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绿·声音 绿·生活 绿·人物 绿·能源 绿·产业

首页>生态>绿·产业

从“两高”企业扎堆到清洁生产标杆

广西来宾依托热电联产实现传统产业绿色转型

2021年02月09日 09:26  |  作者:徐卫星  |  来源:中国环境报
分享到: 

近年来,作为国内首个以清洁生产为核心、也是唯一以地方市级政府为承担单位的环境服务业试点,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初步探索形成了以热电联产、集中供热为依托,以第三方清洁生产治理为特点的“来宾清洁生产创新模式”。

从一座连年亏损的电厂推动热电联产开始,到带动一个工业园区摆脱“两高”瓶颈,实现清洁化、循环化改造,“来宾清洁生产创新模式”由单纯的末端处理转向全过程污染预防控制,由分散点源管理到园区集中管控,大幅提高资源利用率,减少污染物排放;培育和壮大环境服务业市场的同时,推动了城市经济转型和高质量发展。

粗放发展埋下发展隐患

环境短板凸显,园区发展陷入瓶颈

距离市区5公里的河南工业园是来宾市规模最大、产值最高,也是“两高”企业扎堆、资源消耗量最高的工业园区,粗放型经济增长带来的隐患逐渐显现。

一边,在煤价高企、经济下行等多期因素叠加下,园区企业经营压力加大。以来宾电厂为例,由于工业企业用电不足,来宾电厂发电机组利用小时数屡创新低,4台机组仅能保证一台全年运行。

另一边,环境压力与日俱增。长期以来,来宾市SO2、NO2、PM10三项污染物平均浓度维持高位,园区面临废水和废渣的难题,大气环境治理问题也十分突出。比如,燃煤锅炉一直是大气污染排放的重灾区,特别是工业燃煤小锅炉,热效率低、污染物排放量大。试点工作启动前,河南工业园工业锅炉存量31台,总计超200蒸吨。

“河南工业园的发展困境反映了来宾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资源能源利用率低、工业锅炉治理压力大、环境服务能力不足等突出问题,亟须探索新的可持续发展模式。”来宾市生态环境局局长覃振权表示。

“一区一热源”模式建立

热电联产集中供热、用热企业降成本、空气质量明显改善

面对日益加严的环境污染治理要求,煤改气、煤改电可能提高企业的投入和运行成本,推行难度不小,况且,来宾电厂因发电量不足已连年亏损,如何为企业减污增效,成为园区发展破题的关键。

2016年7月,来宾市正式获批列入国家第五批环境服务业试点。试点启动后,来宾市成立了专项工作组,市长雷应敏亲自任组长,统一协调布置试点工作开展,同时聘请中国环境科学研究院(以下简称中国环科院)进行顶层设计,编制国家环境服务业试点实施方案,以清洁生产为核心,以电厂热电联产为抓手,通过发展环境服务业,全面淘汰园区工业锅炉,提高煤炭资源的利用效率,引入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新模式。

“热电联产通过抽取电厂发电的余热蒸汽,供给周边用热企业或居民使用,是一项非常成熟的节能降耗技术,大规模推广将大幅提升能源利用效率,改善区域环境质量。”试点项目技术总负责人中国环科院研究员潘涔轩表示。

短短3年,“依托来宾电厂热电联产,来宾市河南工业园建成‘一区一热源’能源供应体系,加速推进工业聚集区燃煤锅炉全面淘汰,每年可减少标煤消耗12万吨。2018年,来宾市大气SO2、NOx及PM2.5浓度与2015年相比,分别大幅下降30%、12.5%和34.4%,城市环境空气质量明显转好。”来宾市生态环境局环评科科长蓝唯源告诉记者,热电联产不仅有效保障工业园区用热企业的用热需求,还彻底解决了大气污染等突出问题,并让重污染产业找到了绿色转型的发展方向。

“热电联产集中供热原来只是‘补贴家用’,现在副业变成了主业。”来宾电厂厂长吴强说,2018年,来宾电厂通过热电联产新增收入8600万元,用热企业节约用热成本3400万元,也实现了扭亏为盈。而目前的供热规模仅仅达到设计集中供热产能的25%,来宾电厂工业热电联产模式还有巨大潜力。

“实施集中供热,新建用热企业将不需占地建锅炉,节约了土地和成本,提高用热企业市场竞争力。”来宾市河南工业园管委会国土规建环保局局长何扬介绍,目前来宾市热电联产蒸汽价格约130元/吨,价格低,仅相当于临近广东省热价的60%,工业用户每使用1吨热电联产蒸汽,可节约锅炉建设成本约30万元,降低运行成本30元~50元。按来宾电厂规划供热量300万吨计算,不仅可以节约1.5亿元建设成本和1.2亿元运行成本,还使安全和环境风险大大降低,实现了上下游产业链的有效对接。

试点期间,河南工业园以“热电联产”作为招商引资的绿色名片,吸引了一批批工业企业到园区落户,园区热电联产规模和企业数量均实现突破性进展。目前,园区已实现集中供热管道全覆盖,供热管道最远超过40公里,集中供热企业达60余家,仅2018年就新增12家用热大户进驻园区,增加产值61.03亿元、税收2.99亿元。

强主链、建新链、补断链

形成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环境服务业市场规模效应凸显

在来宾电厂热电联产的带动下,河南工业园区不仅实现了“强主链”让“热”尽其用,还通过“建新链”“补断链”,在现有产业基础上向下游产业延展,形成了一批有地方产业特点的循环生态链,实现了园区产业间的相互协同。

广西桂美新材料有限公司是河南工业园通过招商引资“建新链”、环境治理“补短板”的代表。项目利用硫酸法钛白生产过程中产生的硫酸亚铁废渣,以及园区内造纸厂生产废水、电厂余热蒸汽生产氧化铁颜料,不自建锅炉,所需原料皆为上游企业废弃物。据测算,项目每年可利用电厂余热蒸汽约20万吨,为来宾供热企业增加产值近3000万元;每年利用纸厂外排废水60余万吨,相当于减少全市年工业废水排放量60余万吨。

来宾市新天环保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新天环保公司)是园区“补断链”的代表性企业。新天环保公司利用园区内造纸企业生产的固体废物白泥代替石灰石粉做脱硫吸收剂,治理来宾电厂4台发电机组的尾气,不仅解决了造纸企业困扰多年的固体废物无法经济可行的消纳的问题,减少开采石灰石的成本,实现白泥废渣与大气污染物二氧化硫的“双向治理”。现在,在提供第三方环境服务的过程中,造纸白泥废渣资源化供需方(造纸企业、第三方治理企业、电厂、水泥厂等)市场化运营模式逐步建立。

来宾市生态环境局副局长陈林表示,试点启动以来,来宾市累计新增环境服务企业70余家,涵盖技术开发、服务、咨询,以及环境监测等经营范围,构建了电力—绿色能源生产—灰渣资源化、造纸—白泥—烟气脱硫剂、制糖—食品深加工—生物科技、电解锰—锰渣—建材等多条循环经济产业链的环境服务体系,来宾市环境服务业市场规模效应凸显。

去年9月18日,广西首个国家环境服务业试点展示基地揭牌。来宾市将承担园区绿色招商部门的示范和引领作用,为相关单位开展交流和合作提供良好的平台。

“来宾市以清洁生产为核心的环境服务业试点充分发挥了‘四两拨千斤’的杠杆效应,成功撬动了产业发展。”广西壮族自治区生态环境厅监察专员胡永东表示。下一步,来宾市将大力推动园区清洁生产,积极开展应对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保护工作,加快部署和落实碳达峰、碳中和工作,实现“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探索建立“来宾环境服务业2.0模式”。

编辑:秦云

关键词:广西来宾 传统产业 绿色转型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