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聚焦 公益资讯 基金会 公益人物 社会责任

首页>公益>聚焦

同一蓝天下,你我皆英雄

——石家庄蓝天救援队的战“疫”群像

2021年01月26日 09:49  |  作者:郭帅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自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开展以来,在抗击疫情的第一线,总少不了一群蓝色的身影。作为政府应急救援的一支民间辅助力量,他们主动请缨,积极参与各项抗疫工作。哪里有需要哪里就有蓝色志愿服的身影,他们就是知名的民间公益救援组织——蓝天救援队。

本期记者走近石家庄蓝天救援队,听队员们讲述属于他们平凡而又不凡的战“疫”故事。

石家庄蓝天救援队启动无人机进行防疫消杀作业。石家庄蓝天救援队供图

石家庄蓝天救援队启动无人机进行防疫消杀作业。石家庄蓝天救援队供图

从“笔杆子”到“女汉子”

1月21日星期四,石家庄蓝天救援队队员几乎全员出动,参与石家庄多个社区又一次的消杀工作。自1月6日石家庄全城实行社区封闭管理以来,队员们也记不清这是自己参与的第几次消杀任务,采访过程中,他们不约而同说出这样一句话:“疫情不退,我们不退。”

和队员张静璇连线采访改约了多次时间,电话那头总是背景声音嘈杂,她总是回复:“不好意思,还在忙”。运送因疫情急需转院的重症病人、为封闭社区送菜买药守护路卡,更多的时候她负责小区、村庄的消杀工作。

队员们喜欢称呼张静璇为璇子。她最近的朋友圈里,很难找到一张露脸的照片,大抵都是穿好防护服、戴好防毒面罩和眼罩的全副武装的样子。新型消杀设备重达60斤,这比她的一半体重还要重,璇子背在身上依旧健步如飞,从背影望去,很难想象这是一位弱女子。

璇子今年39岁,是户外运动爱好者,持之以恒地负重越野锻炼,让她在队里承担了“女汉子”的称号。平时救援任务中,她也是山野搜救的主力队员。让人出乎意料的是,璇子的本职工作和体力无关,她是河北省文联影视家协会的职员,靠“笔杆子”养活自己。

“我的心里有团火,炙热而焦灼,让我不能安卧,我必须做点什么……”报名参与疫情防控志愿服务工作没多久,璇子在朋友圈里写下这样一段话,很多队友纷纷留言:“算我一个。”

半个多月,璇子和队友消杀了近百个小区,最晚的一次,凌晨3点到家,第二天早晨8点爬起来又奔向了新的小区。除此之外的大部分时间,她要5点半起床。

消杀任务重的时候,璇子和队友们要把消杀设备背在背上10余个小时,这让他们有了共同的印记和感受:锁骨和肩膀出现的一道道压痕以及腰和腿的隐隐作痛,他们自娱自乐地说这叫“酸爽”,好像平时强身健体,终于派上了“大用场”。

消杀工作不只是体力上的挑战,璇子告诉记者,这需要经过专业的训练,否则有一定的危险性。“我们的队员石茂就被消杀药剂熏哑了嗓子,但他一直坚持着没下火线。”

冲过重重关卡,却好像总有更难的事情等在后面。喷枪是对生理的又一大挑战,璇子和队友们给它起了个外号——“喷火的加特林”。“持续作业时候发出的噪音能让耳朵瞬间什么都听不到,停止作业一段时间再恢复。”璇子补充了一句,“习惯了,也还好。”

“有些队员因为小区规定,最开始那几天出不来,他们都特别着急,但也没闲着,在小区里做志愿者,参与流调、辅助核酸采集、社区执勤……小区解封后又马上加入我们队伍中。”璇子说。

也许是因为工作原因让璇子养成了记录的习惯,她喜欢在社交平台记录自己参加志愿服务的感受,她曾这样写道:“我们起到的作用也许不那么大,但我们愿意以这样的方式守护我们的家园。疫情之下,你我皆英雄。”

“疫情都到家门口了,我不上谁上?”

一间花房,一个随时可以收纳的充气床,组成了24岁的队员李星辰近20天的临时住所。

“因为小区封闭,只能出不能进,疫情防控期间又不方便去找其他住所。”李星辰说,“充气床是最近刚弄的,前段时间一直睡躺椅。”

花房是队员荒野(代号)临时腾出来为了给救援队储存防疫物资的,没有取暖设备,听说李星辰的情况,荒野立马给了钥匙。一月初的严冬,滴水成冰,李星辰常要蜷缩入睡,“白天累,睡得挺好。”

“疫情都到家门口了,我不上谁上?让我在家我都睡不着。”李星辰说,虽然情况有点艰苦,但得到了队员们很多的关照,心里暖暖的。

李星辰年纪虽小,也常被队友们照顾,但在防疫这场“硬仗”中,他已经习惯了“掌控局面”。“已飞到指定高度,开始喷洒!”“效果非常好,另外几套设备加快启用。”救援队消杀工作伊始,他便为队员们带来了黑科技——无人机,这让队里消杀工作效率大大增加,并且减少了队员们感染病毒的风险。“一些中风险小区,我们在小区外用遥控器就能完成消杀。”

一架消杀无人机通常由三个人保障,分别负责飞行、加药、换电池,李星辰当仁不让成为控制消杀无人机飞行的“总舵手”,这些无人机是李星辰为救援队免费提供的,因为天气寒冷,无人机的电池损耗比平时大很多。

其实,自李星辰加入蓝天救援队以来,无人机的使用早已不是第一次,荒野救援、水上搜救、寻人等都派上过“大用场”。“因为我曾经是一名陆军航空兵,退伍之后又做无人机相关的工作,就想用掌握的技术为家乡建设做点事。”李星辰说。

提起为何加入救援队,李星辰笑说:“就想看看是不是真有这样一批不图名不图利的人,加入这个团队常常被感动被震撼。”他很高兴,能在这样的年纪遇到如此多志同道合的人,更让他欣喜的是,这里有很多同他一样的退伍军人,包括提供给他临时住所的荒野。

“‘若有战、召必回’,这是我们退伍军人的承诺,很高兴有那么多人和我一起战斗。”李星辰说。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

前方队员奋战不已,后方的队员也一样并不轻松。

下班回到家,温会君草草吃了晚饭,便开始对着一台笔记本上的EXCEL表格修修改改,时而看看手机回复消息,就这样可能数个小时不换姿势。母亲这样的工作状态,作为“00后”的儿子于文浩早已习惯,他知道,母亲是一名志愿者,她在处理这些工作时乐在其中,因此从不干涉。

温会君自幼因病导致下肢瘫痪,毕业后一直从事残疾人工作。“以前总是受助于人,我一直想尽自己所能也为别人做点事。”一次偶然的机会,温会君加入了石家庄蓝天救援队,负责后台信息统计工作。凡是能参加的救援知识培训,她都会参加。

“姐姐怕我出行不方便,陪着我去了几次,也被感染加入到救援队了。”温会君笑着说。

疫情“突袭”石家庄,负责后方的温会君一刻没得闲。“因为后台的工作比较琐碎,最近基本都是下了班就要开始,做到睡觉前。”温会君告诉记者。

1月初,于文浩开始寒假生活,他向母亲提出,要去参与志愿服务工作。“妈妈虽然行动不便,但依然在为防疫工作出力,每天那么辛苦,我不能什么都不做。”于文浩坚定地说。

于是一家三口齐上阵。于文浩和大姨冲在前线参与消杀工作,母亲温会君则在后方为队员们做好保障和信息统计。

看着还未迈出校门的儿子,每天回来脸上、肩上的勒痕,作为母亲的温会君心疼不已,但她也因为儿子突然的成长感到欣慰。

“是志愿者精神的传承?”记者问道。

“哈哈,没有那么高大上。”温会君笑说,“我只希望儿子能有更多的担当,为社会多作些贡献。”

采访中,队员们提及最多的是自己的平凡和普通,但他们会滔滔不绝地讲述队友的感人故事,在这样的讲述中迸发出了最朴实而又真挚的情感。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他们口中平凡又普通的自己互相见证了彼此所书写的不凡,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底色也正是在这样一次次的见证中得以延续。

正如那首歌中所唱:“这尘世闪亮,只因为那些平凡的光”……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救援 队员 工作 消杀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ngin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