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绿·声音 绿·生活 绿·人物 绿·能源 绿·产业

首页>生态>聚焦

草原保护处在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

——解读《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若干意见》

2021年04月15日 16:20  |  作者: 王硕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草原(252422)-20210415155714

“这是草原定位从生产为主向生态为主转变以后,我国第一个国家层面的政策性文件,在推动我国草原生态保护修复、促进绿色发展方面具有里程碑式的重要意义。”日前,国办印发了《关于加强草原保护修复的若干意见》(以下简称《意见》),对草原保护修复工作作出重要安排部署。国家林草局草原司司长唐芳林解读说,这标志着草原进入加强保护修复的新阶段。

草原是我国重要的生态系统和自然资源,不仅具有保持水土、涵养水源、防风固沙、净化空气、固碳释氧、维护生物多样性等重要生态功能,也是边疆各族群众赖以生存的生产资料和生活家园。

然而,草原在为人类作出重大贡献的同时,却不堪重负——由于长期以来对草原重利用、轻保护,重索取、轻投入,超载过牧加上气候变化影响,据统计,一度有90%的草原出现不同程度的退化。

“近年来,随着各地转变观念,不断强化草原保护修复工作,已初步遏制了草原总体退化趋势,部分地区草原生态状况明显好转。但我们草原工作短板还较为明显。”

据唐芳林介绍,我国草原主要分布在青藏高原、北方干旱半干旱地区,自然环境十分严酷,草原生态系统一旦遭受破坏,恢复十分困难。草原保护与开发利用矛盾依然突出,草原超载过牧问题还未得到根本解决。

同时,草原工作底子薄、基础差。不仅资源详细情况不清、权属不明,还面临着科研力量薄弱,科技支撑能力不强、投入严重不足等一系列问题。

“总体来看,我国草原保护修复工作正处在爬坡过坎、不进则退的关键阶段,草原工作亟待加强。因此,出台意见十分必要,也非常及时。”

纵观《意见》,以问题为导向,从夯实工作基础、加强资源保护、推进生态修复、强化合理利用、完善重要制度等方面提出了12条工作措施。如提出要建立草原调查体系,开展草原监测评价;实施重大草原生态修复治理工程等。并从科技、法律、政策、人才队伍等方面提出了4方面的保障措施。

“但强调草原保护修复,并不是不利用。”唐芳林解释说,草原是重要的生态资源也是生产资料,既具有生态功能,也有生产功能。草原是重要的畜牧业生产基地,是牧区和半牧区县牧民的主要收入来源。“《意见》实际上是在强调正确处理保护与利用关系,在保护好草原生态的基础上,科学利用草原资源,促进草原地区绿色发展和农牧民增收。”

为此《意见》提出了加快建设草种业,大力发展草牧业,推进饲草种植业,积极发展草产品加工业,扎实推进草坪产业,稳步发展草原旅游产业等具体措施。

唐芳林表示,下一步,国家林草局将继续推动《意见》的贯彻落实。按照省级人民政府对本行政区域草原保护修复工作负总责要求,结合落实林(草)长制,科学设计草原承包经营、基本草原保护、草畜平衡、禁牧休牧等制度落实情况的考核指标,纳入地方各级人民政府年度目标考核,压实地方责任;并积极探索构建草原保护修复的长效机制,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并深入开展草原普法宣传和科普活动等,加快推进草原生态修复,科学合理利用草原资源。

编辑:秦云

关键词:草原保护 不进则退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