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类竞自由

——从要素畅流看新发展格局

2021年03月06日 08:09| 作者:廉维亮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张连起委员

杨成长委员

文/本报记者 廉维亮 图/本报记者 贾宁 齐波

核心阅读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目标指向,当然首推畅通。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能否加快构建现代流通体系,是破解发展面临堵点的关键。

★“人”这个要素一旦缺位,其他的要素都只是“摆设”。

★未来只有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基本社会保障标准,实现“钱随人走”,才能让劳动力要素得以充分解放。

★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要素养不断动起来、活起来、畅通起来的过程。

2020年7月21日,北京,一场特殊的企业家座谈会召开。

会议的主持人,是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而主题则关系到中国未来5年、15年乃至更长时间:为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审议“十四五”规划建议征求建议。

会上,习近平总书记强调,我们必须充分发挥国内超大规模市场优势,通过繁荣国内经济、畅通国内大循环为我国经济发展增添动力,带动世界经济复苏。

通则不痛。

畅通国内大循环,让经济要素在流动中迸发活力、创造力,这正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不断创造奇迹的基本逻辑。

新时代,创造新的奇迹,我们也依然需要沿着这条逻辑不断深化展开。

痛则不通

1987年,传化集团创始人徐传化创业3年后,聘请了“星期天工程师”。工程师掌握一种添加剂秘诀,每次加一勺,液体皂就变得黏稠,产品特别畅销。随着市场越来越大,在“星期天工程师”指导下生产的液体洗涤剂已不能满足市场需求,必须让“秘方”成批量生产。

后来的徐传化在杭州用2000块钱买来“秘方”,解决了这个问题。但令他们没想到的是,那个“秘方”竟然只是一勺盐。

这个故事带来了两点启示:一是培养核心竞争力至关重要;二是技术创新关乎前途。即使一个小小的应用型创新,也可能产生十倍、百倍的产出。

20世纪80年代,伴随改革开放应运而生的,除了像徐传化父子这样的创业者,也催生出另外一批“非主流”,比如“倒爷”。这一行里有一个专业流行词——对缝。

1986年,令潘长江、巩汉林一炮而红的小品《对缝》中,巩汉林扮演的就是“倒爷”。

当时,“倒爷”们虽被人民群众诟病,却非常“有市场”,甚至对当时的中国经济造成了不小的影响,以至于被归到“投机倒把”范畴,受到严厉打击。

一边是大量创业者涌现,推动中国经济迅速复苏;一边是价格改革相对滞后,价格“双轨制”成为官方和民间高度关注的词汇——当时的中国经济感觉很“痛”。

让市场成为配置资源和要素的决定性因素,打通淤塞在流通体系上的堵点,让人流、物流、资本流、信息流更通畅地配置,发挥最大效应,成为经济发展的内在诉求,并最终汇成了改革开放的历史洪流。

小岗村那18个鲜红的手印,印证着率先突破土地制度束缚,盘活生产资料带来实实在在丰收的历史过往。

那些冒着“投机倒把”的罪名靠“对缝”一手托两家,倒车皮、钢材、家电,间接理顺生产资料自由调配的“倒爷”们,成为市场中介组织最早的雏形。

那些从国有企事业单位、科研院所毅然辞职下海投身创业热潮的人,发出了技术要素自由流动的先声。

当然,还有无数毅然打起行李、背井离乡到城市务工的农民兄弟,他们的辛勤汗水,让劳动力要素实现了最初的自由流动。

40年后,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依然要坚定深化改革再出发的决心,让技术、劳动力、土地、资本等要素的配置过程更加通畅。

不同的是,40年前那群人,是堵在了“饿肚子”的痛苦面前,面对的是“富起来”的渴望;如今的新格局,为的是让中国经济在新形势面前提升效率、提高效益,面向的是“强起来”的美好向往。

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发布《关于构建更加完善的要素市场化配置体制机制的意见》,明确了要素市场制度建设的方向和重点改革任务。

探索改革,突破生产关系对生产力的约束和堵塞,实现要素配置的“万类竞自由”的号角,再次吹响。

通则不痛

阅古知今,一个“通”字对于中国经济的意义重大深远。

清乾隆时期的名联“南通州、北通州,南北通州通南北;东当铺、西当铺,东西当铺当东西”,一条千年大运河连通南北,造就了一条人流、物流快速运转的经济大动脉,保障了东方古国得以千年不衰、盛世频现。

当铺这种古老的金融手段,也在一定程度上起到了保障最基本资本流运转的功能。

古有古法、今有今制,通则不痛、亘古一理。

“生产、流通、分配、消费是经济活动一个完整的循环系统,目前我国在这四个环节中都存在不同程度的梗阻,影响了国民经济的顺畅运行。统一的大市场尚未完全形成、人财物要素流通也存在梗阻现象。”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张连起分析说,“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目标指向,当然首推畅通。中国经济进入高质量发展阶段,能否加快构建现代流通体系,是破解发展面临堵点的关键。”

不但要流通,还要成体系,这同样要依托制度创新,突破卡套在经济运行系统上的重重阻隔、联通各环节的要素配给。

如今全球化的产业链,更说明大流通中的意义——一架飞机部件在79个国家企业生产,一部汽车要在50多个国家企业分工制造,芯片、半导体行业也都是在几十个国家形成产业链链接。现代流通体系在全球化大生产上的逻辑构建,可资借鉴。

“生产是整个经济循环的起点。持续提升供给体系的质量与效率,是解决供需不平衡不匹配、畅通国民经济循环的关键所在。”张连起从两方面分析——

构建新发展格局的着力点首先要从供给侧率先发力,疏通和连接国内经济大循环的堵点、断点。“稳定制造业发展,补短板、锻长板,增强产业链、供应链稳定性和竞争力,加快突破关键核心技术,发展壮大新动能,改善供给结构,提升供给体系质量。”

消费是社会再生产的终点,也是再生产的起点。“从需求侧看,要坚决扭住扩大内需这个战略基点,加快构建完整内需体系。针对不同类型主体的需求,坚持问题导向,打通阻碍需求潜力激发的痛点和堵点。”

“只有让现代流通体系成为国民经济的一种运行方式,才能提升整个国民经济整体效能。”张连起说。

关键在“人”

人无我有、人有我强,只有高端技术紧握在手,“复兴号”中国巨轮才能远涉重洋。

“在部分高技术领域存在的短板,始终是多年来中国制造业发展的‘痛点’。当前我国产业链循环在技术层面还面临诸多‘堵点’。”

全国政协委员、申银万国证券研究所首席经济学家杨成长介绍说,全球500强企业中,中国企业124家,均为各自行业的大型龙头企业,但在高端制造、信息技术领域的龙头企业明显偏少,反映出产业链的现代化水平还不高、国际竞争力还不强。

杨成长以移动通信行业举例,尽管当前华为等中国企业在5G相关通信技术上占据世界领先地位,但在产业链的其他环节,如集成电路、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等领域技术自主性不高。

治“痛”疏“堵”,尽快打通产业链上的“任督二脉”,挣脱“卡脖子”的手,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当务之急。

“国家要对关键核心产业链的发展及技术攻关做好统筹规划,发挥企业创新联合体的作用,在关键技术领域统筹科研资源,进行集体攻关、协同攻关。”杨成长提出。

在杨成长看来,打通产业链“任督二脉”的关键就两个字:人才。

电影《天下无贼》里,黎叔有一句经典台词:“21世纪什么最贵?人才!”

在生产要素中,劳动力是唯一具有主观能动的要素,“人”是发展最活跃、最关键因素,是打开循环畅通的关键之“钥”,更是构建新发展格局的关键之“要”。这个“人”,既包括投身前沿研究的科学巨匠,也包括千千万万立足本职精益求精的“大国工匠”。

张连起与记者一起回顾了2020年的场景——疫情最严重的时候,经济社会活动按下了紧急暂停键,成为验证“人”这个要素重要性的定格分析——务工人群不能返回工作岗位,劳动力不能及时与其他生产要素对接,生产、消费、流通紧急停摆,以至于连口罩这样的简单物资都一时陷入了供应紧张。

足以可见,“人”这个要素一旦缺位,其他的要素都只是“摆设”。

面向未来,我们需要做的还有很多。

汗水淌在城市、向往留在城市,人却始终融不进城市。个中无奈,劳动力个体抱憾于此,内循环的堵塞同样在此。

长期以来,户籍制度以及附着在户籍上的教育、医疗、社会保障等保障措施,造成城乡长期处于分割的二元体制,成为阻碍劳动力要素自由流动的关键因素。

资料显示,目前城市大约40%的常住人口享受不到所在城市户籍人口的福利,最终只能选择憾别城市、回到乡村。

“由于社会保障绝大部分是由政府、企业出资缴纳,导致我国社会保障体系存在‘马太效应’,对当前消费同样起到抑制作用,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破解这方面的问题。”杨成长建议说。

党的十八大以来,各地积极探索的“居住证”“积分落户”等灵活政策措施,正逐渐松动以往户籍政策铁板一块的格局。杨成长认为,未来只有建立起全国统一的基本社会保障标准,实现“钱随人走”,才能让劳动力要素得以充分解放。

“畅通”要靠市场的决定性作用,“不痛”则需要政府更好发挥作用。只有两只手齐发力,才能共同为构建新发展格局扫清障碍、铺就坦途。

“我们的发展最终要靠改革和创新,而改革创新的重点是扫除那些制度性障碍,包括要素市场配置的体制和机制问题。”杨成长认为,从深化改革的路径看,从商品和服务市场转向要素市场是必然趋势。毕竟评价一个国家市场化改革的标准,最终是要看要素配置的市场化程度。

张连起提出,构建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在于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这显然是较之“畅通”有更深层次的考量。

人体,唯有经脉畅通才能气血旺盛、身强体健。

经济体亦如是,要素配给流畅,“万物竞自由”,活力才能源源不断,循环方能生生不息。

某种意义上说,中国改革开放的过程,就是要素不断动起来、活起来、畅通起来的过程。构建新发展格局,必然也是这样的一个过程。

编辑:王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