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事唯求极致

2021年03月15日 10:21| 作者:吴志红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常兆华委员最重要的三个身份:科学家、企业家、政协委员,每一个身份,他都追求做到极致。

作为科学家,他是第二届全国创新争先奖章的28名获奖者之一;是2019年度何梁何利奖“科学与技术创新奖”获得者;由他带领完成的科技项目获得3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他也是上海理工大学生物医学工程骨干教授,为国家培育了数十名博士和硕士研究生。2020年,常兆华委员与袁隆平院士等25位科技工作者代表向习近平总书记联名致信,并获得了总书记对全国广大科技工作者的回信勉励。

作为企业家,微创医疗已上市产品300余个,平均每6秒就有一个产品被用于救治患者生命,或改善生活品质或用于帮助催生新的生命。2019年,他受邀乘坐国庆70周年“改革开放”彩车,参加了群众游行活动。

作为政协委员,他是连任3届的全国政协委员,履职期间积极响应并服务国家发展战略,聚焦医疗行业和民营经济发展,深入调研建言献策。最有名的履职故事是针对解决国产医疗器械“卡脖子”问题的多次建言,得到了全国政协领导的重视。

这份极致中,包含着执着的韧性、尽精微的态度和雷厉风行的作风。归国创业20余年,他仍如年轻人一般,充满激情、热力。

2020,非常的年份,在这次非常大考中,常兆华凭借多年来积累的履职经验,迅速交出了一份极致的答卷。

他的视野,不仅在行业,更在民营经济。他的视野,在国内,也在海外。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他提出了疫情下对高值医用耗材集中带量采购、民营企业复工复产、企业注册制上市等方面建言;他积极响应并向全国工商联及时报送疫情防控期间企业复工复产工作情况和建议、走出去及进出口受疫情影响调研情况、重点龙头企业产业链状况、民企助力“六稳”“六保”和脱贫攻坚等在内的6件全国政协提案。

他是中国改革开放之后最早的一批科技“海归”,当年的那一腔爱国热忱,念兹在兹,须臾不忘,倾注在今天非常时期的国家。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常兆华调用企业全球资源驰援重点疫区、捐赠现金和物资等总价值达到了1785余万元人民币。

他率领团队迅速投入科技研发:在极短的时间内自主研发了远程心电监测技术,助力智慧方舱医院建设,获得了国家卫健委指导组的认可;创新性地快速研发了首个用于新冠肺炎诊疗的支气管手术机器人系统,既可以降低诊疗过程中的医护人员感染风险,又有助于提高新冠肺炎的诊断率和治愈率。

他是早年“海归”创业的拓荒牛,他是带领年轻一代科技攻关的孺子牛,还是一心为国耕耘的老黄牛。他用极致的行动,践行了中国“三牛”精神!

编辑:王亦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