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聚焦 公益资讯 基金会 公益人物 社会责任

首页>公益>聚焦

拿什么关爱你,留守儿童?

2021年01月26日 10:03  |  作者:赵莹莹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放学路上,乐乐拿着树枝独自玩耍,她的父亲在北京打工,母亲在一次洪水中去世。 (刘飞越 摄于甘肃陇南)

放学路上,乐乐拿着树枝独自玩耍,她的父亲在北京打工,母亲在一次洪水中去世。 (刘飞越 摄于甘肃陇南)

留守儿童是广为社会关注和关爱的一个群体。据民政部2018年统计,我国共有农村留守儿童697万人。这些儿童在成长中面临哪些困惑?他们的成绩、伙伴、情感、心理等诸多方面又有着怎样的表现?1月21日,2020年度《留守儿童蓝皮书》暨中国留守儿童心理发展报告在线发布,就此提出建议——

童年中父母角色的空缺

“村头,一位老人带着自己的小孙子向远处观望。孩子的父母都去了新疆打工,一年只回家一次,孩子常年与爷爷为伴。”

“6岁的丹丹生病了,用被子把自己裹起来。她的父母在北京打工,一年多没有回家,想他们的时候,丹丹就看看挂在墙上的结婚照。”

……

甘肃陇南,是北京上学路上公益促进中心为摄影师刘飞越提供的拍摄地之一,在那里,他总共拍摄了4万余张留守儿童的照片。

在那片土地上,每个被父母留在原地的孩子,年龄有大有小,家庭状况也各不相同,但性格上的敏感出奇相似。他们的父母,都曾经在离家远行前告诉年幼的孩子,要去闯荡世界,让他们过上更好的日子。

刘飞越每年都要跑去陇南两三趟,每次待上将近1个月,挨家走访,还到学校旁听家长会。在当地,很多村子几乎全村的劳动力都选择外出打工,在村里的街道上,往往只能看见老人和小孩。每当问及孩子的父母为什么不在家,只留下老人干农活、照顾孩子,老人们总会无奈地反问:“娃的爹娘要出去赚钱呀,那还能怎么办?”

“有一次,我走进一个学前班的课堂,不大的屋子里,挤满了来上课、来接娃的老老少少,反差特别强烈。”刘飞越告诉记者,他当即拍摄了一组祖孙肖像,“在两张向前平视的面孔间,我看到的是血脉相连,也是父母角色的空缺。”

如今,5年光阴荏苒。当温饱问题已经解决后,孩子们的心理问题开始凸显出来。敏感、冲动、恐惧、孤独、沟通和学习焦虑,都是留守儿童、寄宿学生中常见的心理问题。

“五六岁的欣欣,玩着玩着会忽然停下来,靠在电线杆旁,一言不发望向远方。很多留守儿童落单时,都有类似的行为,目光游离,过于安静。”经过一段时间的观察后,刘飞越发现了一些留守儿童的反常。

“儿童和父母感情的建立,仅有血缘还不够,必须还要有相处时间的长度和频次,但当地大多数孩子都没有这种机会。”回忆起这些年的拍摄经历,那些在父母关爱缺失的环境下一天天长大的孩子,那种穿透镜头的孤独感,总会让刘飞越忧心不已。

增强留守儿童身份认同

1月21日,北京上学路上公益促进中心在线发布2020年度《留守儿童蓝皮书》。这是该中心连续第6年发布中国留守儿童心理发展报告。

报告数据显示,刘飞越的担忧不无道理。

聚焦于留守儿童如何看待自己,以及如何看待朋友,此次报告对来自全国8个省市的3501名农村学生进行了调查。在研究中,并未笼统采用“留守儿童”这一说法,而是根据父亲或母亲外出的情况,将农村学生分为非留守状态、缺父留守状态、缺母留守状态、缺双亲留守状态(即严格意义上的留守儿童)4种情况,并进行不同因素的关联性分析。

调研以“身份认同”这一变量反映农村学生的心理发展状况,并考查性别、年级、留守状态等人口学变量,以及父母教养方式(亲子关系)、学习成绩满意度、朋友数量等与家庭和学校密切相关的因素对农村学生身份认同的影响。身份认同是一个心理学概念,指个体认识到自己属于某一个特定的社会群体,并在情感和价值上认可这一群体。

相较于之前几年的研究,今年提出的身份认同概念让报告内涵更加丰富,也能从更多侧面了解留守学生的心理状况和心理品质。

报告显示,缺双亲留守学生(留守儿童)的父母并没有因为外出务工而放松对孩子的管教,反而变得更加严格和更少放任。同时,缺母留守学生的母亲也没有因为外出而放松对孩子的要求。这一结论打破了一般人心目中“留守儿童父母放任孩子不管”的印象。

“超过40%‘缺双亲留守’的学生,每年见父亲或母亲的次数超过9次;12%~13%的留守儿童一年都没有见过父亲或母亲;不见面且一年没能和母亲联系的留守学生比例为5.5%。”报告的学术执行人、北京师范大学科学传播与教育研究中心副主任李亦菲表示,“调研中,我们特别关注了一年都见不到父母的孩子,他们的情绪状态比较低,学习状况不太好。”

李亦菲表示,2020年疫情防控期间,父母们有了时间多陪一陪孩子,孩子们也有更多机会和父母在一起,他们之间的关系明显好转,这意味着孩子需要和父母多在一起交流和沟通。

此外报告还显示,“缺少母亲留守”对学生学习成绩的影响非常显著,主要表现为对成绩的满意度明显下降、学习动机大大减弱。甚至“缺少母亲留守”的学生交5个及以上朋友的比例显著低于其他几组学生。

对此,李亦菲坦言,调查进一步强化了母亲在孩子教育和孩子成长中发挥的重要作用,母亲的教养方式、要求和对孩子的关心会直接影响孩子的身份认同。“这是现实状况,也是中国的传统状况。同时,也应该引起父亲的反思,父亲如何在教育上发挥更大的作用。”

以阅读抚慰孤寂的心

基于调查结果,研究团队提出了三方面建议。

首先,要重点关注父母外出且对学习成绩无所谓的留守学生,尤其是男生,他们是低身份认同的高发人群。其次,要鼓励和引导农村学生的父母采用“高标准、高要求、高关心、高响应”为特征的勤勉型教养方式。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要求可以提高或降低,但是不论如何,要有更高的关爱和回应。此外,留守学生所在学校要积极创造条件引导学生们多交朋友,朋友数量的增加将有利于留守学生的身份认同及发展。

为了疗愈留守儿童的关爱缺失,北京上学路上公益促进中心策划了公益产品“故事盒子”,用录制故事的方式安抚留守儿童的心灵。两年后,能够迅速惠及更多孩子的“小雨点广播站”项目应运而生。

通过半年的调查追踪,“上学路上”发起人刘新宇及其团队发现,使用“故事盒子”和连续收听“小雨点广播”的留守儿童中,有64%的孩子情绪指标有所好转,心理状况离开了警戒线。

刘新宇表示,将继续用长期和坚定的态度,来研究中国留守儿童这一特殊群体的精神需求,并依据所得到的结论,去创造和发现能真正对他们实施科学帮助的方法。

“近年来,留守儿童的境遇有了很大改善,但由于普遍缺少倾诉对象,他们依然存在不同程度的内心封闭、情感冷漠、行为孤僻等问题。”发布会上,全国政协常委兼副秘书长、民进中央副主席朱永新提出,“书香校园”的教育实践让他坚定了以阅读强壮乡村教育、以阅读帮助留守儿童健康成长的信心。 “这些年,我和新教育同仁们一直致力于乡村阅读,为孩子们精选了从幼儿到小学、中学,各个年龄阶段的基础阅读和学科阅读书目,并联合北京师范大学公益基金会,正在研发中国农村儿童的分级阅读App,把最好的图书给予最美的童年。”朱永新强调,童年的长度,反映一个国家的高度;儿童的境遇,反映着一个国家文明的程度,“共同努力,让越来越多的乡村留守儿童拥有心灵慰藉和情感陪伴。”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留守儿童 孩子 学生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