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宏观 金融 行业 国企 民企 人物 新资讯

首页>经济>资讯

聚焦交通运输新业态服务需求侧之顺风车与换电业务:

始于需求 终于规范

2021年01月20日 09:01  |  作者:崔吕萍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7(49787)-20210120085528

贾宁 摄

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统筹推进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建设交通强国。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提出,要紧紧扭住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这条主线,注重需求侧管理,打通堵点,补齐短板。为落实会议精神,交通运输部近日表示,传统业态和信息技术、现代金融服务等新技术、新产业结合起来,催生了很多交通运输新业态,对服务人民群众、带来更加美好的生活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私人小客车合乘(俗称“顺风车”)和两轮电动车换电,是在“十三五”期间从无到有成长起来的交通运输新业态。“十四五”期间,在碳达峰、碳中和要求的背景下,顺风车要把握哪些机遇、应对哪些挑战?两轮电动车换电领域能否加速形成行业标准?共享出行产业链、供应链如何更好地服务需求侧?围绕这些话题,一起听听业界人士的观点。  

全国政协委员、人资环委员会原驻会副主任凌振国:

顺风车进入发展新赛道,除“含金量”外,还要比拼“含绿量”

从百姓社会需求侧来看,顺风车等新业态优势明显:第一,它带有社会公益性、自助性、灵活性、便捷性,满足了人们便捷实惠互信互助的交通出行,拓展了内需市场,为构建新发展格局的战略基点做出了贡献;第二,顺风车是不以纯盈利为目的的非营利性交通运输服务,车主利用自己的劳动工具为社会、为他人付出诚实劳动,具有为他人的私人价值和为社会的公共价值双重属性;第三,给社会增加了就业机会,车主带有明显的零工经济色彩,并且解决了一些买不起车、坐不起网约车的低收入者交通出行等车苦、打车难、乘车贵的问题;第四,顺风捎带式的交通出行新业态服务已走入高质量发展赛道,比拼的不仅是经济含金量,还有环保的“含绿量”,为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目标做出了积极贡献;第五,顺风车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平台加速推动了共享交通出行,通过互联网平台集聚分散零碎的资源,经过数据分析强化了出行配置与激励,提升了出行效率,显示了科技创新的含金量。

优势明显,短板也同样存在:一是顶层设计不够,政策指导滞后,管理办法缺失,跟不上新业态前进的步伐,保护鼓励激励绿色环保出行和节能减排、节约低碳出行、赋能风向标还缺少务实举措;二是法规监管缺位,比如合理达成的顺路一起走,与非法营运付费收费的规则如何界定,出行交通安全事故的处置、涉嫌黑车判定等;三是平台监管不够严、不到位、不精准;四是车主劳动权益保障、社会保险及工伤保险等问题还需要落实到位。

有关电动自行车换电业务,虽然电动自行车在我国年产量已达3000多万辆且还在逐年增长,日均充电超1亿次,骑行超7亿次,但换电业务的发展基础是否稳固还存疑,比如电池管理不规范,充电桩规格不一,楼道进户充电随意任性,电池爆炸以及充电引发安全事故累发频发多发,成了事故隐患的揪心点、担心点、闹心点。

对此,我认为应强化国家对电动自行车全国性行业的顶层设计和产业指导,抓好新国标落实和协同治理监管,加强换电充电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加强资源优化配置和高效利用,创新培育新业态市场。

谈到电池,我有一个深切的感受。我的一个剃须刀用了20多年,非常省电,用1年多才换两节普通电池;但我们现在的手机,差不多用上半天就得充电。电池和材料、电机都有关,所以我们要研究这个问题,是不是能以企业为主体,在已获得众多专利基础上,探索研究中国电池蓄电突破现有时长的问题。

围绕交通运输新业态服务需求侧,我有4点建议。

第一,要充分认识交通运输新业态服务需求侧对于强化需求侧管理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交通运输新业态服务是近些年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取得积极性成效的一种表现,创造了新的市场需求。

第二,要坚持交通运输新业态服务需求侧的时代性、实践性、创造性和人民性,必须坚持人民交通人民建、人民管和人民满意的交通理念,只有严管方能走实、走好、走远。

第三,要更加注重交通运输新业态服务需求的管理与坚持新发展理念有机地结合。

第四,把握好交通运输新业态服务需求侧管理的主攻方向,合理引导百姓出行和基础设施投资,积极促进就业和优化收入分配结构,发展数字化和智能化等新型智慧交通基础设施,适度增扩投资,强化绿色交通建设。  

全国政协委员、国研中心资源与环境政策研究所副所长谷树忠:

出行便利性应兼顾人情化、包容性、公平性、安全性

围绕交通运输新业态助力需求侧,我谈几个新。

第一个新,指的是交通运输新业态是适应发展新阶段的必然选择。发展新阶段主要体现在4个方面,一是高效,二是公平,三是开放,四是可持续,这里还包括生态文明进入新阶段。“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全面推进生态文明高质量建设,提升精准性、系统性、注重实效。此外,新阶段还体现在治理应是法治化与人情化相结合,网络化与流动性相结合。

第二个新,指的是贯彻新发展理念。交通运输业迫切需要制度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当然,根本还是科技创新、制度创新和协调发展的问题。

第三个新,指的是瞄准发展新方位。最大的新方位就是满足人民美好生活的向往,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是我们共同奋斗的目标,这也是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我们要让出行更安全,更便利,更绿色,更经济,特别是要应对气候变化做出新贡献。

习近平主席宣布我国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而且提出一系列更高更严的目标和要求。碳的问题涉及能源,能源则可反推至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和优化上。

第四个新,指的是树立减碳新思维。交通运输业,对碳的“贡献”比较大,而全球气候治理已经反推到我们的碳排放、能源结构,特别是欧洲一些国家和日本已经走在了前面。因此建议,基于这个思考,加强交通运输行业碳的预算和碳核算、碳审计工作。

第五个新,指的是交通运输新业态。不只是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绿色化这四化,还应加上便利化,这里的便利化包括人情化、包容性、公平性、安全性。 

全国政协委员、九三学社中央委员许进:

出行新业态应先有共赢后有共享

前不久,习近平总书记在省部级主要领导干部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专题研讨班开班式上指出,只有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才会有正确的发展观、现代化观。

当前,网约车的使用频率越来越高,针对运行中出现的问题,平台应不断地完善管理规则。比如,当网约车司机迟到时,用户希望退单,有的平台要求用户就此支付罚款甚至全额车费。再如,对于用户的送机订单,如果网约车司机迟到导致用户没有赶上预定航班,平台如何赔偿?这些条款应该在用户下单之前告知,作为用户判断是否选择这个平台服务的依据。

平台的创新应优先考虑如何提升服务的安全水平,使操作更加简洁便利,使用户的权益得到更好的保障。而不是千方百计地去挤压司机的利益、去排斥竞争者。共享平台如果不能以服务社会为宗旨,为群众提供良好的、不断创新的服务,实现供需双方共赢,就违背了社会主义社会经济活动的出发点,必将失败。

通过社会资源解决群众出行问题,是企业与政府二者的共赢。既然共享出行解决的是千家万户的出行问题,政府的监管与支持都不能缺失。比如,政府要监督供应商做好服务工作,特别是保护消费者安全、保护消费者利益、及时有效地应对客户投诉等方面的服务工作。

同时,政府应对共享单车的押金数额进行约束监管,应要求共享单车的服务提供商提供其运行数据,比如单车的投放数量、单车的使用率、用车的热点位置和平均骑行的距离等数据,以便政府对共享单车进行管理。不能将人行道路和公共场所作为共享单车的免费停车场。不能让人民群众成为共享经济的受害者。

我们经济体制改革的核心问题是处理好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既要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又要在涉及人民群众生活的问题上加强政府监管,还要制止市场经营中的垄断现象。  

全国政协委员、北京交通大学教授钟章队:

需求侧场景要向政府百姓说清楚

我谈两点感受。

第一,从需求侧来看这个问题,顺风车在整个社会运转过程中,特别是城市化管理过程中,究竟能解决哪些应用场景的问题。

第二,上中学时我经常希望能搭顺风车,但常常搭不到。在交通发展过程中,民营企业当时做的事情就是顺风车,招手上车,随叫随停,这是早期的顺风车,但它是固定在这条路上跑的。互联网时代的顺风车,是否应该体现几个经典的应用场景?比如在高铁或者机场。我们都有这个感受,飞机晚点,凌晨2点钟落地,打不到车真着急,这时如果有个顺风车是能解决大问题的。因此我认为,顺风车能解决的需求侧场景一定要和政府与百姓都说清楚。

从供给侧看,从两轮发展到四轮,商业模式的供给如何才能做得更好,我认为是穿新鞋、走新路。要争取实现资源调配从无序到有序,比如是否能在无人概念、自动概念上下功夫?现在有机构研究出了无人自行车,我们是否也搞一次颠覆性技术,从供给侧角度推动整个社会实现更大进步?

当然,交通领域是否能产生一种新的商业模式,这取决于竞争结果。但据我了解,我国政府对于交通运输领域创新一直持审慎包容态度,顺风车这个事情究竟能不能在市场发展过程中取胜,企业还是要好好探索一下,特别是要有一种开放的竞争心态。  

编辑:秦云

关键词:交通运输 顺风车 换电业务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