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宏观 金融 行业 国企 民企 人物 新资讯

首页>经济>资讯

干好内循环 促进双循环

二〇二〇中国经济“成绩单”发布后,委员们这样说

2021年01月19日 14:46  |  作者:崔吕萍 李元丽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1月18日,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2020年全年,我国国内生产总值101598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2.3%。

这一成绩,是在异常复杂严峻的内外部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之下,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国人民干出来的。这一成绩,不仅标志着中国成为主要经济体中率先实现正增长的国家,也超出了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之前对中国经济全年增长1.9%的预期。

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任务完成情况好于预期,未来的挑战也不言而喻。对此,全国政协委员的关注点有哪些?一起来听听委员们怎么说。

■ “内外交困”下的“辉煌”

在全国政协常委、中国有色金属工业协会党委书记葛红林看来,2020年中国经济所取得的成绩,是“前所未有的辉煌”——全年国内生产总值增长了2.3%,虽然纵向比增长幅度是40多年来的最低点,但横向比却是40多年来的最高。过去纵向的高增长是在国内经济基数小和全球正增长条件下获得的,一定程度上得益于经济借势反弹的带动或全球经济的正增长,而2020年的增速,是在“内外交困”状态下获得的,对外,我们受到了全球经济负增长的拖累;对内,我们同样受到了新冠肺炎疫情的严重影响。

“对于来之不易的经济发展成效,应给予充分肯定,这些都得益于党中央的正确和坚强领导,特别是一系列及时而精准有效的政策和经济措施。”葛红林这样说。

在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看来,2020年经济工作有3大亮点:一是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发展,实现了超预期的增长;二是虽然我国投资、消费、出口领域均有波动,但总体仍实现了平衡增长;三是新业态、新模式、新技术发展特别明显,中国经济正在呈现结构优化、动能转化的积极变化。

“我相信,伴随着‘六稳’‘六保’持续发力,支撑经济稳定恢复的有利因素较多,中国经济有信心、有底气、有条件延续稳健复苏态势。”张连起表示。

“在全球疫情严重冲击的背景下,我们坚持稳中求进、以保促稳,稳住了就业和经济基本盘,如期完成了脱贫攻坚任务,体现了中国经济的潜力、韧性和可持续能力。”全国政协委员、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院长张占斌认为,我国之所以能够取得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的优异成绩,关键在于我们深化了在对严峻挑战下做好经济工作的规律性认识:一是党中央权威是危难时刻,全党全国各族人民迎难而上的根本依靠;二是人民至上是做出正确抉择的根本前提;三是制度优势是形成共克时艰磅礴力量的根本保证;四是科学决策和创造性应对是化危为机的根本方法;五是科技自立自强是促进发展大局的根本支撑。“这些重要的规律性认识是我们在实践中总结的宝贵的精神财富,也是我们下一步做好工作需要遵循的重要思想原则。”张占斌表示。

■ 趁势而上扩大成效

成绩来之不易,未来一年,中国经济又应如何前行?

在葛红林看来,要深刻领会双循环中的内循环主体作用,坚定不移地实施内循环的一系列方针政策,解放思想,破除思想顾虑。坚持苦练内功,只有提升了内循环,才能支撑和保障双循环,才能真正实现内外互动、相互促进。

为此,葛红林提出3条建议:一是进一步提升内循环的自身发展质量,对产业链、供应链要再打通,对科技链、资金链要再重塑,实现内涵式地高质量发展;二是进一步增强内循环对外循环的竞争支撑,对外贸产品开展系统性地风险性评估和竞争性甄别,要有意识、有谋划地“有加有减”,要提高科技含量,从产品制造向产品智造和产品创新转变,提升外循环的国际竞争力;三是进一步发挥内循环对民生的改善作用。内循环要做到内生性地促进民生问题的改善,努力缩小城乡差别、地区差别、贫富差距,加快解决大城市住房和城乡要素流动问题,让更多的中低收入民众获得更多的幸福感。

张占斌表示,从国内国际相关经济机构和有关专家的研究预测讨论来看,2021年我国经济增长应该比2020年还会好得多。这主要是由于2020年基数陡然降低,因此,2021年经济增速将会有一个较高的增长速度,有可能实现6%或更高的增长。

■ 稳粮稳产稳企业

“2020年,面对严峻复杂的国内外环境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严重冲击,全年全国粮食总产量66949万吨,比上年增长0.9%,增产565万吨。我们实现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目标。”全国政协委员、福建省粮食和物资储备局原局长赖应辉表示,要实现我国农产品供需总体平衡,我们现有的耕地资源还是不够的。同时随着人口的增长和食物结构的变化,对粮食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因此,我们不仅要牢牢守住18亿亩耕地红线,坚决遏制耕地“非农化”、防止“非粮化”,而且要加大良种联合攻关,把种业作为农业科技攻关及农业农村现代化的重点任务。

为此,赖应辉提出3条建议:一是加强种质资源保护利用,强化种业科技支撑,支持企业做大做强,建设现代种业基地,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及监管治理能力,布局建设国家级、区域级种业创新中心,培育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重要品种,加快构建中国特色现代种业体系,筑牢我国农业农村现代化及人民美好生活的种业根基。二要持续强化耕地红线约束,切实稳定粮食生产,牢牢守住国家粮食安全的生命线。三要持续提高农民种粮积极性,守住粮食安全的内生动力。

谈及2021年宏观经济形势,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联通产品中心总经理张云勇表示,在“制造强国”“质量强国”“网络强国”“数字中国”“提升产业链供应链现代化水平”等相关政策推动下,制造业将从中低端向中高端方发展,高新技术投资将成为拉动制造业投资的主要动力。进而,“新基建”作为高新技术投资的代表,将成为经济发展新引擎和我国结构改革的重要抓手,助力“双循环”经济增长。“同时,我们还需持续推动产业升级,大力推进5G等‘新基建’建设、加强科技自立自强和‘卡脖子’技术攻坚,为中国经济发展注入‘新鲜血液’。”张云勇说。

“2021年,我国经济仍将保持强劲势头,同时也要清醒地认识到,风险和差距依然存在:一方面,疫情防控形势仍然是影响全球经济复苏进程的主要变量,国际环境中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仍然较多,这些因素将进一步通过贸易、金融市场、资本流动等途径传导至国内,疫情防控常态化依然不能松懈;另一方面,随着疫苗研发和应用持续推进,经济社会发展各项工作趋于正常,新兴产业面临监管趋严,传统产业面临宽松政策退出,企业只有具备了自身造血能力,才能为长久发展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全国政协常委、全国工商联副主席叶青说。

编辑:秦云

关键词:中国经济 成绩单 委员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