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宏观 金融 行业 国企 民企 人物 新资讯

首页>经济>资讯

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再上新台阶:

企业“闲知产”变成“新资产”

2021年01月29日 08:45  |  作者:孙琳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十三五”期间,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总金额比“十二五”期间翻了一番。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对于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做好“六稳”“六保”发挥了重要作用。

在经济时代,知识产权质量效益提升,不仅反映了一个国家的综合实力,也能从侧面反映市场主体的创新活力。

近日,记者从国家知识产权局召开的全国知识产权局局长会议上了解到,“十三五”期间,我国圆满完成了国家知识产权战略纲要和“十三五”规划确定的主要目标任务,知识产权保护工作取得了历史性成就,知识产权质量效益快速提升。

值得一提的是,“十三五”期间,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总金额比“十二五”期间翻了一番。特别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对于拓宽小微企业融资渠道,做好“六稳”“六保”发挥了重要作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已在加快知识产权转移转化,促进创新成果惠企强企、纾困助企方面发挥出重要价值。

企业“知产”变“资产”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是指企业以合法拥有的专利权、商标权、著作权中的财产权经评估作为质押物从银行获得贷款的一种融资方式,旨在帮助科技型中小企业解决因缺少不动产担保而带来的资金紧张难题。

早在2019年8月20日,银保监会联合国家知识产权局、国家版权局就发布了《关于进一步加强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通知》,明确要高度重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工作的重要性,支持具有发展潜力的创新型(科技型)企业。而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对拓宽金融创新,助力企业纾困方面更是发挥了积极的作用。

1月22日,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运用促进司司长雷筱云在国知局召开的2021年一季度发布会上就表示,2020年,我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总额已达到2180亿元,同比增长43.9%,知识产权保险的保障金额突破200亿元,惠及4295家企业。而在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国家知识产权有关部门还设立了质押登记绿色通道,疫情防控期间为5000余家企业提供即刻办理的加急服务。为提高登记效率,专利质押纸质办理时间也压缩至3个工作日,电子化办理压缩至1个工作日。

“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国已积累较为丰富的知识产权资源,成为名副其实的知识产权大国。与此同时,知识产权运用则成为推动知识产权价值实现、促进经济创新发展的关键环节。”国家知识产权局知识产权发展研究中心高级知识产权师、发展处副处长王淇在接受人民政协报记者采访时如是说。

王淇告诉记者,按照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知识产权系统在“十三五”期间开展了一系列的实践和探索,不断创新知识产权金融服务,畅通知识产权价值实现渠道。其中开展质押融资,盘活战略资源是最大化实现知识产权价值的一项重要工作。2020年,全国专利商标质押融资总额远超“十三五”规划提出的1800亿目标。截至2020年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总金额达到7095亿元,比“十二五”期间翻了一番。“十三五”期间取得的可喜成果也印证了这项工作的重要意义与价值。

那么,到底有哪些重要意义与价值?

王淇表示,一方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能提升知识产权货币化的效率。通过质押融资的方式,把知识产权的成本及未来将产生的收益,作为担保手段,变现为货币,实现知识产权的价值流动,提升知识产权货币化的效率。另一方面,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又能缓解创新型企业的融资困难。面对商业化开发的周期较长、耗资巨大的实际,企业通常采用滚动发展的模式,不可完全等一个项目上市销售后,积累资金再投入到下一个项目的研发中去。而质押融资恰好是绝佳解困渠道,可以在不丢失知识产权自主权的同时,解决资金难题,帮助企业顺利过关。

模式创新不断

经过多年探索,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已探索出数种较为成熟的模式,知识产权转化运用效率逐年提升。

据了解,如北京模式是通过“银行+企业专利权/商标专用权”的直接质押融资模式,是一种以银行创新为主导的市场化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模式;浦东模式则是以“银行+政府基金担保+专利权反担保”的间接质押模式,也是一种以政府推动为主导的知识产权质押贷款模式;武汉模式推出的“银行+科技担保公司+专利权反担保”混合模式,引入专业担保机构,这在一定程度上分解了银行的风险。

“各地结合自身实际,深化改革创新已经探索出具有特色的模式,如北京、上海、武汉整合银行、企业、担保机构等相关资源,探索创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运作模式,着力解决服务贸易领域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其工作举措成功已入选国务院深化服务贸易创新发展试点‘最佳实践案例’。”王淇介绍说。

而山东在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创新上也走在前列。据国家知识产权局最新统计,2020年山东全省知识产权质押融资金额226.99亿元,占全国的10.41%,居全国第三位。其中,专利质押1057项、金额125.53亿元,同比分别增长61.37%、45.32%;商标质押40项、金额101.46亿元,同比分别增长2.56%、36.78%。

青岛市知识产权事务中心主任刘建志向记者举例说,如青岛市知识产权事务中心通过整合专利机构、担保、保险、银行、保险经纪公司等社会资源组建服务联盟,利用市场化机构的工作职能发现风险,形成了完善的风险化解体系,将银行承担100%贷款风险变为由保险、银行和担保三方以6:2:2比例进行风险分担,将传统抵押贷款由政府托底的风险转移变成风险化解和分解。同时,青岛市政府也出台相关政策扶持,对获得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的企业给予贴息资助,并对购买保险产生的保险费给予部分资助,降低企业融资成本近五成。

据青岛市知识产权事务中心提供的数据来看,自2015年业务开展以来,专利权质押保险贷款服务联盟已经从成立之初的5家发展到现在的41家。截至2020年末,累计为177家企业发放贷款10.53亿元。

“针对科技型中小微企业在融资过程中普遍存在的轻资产、贷款难的问题,‘青岛模式’通过专利权质押帮助企业获得贷款,实现‘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双解决。”刘建志说。

而除了地方探索,在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国家知识产权局还联合银保监会遴选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及保险典型案例,推动有关地方在53个产业园区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入园惠企”活动,参与活动的银行和企业超过1600家,通过政策宣讲、经验交流和银企对接,实现现场签约7.1亿元。同时创新金融产品,指导地方规范探索知识产权证券化,形成多种产品模式。在疫情防控期间,一大批疫情防控物资生产企业通过质押登记绿色通道快速获得融资支持。

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作为重要举措,已经成为推进无数中小微企业挺过难关,聚力创新的新动力。

仍需跨过“绊脚石”

无疑,当前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业务规模呈快速增长态势。对于拥有多项知识产权的科创企业来说,也更加期待尽快将“知产”有效转变为“资产”。但记者在采访中也发现,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在推进过程中仍有诸多“绊脚石”需要跨越。

“首先就是专利价值评估体系还不够完善。”王淇说,“一方面是现有知识产权资产评估方法主要从权利人的投入成本或未来收益进行测算估值,而银行是从退出变现的角度衡量价值,加上知识产权评估的价值与实施主体、市场因素、替代技术等密切相关,是不确定的动态价值,双方难以达成共识;另一方面,知识产权资产评估机构发展水平良莠不齐,目前仅有少量的资产评估机构可胜任专利资产评估。”

除了评估难,还有一个“绊脚石”是知识产权质押登记耗时长、处置流转难。多家受访企业坦言,如果涉及专利权,在当地的知识产权局办理相关质押手续即可,用时较短,通常为一周。但如果涉及版权,其质押手续耗时长,需要去国家知识产权局认定,过程长达一个月至两个月。“有时候着急用钱,真的等不了两个月。”

交易市场发展滞后也制约着相关业务的推进。因为专利权能够在市场上顺利转让、许可、拍卖等变现方式,是广泛开展专利权质押融资工作的重要保障。但由于我国知识产权交易市场不够完善,交易机构专业化水平低,处置方式单一(目前主要以拍卖形式),质权变现困难。

虽然还有上述的“绊脚石”需要跨越,但正如王淇表示,“十三五”时期我国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已经取得了可喜的成果,依托“平台、机构、资本、产业”四位一体的知识产权运营服务体系,与知识产权的转移转化、收购托管、交易流转、专利导航、分析评议等协同发展、共同推动,可以期待,未来我国知识产权运用将实现高质量跨越式发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也将助力企业金融创新,并加快形成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新发展格局。

编辑:秦云

关键词:知识产权 质押融资 企业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