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评论 艺文 阅读 非遗 国学 人物 戏剧 视频

首页>文化>非遗

白鹿原上的火葫芦灯笼

2021年02月08日 10:38  |  作者:潘鲁生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潘鲁生在观看火葫芦灯笼编制

潘鲁生在观看火葫芦灯笼编制

“灯笼会,灯笼会,灯笼灭了回家睡。”这是陕西关中地区一首关于元宵节儿童耍灯笼的歌谣。在关中平原,灯笼是一种玲珑精致而又颇富民俗意涵的生活物件。在陕西调研期间我走访了家住西安白鹿原狄寨孙家沟村的火葫芦灯传承人王学坤的灯笼作坊,他所擅长的“竹篾子灯笼编织技艺”是家族世代相传的技艺,被认定为陕西省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王学坤夫妇俩居住的小院子简朴而整洁,院中有一丛青翠的冬青树,为这处宁静、朴素的院落增添了很多生气。房前一米见宽的月台是他们平时编织灯笼的场所。他们制作的竹篾子灯笼在当地民众中有一个更为通俗的名称叫“火葫芦灯”,这是一种用竹篾编织并在外层裹一层红纸的灯笼,因形状貌似葫芦,便有了“火葫芦灯”的称号。当地风俗关中女子出嫁后的第一个春节起,父母或已婚的哥哥、弟弟这些娘家人要选择在正月初二到初八中的一天到婆家“送灯”。娘家一般送闺女两个大灯笼和十支蜡烛,寓意有生活前景光明、幸福美好。正月十一开始到正月十五,女子便把灯笼挂到自家大门上,以示吉祥。等到女儿有了孩子以后,娘家就把灯笼送给孩子。这个风俗每年如此,直到小孩满12周岁娘家最后一次给孩子“送灯”“完灯”后结束。12岁正是孩子由幼年过渡到少年阶段的年龄,这时孩子的身体与心智都已经趋于成熟,逐渐走向成人阶段。古代天子、诸侯的成人礼冠礼的举行年龄的时间即为12岁。古往今来,“火葫芦灯笼”中蕴含着一种意味深远的民俗观念。

竹篾子灯笼在白鹿原已有300多年以上的历史,最红火的时候狄寨家家户户扎灯笼,王学坤夫妇生活的孙家沟村就是远近闻名的竹编灯笼村。王学坤自幼跟随父辈学做灯笼,如今已经做了60多年。妻子张淑娅嫁过来之后也跟随丈夫做起了灯笼。在共同生活的50多年里,他们一个分篾子,一个编灯笼,分工合作,琴瑟和鸣。竹篾子灯笼编织工艺可分为选竹、破竹、泡竹、破篾、起篾、划篾、盘篾踏底子、分篾、编织、收口、烘烤、捏圆、滚浆、糊纸14步流程。其中最重要的是破篾和收口。王学坤夫妇制作灯笼用的竹子,多来自距离狄寨孙家沟村南两公里处的鲸鱼沟,这里的竹子取材方便,韧性好。王学坤用嘴破篾子的技艺已经成为一项绝活,他能仅仅靠一柄钢刀就能轻松将一节竹段析分出一大缕粗细厚薄均匀的篾片。

两位老人向我们介绍并演示了编织灯笼的全过程。这种工艺与山东临沂的草柳编手法相似,起形时首先要编好围口作为中心,再增加竹篾向外延伸至肩部,然后下收至围绕一个中心,最后完成收口,一个造型圆润的灯笼坯形即告完成。在长期的手艺实践中,两位老人已经将编织的技艺内化于心,编制起来竹篾横飞,在很短的时间内就能一气呵成地完成一个小型灯笼。人们常说一心不能二用,但是对像他们这样的手艺人而言,与我们聊着天却也丝毫不影响他们编织的进度。一项在外人看来枯燥乏味的劳动在他们这里已然成为一项自足自得富有艺术性的表演,整个操作过程如同庖丁解牛般游刃有余。张淑娅老人说,“我就爱编灯笼,一天不编都不行,尤其是边编灯笼边唱秦腔,心里美滋滋的。”手工性的劳动就是这样,做得时间久了,能从一种劳动的常态转变成一种类似于“审美”意味的活动。

王学坤夫妇的灯笼品种有火葫芦灯、宫灯、罐罐灯、星星灯、花瓶灯等,这些灯笼做好之后都会在外层贴上红纸,缀上红穗头,将节日的空间烘托得喜庆而祥和。每年元宵节前是火葫芦艺人最为忙碌的时候,因为那些玲珑精致、大大小小的灯笼是节日里大人们送给孩子们最好的礼物,这个时间节点他们的销售量最大,一年出货量最多能够达到1万个,灯笼卖到了临潼、富平、渭南等地。最近几年西安标志性的旅游景点大唐芙蓉园城墙灯会都来他们这里大批定做竹篾葫芦灯,生意最忙的时节王学坤的儿子儿媳也会参与到制作中来,他们也都熟练地掌握了灯笼制作的技艺。尽管如此,近些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和生活方式的改变,毛绒玩具、电动玩具等儿童玩耍的玩具多了起来,传统的灯笼市场受到冲击整体上存在逐渐萎缩的状况,灯笼专业村孙家沟做灯笼的艺人大多已经转行,只有像王学坤夫妇为数不多的10多位手艺人仍在坚持手工编制灯笼。

在王学坤庭院里悬挂的灯笼中,还有一些做工精细的小型筐篮、果盘,可见竹篾编织工艺作为一种日用品工艺,可以根据生活的需要不断调整创新产品形态,制作出应时所需的产品样式。令人遗憾的是,人们习惯上认为竹篾编织手艺属于生活中常态的技艺,过于稀松平常,不值得过多关注,这也导致此种技艺一直申请不到更高级别的“非遗”项目。在非遗保护的实践中,愈是常见的手艺愈容易被忽视,使得其得不到更好地发展。从设计的角度来看,作为一项历史上遗留下来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工艺,如果深化工艺技法的研究,相信假以时日,在面向现代生活的产品转化方面还有更大的发展提升可能。希望更多的设计人员能从不同角度关注这种传统工艺,挖掘文化符号内涵,为编织工艺的发展提供更广阔的应用空间。

在相关文化部门的支持下,王学坤的灯笼作坊挂上了“灞桥区文化馆竹篾子灯笼纺织技艺传习所”的牌子,承担了火葫芦灯笼工艺生产、展示、传习的任务,在生产中传承和发展着这门古老的技艺。他们编织的火葫芦灯被很多民俗博物馆和私人机构收藏,承接订单的数量也在不断增加。这一切似乎都在预示着一项手艺美好未来的开始。在汉族民众居住的广大地域内,因为灯的发音像“丁”,张挂灯笼自古以来就有祈愿“添丁”的意味。灯由此成为一个家族香火传续的象征,发展弘扬火葫芦工艺文化,在某种意义上说,即是传续传统工艺的“香火”。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中国民协主席、山东工艺美术学院院长) 

编辑:陈姝延

关键词:编灯笼 火葫芦 非遗 编织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