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评论 艺文 阅读 非遗 国学 人物 戏剧 国之瑰宝

首页>文化>资讯

中外剧作家携手讲授中国好故事 《用英语演中国故事》面市

2021年01月11日 14:05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1月11日电(记者修菁)1月8日,一部由中外剧作家联编写的《用英语演中国故事》由外文出版社出版。该书由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策划,收录英文剧本20个,既有中国“十二生肖”的民间传说、“苏武牧羊”的历史典故,也有屈原、鲁迅等伟大人物的传记故事,以及展现中国古代科技成就“赵州桥”的故事,为中外想了解中国文化和学习英语的中外少年搭起了双向交流和互见的文化桥梁和学习新载体。

图片1

据悉,与目前市面上多见的、以改编欧美故事为蓝本的青少年英文剧本不同,《用英语演中国故事》的独特之处在于它基于中国故事内核,将一个个经典中国故事用英语进行重新改编和创作,并根据词汇语法难度不同,划分1-3等级,适用人群覆盖小学低年级到初中高年级的青少年英语学习者。书中所有剧本均由来自中英美3国一线剧作者撰写,英文措辞优雅、纯正、生动,富含戏剧美感。同时,剧本配有中英双语故事梗概,便于读者全方位了解剧情及其背后的历史文化。读者通过沉浸式的阅读与表演,不仅实现英语能力提升,还可得到中华优秀文化的熏陶。

戏剧教育助力语言学习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加速,中国综合国力的提升,越来越多的中国孩子有机会走出国门看世界,英语不仅是一种语言技能,更应成为中国青少年连接世界、分享中华优秀文化的新力量。顺应这一新的需求,3年前,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率先在业内成立了“中国故事研究院”,斯明诚便是研究院的首位外籍副院长。

作为一名毕业于牛津大学古典学、复旦大学中国哲学的“双料”硕士,斯明诚学贯中西,在戏剧教育领域颇有研究,曾任上海电视台外语频道主编。他17岁便通过了伦敦圣三一学院戏剧考级最高级8级的考试,18岁获得高级表演执业证。在中国辅导过许多学生通过圣三一学院的戏剧考级。加盟中国故事研究院后,他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推动英语与中国传统文化学习的融合。在他看来,要解决中国学生英语学习上的短板,戏剧教育是一个非常好的突破口。

图片2

“戏剧教育可成为英语学习非常重要的补充。”斯明诚介绍,英国早在19世纪末就将戏剧教育纳入青少年的基础教育体系。借助戏剧,学习者可身临其境地记忆语言知识点,全身心地投入到句子的表达上,将语言知识转化为思想、感情和观点。同时,戏剧在培养学生的合作、想象和社交等能力方面也具有不可替代的优势。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孩子们学习用英语演中国故事,可进一步加深对中国文化的理解和感悟,培养文化自信,成为具有中国根基和全球视野的优秀人才。

演学结合传播中华文化

据悉,此次《用英语演中国故事》的推出标志着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在用双语传承、传播中华文化的探索上迈出的重要一步。秉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的宗旨,近年来,新航道在传统文化教育上持续发力,相继推出《用英语讲中国故事》丛书、中英双语诵读版《论语》《道德经》《孙子兵法》、中英双语诵读版《小学生必背古诗文129篇》《用英语讲中国故事大课堂》等一系列作品,赢得了社会的广泛关注。

著名英语教育专家、新航道国际教育集团创始人胡敏教授表示,在英语教学领域,传统文化与英语教学的融合已成大势所趋,博大精深、内涵丰富的中华文化也受到越来越多人的喜爱。新时代的英语教育应顺势而为,帮助青少年学好英语的同时,也要传承中华优秀文化,引导青少年带着自己的东方智慧、深厚的文化底蕴,自信而从容地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胡敏透露,《用英语演中国故事》的推出后,新航道将在旗下多个城市的优加青少英语学校中开设“用英语演中国故事”特色课程,并与北京、上海等地部分中小学合作试点开设英文戏剧课,通过课程、活动等多种形式,在青少年中掀起新一轮“用英语演中国故事”的热潮。

图片3

斯明诚创作的英文戏剧《愚公移山》在北京优加青少英语学校首演。(资料图片)


编辑:杨岚

关键词:中国 故事 英语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