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热点背后 政协历史 奇闻轶事 军事历史 口述历史

首页>春秋>热点背后

中国六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2021年04月01日 14:43  |  作者:付裕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近日公布了“2020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分别是:浙江余姚市井头山新石器时代遗址、河南巩义市双槐树新石器时代遗址、湖北武汉市郭元咀商周遗址、宁夏彭阳县姚河塬西周遗址、新疆尉犁县克亚克库都克唐代烽燧、青海都兰县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

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还同时公布了7个入围项目,分别是:贵州贵安新区招果洞旧石器时代遗址、河南周口市淮阳时庄遗址、甘肃宁县石家及遇村两周聚落遗址、西藏札达县桑达隆果墓地、江苏徐州市土山二号汉墓、内蒙古武川县坝顶北魏祭天遗址、浙江台州市黄岩沙埠北宋中晚期窑址。

此外,埃及卡尔纳克孟图神庙遗址项目获选为2020年国外考古新发现。

河南巩义市双槐树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牙雕蚕

河南巩义市双槐树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牙雕蚕

浙江余姚市井头山新石器时代遗址

浙江余姚市井头山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余姚市三七市镇三七市村,临近河姆渡、田螺山遗址,2013年发现,是继河姆渡遗址发现近50年之后,在余姚发现的又一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新石器时代遗址。

2019年9月至2020年8月,浙江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联合宁波市文物考古研究所和河姆渡遗址博物馆对该遗址进行发掘。该遗址文化堆积总体顺着地下小山岗的坡势由西向东倾斜,堆积厚达2米多,分为12小层。发掘出土有露天烧火坑、食物储藏坑、生活器具加工制作区等聚落遗迹。

井头山遗址是目前在浙江省和长三角地区发现的首个贝丘遗址,也是目前所见中国沿海埋藏最深、年代最早的典型海岸贝丘遗址(距今8300~7800年),考古发掘表明余姚、宁波乃至浙江沿海地区是中国海洋文化发源的重点区域。

井头山遗址发掘出土遗存和所处地理环境表明河姆渡文化直接来源于宁波沿海地区,由此把余姚和宁波的人文历史源头在河姆渡文化基础上又向前推进1000多年,是宁波历史轴线的极大延伸。

井头山遗址的发现和发掘是研究距今8000多年前中国东南沿海地区社会生产、生活状态与自然环境相互关系等重大学术问题的宝贵案例,是中国新石器时代考古、海洋文化考古、海洋环境变迁研究的重大突破。

新疆尉犁县克亚克库都克唐代烽燧出土文书“孝经”残片

新疆尉犁县克亚克库都克唐代烽燧出土文书“孝经”残片

河南巩义市双槐树新石器时代遗址

河南巩义市双槐树新石器时代遗址位于河南省巩义市伊洛河与黄河交汇处南岸双槐树村南台地上。经过多年的考古调查、勘探及发掘,确认遗址现存面积约117万平方米,聚落结构布局基本清晰,发现大型的祭祀坑、窖藏坑、陶窑、房址等文化遗迹,出土遗物丰富。

河南巩义市双槐树新石器时代遗址居住区外侧具有三重环壕分布,分别通过吊桥和实土门道与外界相连。大型中心居址位于内壕北部。在居址区南部建有两道围墙,形成两重具有瓮城结构的门道。围墙与北部内壕合围形成封闭的半月形结构,面积达1.8万平方米。在考古发掘约1/6的范围内,有巷道相通的大型房址,布局十分密集。目前在第4层下揭露出布局清晰的房址四排。在F12中心房间穷土中有一完整的麋鹿骨架,另在其基址主体东南和整个回廊中,有意埋藏有9件陶器。F13东北部室外活动面发现一件兽牙蚕雕。

内壕中部、中心居址区以南,考古发现大型穷土建筑群基址,主体建筑以道路为界,分为东西两个区域。比较明确的有三处大型院落,其中一、二号院落布局较为清晰。遗址内还发现有4处公共墓地。勘探确认墓葬总数1700余座,均成排分布。其中一区墓葬布局比较有规律,另发现祭坛遗迹3处。

双槐树遗址是距今5300年前后经过精心选址的都邑性聚落遗址,东边为虎牢关,西边为黑石关,南边为嵩山,北边为黄河,周边分布有青台、汪沟、西山、苏羊、土门等诸多聚落,形成规模巨大的聚落群。从遗址的地理位置、规模、文化内涵分析,是迄今为止在黄河流域发现的仰韶文化中晚期规模最大的核心聚落,以双槐树遗址为代表的郑洛地区这一聚落群的发现填补了中华文明起源关键时期、关键地区的关键材料,被有关专家命名为“河洛古国”。

大型建筑群初具中国早期宫室建筑的特征,为探索三代宫室制度的源头提供了重要素材。中心居址区和两处院落平面布局略呈“品”字形。两处院落建立在大型版筑穷土地基之上。“一门三道”的门道遗迹与二里头一号宫殿建筑、偃师商城三号及五号宫殿建筑门道遗迹基本一致, 也凸显了双槐树大型建筑基址的源头性。大型中心居址建筑前两道围墙及两处错位布置的门道和加厚围墙的设计,具有极强的防御功能,应是中国古代最早瓮城的雏形。

墓葬区内发现的夯土祭台遗迹,系仰韶文化遗址的首次发现,为开展与红山文化、良渚文化等在祭祀制度方面的比较研究提供了新材料。

双槐树遗址发现大量的农作物和正在吐丝状态的牙雕家蚕,连同青台、汪沟等遗址发现的农业和丝绸实物等,充分证明了5300多年前的中原地区已经形成了较为完备的农桑文明。

湖北武汉市郭元咀商周遗址

湖北武汉市郭元咀商周遗址位于鲁台山北麓、激水东岸之台地上,遗址以商代至春秋时期文化遗存为主。发掘面积约1120平方米。

湖北武汉市郭元咀商周遗址发掘商代遗存丰富,其文化面貌以商文化为主体,同时表现出大量的地方文化因素,对探讨长江中游地区商文化发展演变、地方文化发展演变、地方文化与中原文化的融合与交流都具有重要意义。

发掘出土的大量与铸铜有关的遗迹和遗物,是长江中游地区近年发现的、保存最为完好、内涵最为丰富的商代铸铜遗址。发现的各类铜渣、陶范、玵涡壁碎块及炉基表明,遗址中至少包含精炼粗铜、熔炼合金与陶块范浇铸三类冶金生产活动。结合遗址中广泛发现的沙层等遗迹现象,初步确定了与熔炼、浇铸环节有关的手工业操作链。

经过实验室分析,初步揭示洹北时期长江中游地区铸铜技术与中原都邑的密切关联。郭元咀遗址出土的铜器及铜渣样品以高放射性成因铅为主,与洹北商城等都邑的金属资源一致,遗址出土的陶范质地较为粗糙,烘制程度低,也与洹北商城陶范相似,但显微物相分析表明,范土利用滠水流域特有的多硅白云母的红土。这些分析工作对认识南方地区商代青铜器的资源与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按窝足鼎等遗物表明该地与大路铺文化存在交流,暗示此地铸铜原料或来源于鄂东等地的长江铜矿带,对揭示殷墟一期之后的青铜铸造的组织、原料的运输等青铜时代重大学术问题具有重要价值。

郭元咀商周遗址的田野考古与科学分析工作紧密结合,重要的遗迹被搬迁至实验室清理,是冶金考古的成功实践。在套箱中有序揭露的炉基K11成为研究和展示南方地区商代铸铜技术的宝贵实物材料。

此外,该遗址还发现了商末周初遗存,为研究鲁台山西周长子国族属与源流提供重要线索。西周至春秋时期墓葬具有周文化特征,初步揭示了滠水中游地区周代考古学文化面貌。

宁夏彭阳县姚河塬西周遗址

宁夏彭阳县姚河塬西周遗址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固原市彭阳县新集乡姚河村北部,地处泾水流域上游红河北侧支流李儿河、中间支流小河、大河相交汇的三角台地上。从2017年5月发现后就持续开展考古勘探和发掘工作,确认遗址面积约 86万平方米。

其中,曲尺形的壕沟和南北走向的墙体将姚河塬西周遗址分为内城和外城两个部分。内城面积为46万余平方米,城内东部、东北部为高等级墓葬区,墓葬区南部为铸铜作坊区和制陶作坊区,内城中部为夯土建筑基址,疑为宫殿区。内城东南部为小型墓葬区。外城面积达40万余平方米,发现有房址、窑址、灰坑、窖穴、道路等遗迹,主要为当时的一些普通村落。

姚河塬西周遗址水网密布,沟渠纵横,勘探发现较多的大型储水池,有干渠与这些水池相接,其与铸铜作坊、制陶作坊等关系密切,表现出该遗址人群非常重视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

姚河塬西周遗址是宁夏南部及泾水上游地区首次发现的一处大型西周诸侯国都邑城址,功能结构复杂的聚落形态、带墓道的高等级墓葬、掌握高技能工艺的铸铜作坊,出土的青铜器、玉器、瓷器、象牙器等珍贵文物,以及甲骨文为代表的特殊文化产品,都显示其与中原分封的诸侯国性质一致,表明西周王朝对西部疆域的管理与东方地区一样,采用的也是分封诸侯,藩屏王室模式,遗址内发现的较多刘家文化类遗存,以及先周文化、殷商文化、寺洼文化因素等遗物,反映了商周之际宁夏南部地区出现过复杂的人群转换及文化变迁,成为研究陇山地区与相关区域考古学文化广泛交流和联系的重要线索。

该遗址的考古发掘对了解西周国家的政治格局、周王朝与西北边陲地区的关系提供珍贵的新资料。这一研究课题的实施将会极大拓展中国早期文明的综合研究,同时对研究中国早期文明形成的过程与格局,推动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走向深入具有深远意义。

新疆尉犁县克亚克库都克唐代烽燧

克亚克库都克烽燧遗址位于新疆巴州尉犁县境内的荒漠地带,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雀河烽燧群中的一座烽燧。孔雀河烽燧群由11座烽燧组成,沿孔雀河北岸,呈东西向分布在库尔勒市至营盘古城之间长约150公里的范围内。

烽燧修筑于沙堆东部,立面呈梯形,由三层或四层上还夹一层芦苇草,中部夹放胡杨立木垒砌而成。下底边长9.4米、残约5.6米,沙堆顶部西侧采用减地法、平地立起框架式台梁结构两种构筑方式修筑有三间房屋。房屋内还发现有凉炕、灶的遗迹,墙体内壁局部还残存有草拌泥皮和白灰墙面。

考古工作以烽燧和房屋为中心,在沙堆四周清理5处灰堆遗迹,灰堆依沙堆边缘呈斜坡状堆积。灰堆中出土遗物种类丰富,涵盖日常工作、生活各个方面,截至2020年10月31日,已出土各类遗物1220余件(组),其中包含珍贵的纸文书、木牍780余件(组)。这批木牍、纸文书是近年新疆考古发掘出土数最大的一批唐代汉文文书资料。

克亚克库都克唐代烽燧遗址的发掘实证了唐王朝对西域的有效统治,填补了历史文献中关于唐代安西四镇之一焉耆镇下军镇防御体系记载的空白,为了解大唐西域军镇镇防体系、唐代军事制度、边塞军事生活等提供了第一手资料,对敦煌吐鲁番学、文献版本学、书法艺术史等方面的研究也将有极大的促进作用。

青海都兰县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

热水墓群位于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兰县热水乡境内,1982年考古发现并得名。墓群分布于热水乡察汗乌苏河南北两岸,多分布于海拔3400~3500米之间,整体分布呈枝杈状特征。热水墓群是公元6~8世纪的重要墓葬群,出土的大量文物有力地证明了从北朝至隋唐时期,青海道是丝绸之路上的一条重要的干线,都兰则是东西方贸易的中转站。

1996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8年热水墓群被盗事件震动全国。涉案文物达到646件,此次发掘就是针对2018年被盗墓葬进行的,编号为2018血渭一号墓。经国家文物局批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组成联合考古队,于2018年开始发掘,2020年结束田野工作。经发掘确认,该墓规模宏大、结构复杂、体系清晰。

此墓葬为木石结构多室墓,由地上和地下两部分组成。地上为墓园建筑,平面呈方形,由茔墙、祭祀建筑以及封土和回廊组成。茔墙平地起建,上部为土坯垒砌而成,在北墙、西墙均发现有排水口。回廊位于萤墙与封土之间,是围绕封土的通道,北茔墙上有供出入的门址,保存较好。墓园东北隅发现祭祀建筑,由两座石砌房址组成。房址平面均呈长方形。一号房址北墙开门,门外有曲尺形石砌照壁,房址内有堆放在一起的五块羊肩胛骨,还有插入地面的方形木柱,这些遗存与文献记载相吻合,是重要的祭祀遗存。二号房址位于一号房址西北侧,应为守陵人的居址,东墙开门。

墓道及甭道随葬有大量的绿松石、金销、镶嵌绿松石的金象、彩绘人形木牌、金包木等,殉马坑内有颈带,系织物与银牌组合,还有大量的黑白石片,共计500余件。

主墓室内随葬有金、银、铁、漆木、皮革、玉石、海螺等器物。金器有胡瓶、扳指杯、链子、带饰、革带饰、杏叶等。铜器以容器、铠甲片、各构件上的铜饰等为主。

铁器以甲胄为主。漆器有漆盘、甲片等,木器以马鞍、小型斗拱模型为主。玉石器有玛瑙、琉璃珠、水晶和大量的黑白石片等。

另外在祭台上的漆盘内发现未炭化的葡萄籽若干。出土银印章一枚,为方形,边长1.8厘米,大体意思是“外甥阿柴王之印”。

青海都兰县热水墓群2018血渭一号墓的考古发掘,是多单位、多学科合作的成功典范,为热水地区的聚落形态探索提供新视野。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遗址 考古 文化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