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要闻 要论 协商 统战 党派 委员讲堂 理论 人事 社会 法治 视频 文化

首页>专题>北京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委员建言

陈小兵委员:让历史文化“活”在群众身边

2021年01月22日 15:17 | 作者:张佳琪 易欣 康亮 王星星 赖仁杰 满达呼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1月22日电(记者 张佳琪 易欣 康亮 王星星 赖仁杰 满达呼 )“去年10月18日是圆明园罹难160周年纪念日。调研中我们发现,相关历史文化的保护、宣传工作已经做出了成绩,但仍有待提升。”1月21日,北京市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期间,北京市政协委员陈小兵就圆明园历史文化遗产保护工作提出了自己的思考。

1

2020年,圆明园所在的“三山五园地区”被列入首批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创建名单,对标“国家历史文化传承典范地区”。“近些年圆明园的荷花节、网红黑天鹅吸引了大量游客打卡参观,这更多是立足‘公园’的发展定位,而缺乏真正的历史文化气息。”陈小兵认为,缺乏以历史价值研究、阐释展示为核心的遗产保护成果,无疑是与三山五园地区的规划初衷“背道而驰”。

“造成这种情况的历史原因很多,但现行管理体制与遗产保护形势不相适应,以及研究展示阐释水平与遗产价值的深厚内涵不相适应,应该是其中较突出的问题。” 陈小兵说。

2

1978年,圆明园遗址公园管理处成立,为海淀区属正处级事业单位。成立之初,主要考虑圆明园遗址内大量农民和单位的搬迁问题,交由海淀区负责管理。在陈小兵看来,目前圆明园内的展示项目,如三园模型、西洋楼展馆、官方语音导览等,还缺乏学术研究成果支撑,基本停留在“旅游1.0”的初始阶段,距离文旅融合所要求的以遗产价值为内核的融合发展有较大差距。而经过十几年研究发展的“数字圆明园”展示项目没安排在园内,观众需要到石景山首钢园内进行参观。

“如果把管理工作理顺了,把数字复原的作品真正搬到圆明园中,让游客能在遗址中看到过去的美丽盛景,一定非常有趣。”陈小兵说,“其实我们已经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为什么不让真正的历史文化走到群众身边呢?”

2020年12月,圆明园四十景之一的澹泊宁静遗址考古取得重要发现:考古人员在遗址上发现了主建筑“田字房”和皇家稻田遗址。对此,陈小兵表示,这恰好证明了圆明园有极高的考古价值和艺术价值。“建议提升圆明园遗址相关管理单位的地位,把遗址保护工作放到全市机制上,这将为发掘圆明园历史文化价值提供更强有力的支撑。”陈小兵说。


编辑:张佳琪

关键词: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