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委员讲坛 名家访谈 医学前沿 食话食说 岐黄园地 科普养生 健康产业 粉碎谣言

首页>健康>委员讲坛

精准“滴灌”,铺就索县“健康路”

2020年12月30日 09:54  |  作者:顾建文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纷飞的大雪、稀薄的氧气、令人心悸的高海拔……冬日的西藏那曲索县,给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对口支援的医疗队队员们造成了不小的麻烦,但他们克服了重重困难,超时间、超任务完成了半年的帮带任务,刚刚返回北京。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第七次西藏工作座谈会的讲话中强调:“广大干部特别是西藏干部要发扬‘老西藏精神’,缺氧不缺精神、艰苦不怕吃苦、海拔高境界更高,在工作中不断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增强能力、锤炼作风。”我中心的支援医疗队对总书记的讲话精神进行了深刻学习,也对“老西藏精神”有了更深的

感受和体会。这源于我们对那曲索县健康事业实施的精准健康扶贫。

帮扶巡诊中,我发现藏族同胞“三高”的发病率普遍高于内地,小学生先天性心脏病病例也较多。经和医疗队专家商议,分别对上述病种进行了流行病学调查,全面有针对性地给予索县人民群众健康指导。通过帮扶,我深刻认识到,对口支援索县人民医院,不仅仅是针对医院进行帮扶,而是要针对该县健康卫生事业进行帮扶,对该县广大同胞群众的健康进行维护,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健康扶贫,健康脱贫。

那曲索县年分娩量700多人次,由于医疗资源短缺,这里的孕产妇及围产儿死亡率较高。我们帮扶西藏那曲索县人民医院10年来,支援医疗队伍中基本上都有1~2名产科专家。中心产科主任周玲,得知索县人民医院多是全科医生面对孕产妇且医务人员人数远远不够,主动和索县人民医院建立了时时联通会诊机制,明确在中心产科值班的医生同时兼任索县人民医院产科会诊的职责任务,保证能随时给予技术指导,为降低当地孕产妇和围产儿死亡率提供了有力保障。

有一次,我带医疗队到索县荣布镇瓦多改村为当地百姓巡诊,前来看病的人排起了长龙。但我发现,医疗队的专家并不能全部涵盖当地的一些病种,立即决定微信连接在北京的专家会诊。当时,有一位走路不便的藏族老人,医疗队里并无骨科医生,我用微信联通中心的骨科主任周雪峰,并交给镇卫生员索尼让他们对话。通过微信视频,综合病人情况,周主任诊断为“膝关节退行性骨关节炎”,建议患者日常生活中要避免膝关节外伤、局部受凉,并注意减轻体重,少进行爬山爬楼梯等活动。

经过这次尝试,我们和索县县政府联合开始使用微信为当地百姓会诊,效果很好。随后,我们又在中心专门设立了索县卫生医疗微信专线,同时,还加大了卫生健康科普宣教。

我们中心已连续10年上高原、进牧区,培训医务人员500余人次,捐赠价值100多万元的医疗设备,捐赠百万元支援建设新院区。在帮扶过程中,我深刻地感受到,再多的资源如果像胡椒面一样撒下去发挥不出效益,把县医院建成大而全的综合性医院没有必要,更不可能。因此,要瞄准需求、特点、规律做文章,把县医院建成基本能够诊治全县人口病种、科学维护群众健康的医院即可,实现“小病能治,急病能稳,大病可转”。

进行帮扶捐赠前,我们都与那曲索县政府、医院充分对接,细致了解当地的病种特点、发病机理、卫生力量、医院规模、学科布局等,甚至对该县人口分布基数、地理特征、民族特征、饮食习惯、生活方式等均进行了深入调研了解。抽组医疗队,均对应当年急需加强的学科、技术,遴选专家队伍;捐赠医疗设备,均经前期调研,按照临床确需、适应发展原则配备;新院区建设,对楼宇布局、结构、配套设施等均经中心专家指导。

常年帮扶让我感到,只有把医院管好了,才能变扶贫“输血”为自身“造血”,由“骑车带人”转为“教人骑车”和“自己骑车”。帮扶医疗队的管理专家们帮助索县人民医院先后建立健全各项规章制度,比如《医院功能与任务》《患者安全》等,渗透了医院管理的精髓要义。这样即使没有我们支援队伍帮扶,当地医院也能够按照这些规章制度持续推动建设。

国家的脱贫攻坚战已经打赢了,但我中心的对口支援仍然在路上。未来,我们将继续“精准帮扶”的理念,因地制宜在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慢病防治等方面,与索县的医疗机构一起,共同维护该县同胞的健康。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战略支援部队特色医学中心主任)

编辑:何方

关键词:索县 战支 援藏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