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政协委员刘以安: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培养高素质产业人才

2021年03月12日 16:01|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人民政协网北京3月12日电  我国经济要靠实体经济支撑,这就需要大量专业技术人才,需要大批大国工匠。因此职业教育大有可为。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上,全国政协委员、南京市政协主席刘以安提交了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 培养高素质产业人才”的提案,建议“十四五”时期,在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制造业向中高端迈进、5G等新一代技术引领科技革命等大背景下,进一步突出职业教育战略地位,构建以就业为导向、体现终身教育理念、面向人人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培养高素质产业人才。

GetAttachment

刘以安认为,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迎来“黄金时期”,形成了纵向贯通、横向融通的现代职业教育体系,迈入了提质培优、增值赋能的高质量发展新阶段,培养了一大批支撑经济社会发展的技术技能人才。但与此同时,管理体制不够顺畅、产教融合不够深入、“双师型”教师队伍相对薄弱、职业教育“天花板”尚未完全打破等问题较为突出。

如何构建符合新时代发展要求的职业教育发展新格局?刘以安提出四点建议。

优化顶层设计,解决好管理体制问题。从源头上破除职业教育改革发展中的体制障碍,构建政行企校协同推进职业教育发展的新格局。优化职业教育办学层次,强化职业教育类型特色,把准产业需求这一“风向标”,抓住专业建设这一“牛鼻子”,努力实现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同频共振。促进各学段普通教育与职业教育渗透融通,促进职业教育、开放教育、社区教育、老年教育等协同发展,加快构建服务全民终身学习的教育体系。

实现资源共享,解决好产教融合问题。进一步深化“引企入教”改革,积极推进学校、企业、事业等单位共同组建职业教育集团,打造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共享平台,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促进行业企业转型升级,实现多方共赢。建设兼具教学和生产双重功能、校企双主体深度合作的项目,实现教学标准与产业标准、教学内容与职业需求、教学过程与生产过程全面对接,提高技能人才培养质量和针对性。

打造“双师型”队伍,解决好师资薄弱问题。建立校企人员双向流动、相互兼职的常态运行机制,探索建立双导师制度和双向互聘机制。扩大职业院校用人自主权,将“大国工匠”“能工巧匠”吸纳到职业教育师资队伍中来。建立职业院校、行业企业、培训评价组织多元参与的“双师型”教师评价考核体系,深化教师职称制度改革,建立绩效工资动态调整机制。

建立职教高考制度,解决好学历瓶颈问题。探索完善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工程硕士相衔接的一体化育人模式,破除就业环节中的政策性障碍,吸引更多优秀的学生就读职业教育。加大宣传教育力度,引导社会树立科学的人才观,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在全社会形成劳动光荣、技能宝贵、创造伟大的时代风尚。(薛峰)


编辑:鲁雅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