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陈红彦:传统文化“触手可及”,才能“活”起来

2021年03月09日 21:34| 作者:谢颖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9日电(记者 谢颖) “两千多年后,你们还读《书》吗?”面对两千年后的年轻人,白发苍苍的伏生关切地问道。今年大年初一,《典籍里的中国》第一期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黄金时间首播,其中这一幕让人感动、深思。《尚书》的守护者伏生关切地询问今天的读书人,特别是年轻人,是否依然守护千年文脉,使中华文化薪火相传。这背后,正是传统文化在今天如何传承、如何实现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问题。

“典籍作为文明传承的重要载体,是传播知识、介绍经验、阐述思想、宣扬主张的重要工具,是物化了的科学思维,凝聚了的人文意识。让我们能透过时光隧道了解先民的生活,了解我们从何而生,为何而来,汲取其中的营养,构建当代的文明。”全国政协委员、国家图书馆古籍馆副馆长陈红彦与古籍相伴几十年,她清醒地看到古籍在当代传承发展的困难。陈红彦说,阅读古代典籍,对当代人来说,并非易事。但这些古籍又时时刻刻“活”在人们身边。比如大家耳熟能详的大禹治水、周公摄政、穆王改制等历史典故,以及“与人不求备,检身若不及”的修身准则,“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民本理念,“德惟善政,政在养民”的政治思想,“功崇惟志、业广惟勤”的励志金句,均源自《尚书》。

其实,何止《尚书》影响我们今天的生活,历史上各时期都有丰富的典籍记载着中华先民的思想、生活、创造,融入中华民族的血脉中。如何把那些我们看不懂的文字读懂,将典籍中的优秀文化接过来、传下去,成为全社会共同面临的问题。

“到2035年建成文化强国,这个目标不会一蹴而就。推进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让典籍中的故事活起来,让艰涩的古文字融入生活,拓展传播方式,成为必须。”陈红彦认为,《典籍里的中国》对于弘扬传播中华文献典籍、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便做出了有益的尝试。从当代读书人到古代护书人的穿越,以跨越时空的对话,辅以戏剧化、影视化的情境还原,让观众以沉浸式体验从故事、戏剧中感受典籍的魅力。在数字时代,传统文化传播方式的多样化和普适性离不开与媒体技术的“强强联合”。

今年春节,国家图书馆和阅文集团合作将馆藏典籍中康熙、雍正、王羲之、颜真卿、赵孟頫等名家手书“福”字,配以数字技术结合的二次创作,借最通用的手机阅读方式,用年轻人喜欢的“梗”,制作福字故事手机壁纸推送,反响热烈。“这提示我们将优秀传统文化迁移、处理成可以“秒懂”的知识产品,让优秀传统文化“触手可及”,才能浸润当代生活,才可以有效传承,潜移默化地提高文化素养、文明程度。”陈红彦建议,一方面,要在重要的时间节点提供有影响力、冲击力的传统文化传播产品。另一方面,提供利用碎片化时间学习的产品,提供更多新媒体播放方式。同时建立机制,由政府投入部分资金引导社会资金共同形成供给,有力促进传统文化的多元有效传播。


编辑:鲁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