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聚焦 公益资讯 基金会 公益人物 社会责任

首页>公益>公益资讯

易地扶贫搬迁 “搬”出来的小康生活

2021年01月04日 15:54  |  来源:慈善公益报
分享到: 

慈善公益报(本报记者 李馨)编者按:在2020年这个注定不平凡的一年里,全国各地一栋栋新房拔地而起,一个个社区应运而生。易地扶贫搬迁让这些世世代代生活在大山深沟里的群众与过去告别,“搬穷窝”“奔富路”,终于过上了新生活。值此岁末年初之际,《慈善公益报》为读者回顾和梳理2020年易地搬迁扶贫的新进展新成果。

年终岁尾,回顾2020这一年,我国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全面打赢了脱贫攻坚战,“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在这一年全面完成。易地扶贫搬迁是解决“一方水土养不好一方人”、实现贫困群众跨越式发展的根本途径,也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要途径。

2020年,22个有搬迁任务的省份一道全力推进易地扶贫搬迁工作,取得了决定性成就。作为我国易地扶贫搬迁人口最多的省份,贵州192万人挪出“穷窝”走进新生活。为做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工作,实现搬迁安置点配套教育设施全覆盖,2020年上半年,贵州共建成96所挂牌督战安置点配套学校,解决易地扶贫搬迁群众适龄子女就学5.2万人,保障了搬迁群众适龄子女全覆盖、零门槛、无障碍、不落一人就地就近就学需要。2020年11月,四川省凉山州最后7个县退出贫困县序列,标志着全省脱贫攻坚取得决定性胜利。自此,全省贫困群众如期全面实现“一搬跨千年”的历史巨变。2020年年底,新疆4万余户易地扶贫搬迁安置房登记发证工作已全面完成,发证率达100%。河北省在2019年已提前完成30.2万人的搬迁安置任务,2020年,该省配套新建成632个产业园区(项目)、13.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落实产业帮扶举措。甘肃全省 49.9 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任务全部完成,其中在2020 年摘帽退出的 8 个贫困县 11.05 万贫困人口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全面完成,共建设(购置)安置住房 2.4 万套。安置住房全部进行质量验收或安全鉴定,搬迁群众基本实现产业扶持全覆盖,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意愿的建档立卡搬迁家庭实现至少 1 人就业,达到易地扶贫搬迁退出验收标准……

经过5年不懈努力,“十三五”易地扶贫搬迁建设任务在2020年全面完成,全国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累计投入各类资金约6000亿元,建成集中安置区约3.5万个,其中城镇安置区5000多个,农村安置点约3万个;建成安置住房266万余套,总建筑面积2.1亿平方米,户均住房面积80.6平方米;配套新建或改扩建中小学和幼儿园6100多所、医院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1.2万多所、养老服务设施3400余个、文化活动场所4万余个,960多万建档立卡贫困群众已全部乔迁新居,其中城镇安置500多万人,农村安置约460万人。

随着搬迁建设任务全面完成,搬迁群众乔迁新居,“搬得出”的问题基本得到解决,如何实现搬迁群众稳定脱贫、后续发展已成为当前易地扶贫搬迁工作的首要任务。

2020年2月,国家发改委联合12个部门出台了《2020年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若干政策措施》,《措施》聚焦了六个方面,其中有25项具体的举措。这六个方面主要包括:完善安置区配套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加强安置区产业培育和就业帮扶,加强安置社区的管理,保障搬迁群众合法权益,加大工作投入力度,加强统筹指导和监督检查等等。在整体的这些框架之下,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民政部、自然资源部等有关部门也在不断推动完善相关的举措,加大支持力度。

为了帮助搬迁群众真正稳下来,有关产业发展、就业帮扶、社区治理和不动产登记等专项政策陆续出台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后续扶持政策体系逐步形成。

2020年以来,财政部安排地方政府一般债务规模264亿元,支持大型安置区配套设施建设。在中央财政扶贫资金中,专门安排了48亿元,用于支持易地扶贫搬迁安置区就业帮扶和产业培育。财政部还在安排支持脱贫攻坚补短板、综合财力补助资金的时候,专门切出了79亿元,支持易地扶贫搬迁集中安置区配套设施建设、产业发展和带动就业等相关工作。考虑到后续扶持这是一项长期的任务,发改委配合财政部在提前下达2021年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的时候,安排了47.83亿元,用于易地扶贫搬迁后续产业发展。

与此同时,发改委督导相关省份对70个万人以上的特大型安置区制定实施了后续扶持的专项方案,统筹整合了各类政策资源予以帮扶。一揽子解决了产业就业、社区管理、社会融入等后续发展问题。发改委还指导地方对3000人以上的大型安置区重点加大劳务输出力度和培育壮大后续产业。对800人到3000人的中型安置区,重点加强扶贫车间、产业基地建设,对800人以下的小微型安置点,重点培育特色的农牧产业。同时,还加大对一些分散安置户的帮扶力度。这就是有效分类进行指导特大型安置区、大型安置区、中型安置区和小微型安置点、分散安置户。通过这些具体的办法,推动每个安置区、每名搬迁群众都能获得及时、有效的后续帮扶。

据国家发展改革委秘书长赵辰昕介绍,通过实施易地扶贫搬迁,让近1000万贫困群众从以前居住的土坯房、茅草房、危旧房搬进了宽敞明亮、安全牢固的新房,解决了“两不愁三保障”问题。搬迁群众完全脱离了生存环境恶劣的特定“贫困空间”,从根本上阻断了贫困的代际传递。“易地扶贫搬迁有力彰显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难事的巨大优势,为全球减贫事业贡献了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赵辰昕表示,易地扶贫搬迁不仅是千万贫困群众在地理位置上的迁移,而且是生产生活方式的重建、城乡格局的重构和社会关系的重塑,更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国政府集中力量帮助搬迁群众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的真实写照,是中华民族为人类文明作出的重大贡献,并且为其他国家类似地区的减贫和移民事业提供了重要借鉴。

从“山头”搬进城,从“村民”变“居民”。这场浩浩荡荡到搬迁,搬出了崭新到面貌,也搬出了跨越“千年”的历史新篇章。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搬迁 扶贫 安置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