外活动可有效预防近视,每天户外活动2小时可降低50%近视发生的风险。因此,2016年起,在上海市卫健委、市教委的支持下,我们在上海8个区24所小学开展户外活动干预试点。”许迅表示,行动旨在突破以往传统的宣教模式,通过寓教于乐的科普形式,帮助广大青少年培养科学健康的用眼习惯。保护青少年眼健康,关键还要靠更广泛地宣传科学预防理念,倡导父母和孩子走出家门,到户外活动,让孩子尽可能沐浴在阳光下,帮助预防近视的发生。

编辑:何方

关键词:近视 防控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