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宏观 金融 行业 国企 民企 人物 新资讯

首页>经济>资讯

自然灾害依旧是社会发展“吞金兽”?

委员“开药方”:提升防灾信息共享效率

2021年04月13日 10:14  |  作者:崔吕萍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也无风雨也无晴,这不仅是阅尽千帆的文人心境,也应该是现实生活中,我们通过各种技术,自如应对自然灾害的理想状态。

几乎每个季度,应急管理部所公布的,受自然灾害影响造成的百姓生命财产损失,都不是小数目。技术赋能可以做抓手,来应对自然灾害。

祸从天降

如果让您说一说,对于我国在今年前3个月天气的印象,南方的朋友们或许认为,雨水不够多。

根据应急管理部日前会同多部委发布的2021年第一季度全国自然灾害情况数据,去年底至今年2月初,我国江南、华南大部、西南南部等地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四到七成,浙江、福建、广东等地主要江河来水明显偏少,局地发生城乡供水紧张和农业旱情。2月份以来,南方地区出现2次较强降雨过程,多地累计降雨量超过50毫米,大部地区旱情缓解,云南省部分地区一直未出现有效降雨。一季度,干旱灾害累计造成浙江、江西、湖南、广西、云南等地194.6万人受灾,因旱需生活救助57.4万人,农作物受灾面积101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8.1亿元;旱情高峰期,全国耕地受旱面积751万亩,供水受影响233万人。目前,受降雨影响及各地全力开展抗旱救灾,南方旱情有所缓解,但云南部分地区旱情仍持续,截至3月底,昭通、临沧、迪庆、楚雄、昆明等13市(州)51个县(市、区)97.7万人受灾,因旱需生活救助30.4万人(已得到初步救助),农作物受灾面积41.4千公顷,直接经济损失3亿元。

身处北方的朋友们,对于一季度天气有个“集体记忆”——沙尘。据应急管理部统计,一季度,我国大陆地区出现6次沙尘天气过程,沙尘天气次数为近10年来同期最多。其中,3月14-16日,西北、华北等地出现近10年来我国最强沙尘天气过程。内蒙古、甘肃、宁夏和新疆等地沙尘暴灾害,造成部分地区蔬菜大棚、牲口棚及房屋受损,直接经济损失3000余万元。

一个现实是,虽然伴随着各类新技术工具,我们对天气的预测预警能力在不断提升,但因各种自然灾害受灾的百姓仍不在少数,直接或间接经济损失仍不是小数目,一季度大数是42.1亿元。

一对儿矛盾

一边是大数据应用技术发展迅速,一边是应用滞后,这是我国灾害预报预警质量提升的一对儿矛盾。

作为中国气象局的公共气象服务中心气象服务首席,全国政协委员朱定真长期关注这一问题。在他看来,除了科学发展阶段与水平造成的原因,预报工具研究、应用过程中缺乏社会行为信息大数据,导致不能精准防灾,也是个重要原因。比如在灾害预警模式改进、服务的精准性提升上,目前还没有体现出移动通信、人工智能、大数据应用的国家实力以及影响防灾减灾救灾的效率、能力。

“今年政府工作报告要求,加强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切实做好洪涝干旱、森林草原火灾、地质灾害、地震等防御和气象服务。我国防灾减灾国策强调预防为主,目前地质灾害预警、灾害天气预警、空气重污染预警等等都已经在发挥重要作用,水平也不断提高。互联网、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也在快速发展。但是对于突发性灾害的预警服务,由于信息共享效率低下,还存在发布区域、对象盲目性。”对此,朱定真这样说。

据朱定真介绍,目前,不少社会机构基于机器学习、物联网和移动通信技术收集的社会行为(包括物流、社会活动人群移动趋势、灾害预警区域人群聚集状况、生活物资、救灾物资储备数据等),还没有充分应用于公众服务和政府决策的灾害预报预警模式内。

“如果灾害发生前,能够获得该预警地区人员流动情况和行为习惯,以及正在利用各类交通工具向预警区域流动的人员信息,就便于我们精准定向跟踪和评估风险,并及时向已经或者将进入灾害即将发生地区、灾害移动路径下游地区风险区域的人群发布信息,提前预警,采取措施;灾害即将发生时,对于暴露度高、脆弱性强、人员密集的动态区域分布、生活物资、救灾物资储备信息的掌握,直接影响预报预测防灾减灾能力发挥,及时掌握这些信息,可以节约更多的人力和时间来提高防灾减灾预警的效率;同时,有关企业收集的社会行为活动的数据,在未来防灾减灾救灾应对研究中也将是不可或缺的科学决策依据,这些数据融入防灾决策系统,可以大大提升精准防灾应急救援力量建设,提高防灾减灾抗灾救灾的效率、能力,弥补公共服务的短板,真正发挥具有新时代特色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参与’的防灾减灾策略。”围绕改进工作的这些细节,朱定真已经盘算了很久。

柔性监管

“近年来,我国创新应急管理体制机制,发展灾害事故防控技术,灾害事故‘防减救恢’能力和水平有显著提升,取得成效显著。但仍存在一些短板和问题,比如农村灾害事故防治存在系统性短板;再比如房屋、特别是位于地震带的民用建筑设防等级普遍不高;特别是将现代技术用在灾害事故风险的监测预警预报、安全隐患(违章违规)智能识别研判、柔性安全监管监察等方面,还有很多工作要做,有广阔空间。”全国政协常委、中国安全生产科学研究院院长张兴凯同样强调了用现代技术提升灾害事故预判能力的重要性。在接受记者的采访时,张兴凯提出3条具体建议:运用区块链大数据技术对中介机构进行柔性安全监管;运用现代信息技术进行安全风险监测预警;运用“工业互联网+安全应急”技术提质增效。

柔性安全监管如何来做?张兴凯认为,仅靠现在的“人海战术”是不够的,但如果运用区块链大数据技术就比较容易解决了。运用区块链技术,对评价关键数据资料进行联合信任存证认证,运用大数据技术对评价关键数据资料进行移动式调查取证,可以从根源上避免评价机构、企业数据弄虚作假的情况。

同样,张兴凯认为,实现监测预警也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在他看来,自然灾害风险监测预警工作处于起步阶段,灾害损失评估还停留在以报灾为主的阶段。“现代化信息技术在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风险监测预警预报方面大有可为,比如面向对象基于电子锁、卫星图片的智能识别技术全面应用,可以使非法生产无处藏身,从根源上杜绝已经关闭、停产、整顿的企业非法生产问题;再比如大家都说某一区域因干旱损失巨大,但精密监测、精准预报和风险协调防控也都是难题,解决难题需要综合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智能分析研判技术、高精准分析技术以及场景推演与风险协同防控技术,还需要利用卫星资源、大数据技术、江河湖库与地下水旱限水位精准监测预报技术等。”张兴凯这样说。

2020年,工信部和应急部联合推出《“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2021-2023年)》。今年3月,应急管理部印发了《工业互联网创新发展行动计划(2021-2023年)》和《“工业互联网+安全生产”行动计划(2021-2023年)》重点部内分工方案及2021年工作计划。在张兴凯看来,实施该工作计划,目的就是要用工业互联网技术解决安全生产、应急管理问题。比如在上述计划中,明确支持工业企业运用新型网络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改造建设企业内网,探索在既有系统上叠加部署新网络、新系统,推动信息技术网络与生产控制网络融合,这些都将使“工业互联网+安全应急”在安全生产、自然灾害防控方面和服务企业、服务社会方面发挥重要作用。  

编辑:秦云

关键词:自然灾害 社会发展 防灾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