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政协动态 协商建言 委员声音 主席日志 正商量 议政瞬间 委员聊辽

首页>协商>协商建言

专家观点

2021年04月19日 10:20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江苏省政协委员、中船702所研究员颜开:

建立智能船舶配套产品检测中心

推动船配产品尽快走向“最后一公里”,就需要为新研产品提供示范应用的专用平台,对新研发设备进行测试。建议由政府推动并投入资金,建立智能船舶配套产品检测中心,为江苏省新研产品提供示范应用和检测服务,并制定测试标准,为船级社发放船舶产品证书提供技术支持。

江苏省社科院经济所所长胡国良:

打造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高地

打造海洋可再生能源产业高地,要突破关键技术。瞄准世界海洋可再生能源前沿和重点领域,搭建多学科交叉、集成协作的开放式创新平台;研究海洋可再生能源发电新原理,突破海洋可再生能源能量发电转换效率、可靠性、测试与评价等关键技术,提高海洋可再生能源发电装置技术成熟度,尽快形成产品。

国家电投江苏公司工程部主任田宏卫:

大力扶持海上风电产业

海上风电是一个新兴产业。截至2020年底江苏海上风电装机容量已突破600万千瓦,占全国的71.5%。未来科技创新方向主要有大容量机组的研制、漂浮式海上风机基础、柔性直流输电技术、海上风电制氢。建议大力扶持海上风电产业,提供清洁能源助推能源结构转型,为碳达峰做贡献。

中船716所副总工程师方纪村:

加强国产技术装备研制

建议立足自主可控,提升江苏海洋信息感知技术装备自主创新能力。围绕海洋信息感知技术和装备领域国产化程度偏低的短板,建立产学研协同机制,加强国产技术装备研制,特别是海洋核心装备关键零部件、传感器等的研制和产业化,突破关键核心技术,获得一批原创性技术成果和发明专利,提升江苏省海洋科技创新核心竞争力。

江苏海洋大学副校长舒小平:

加大江苏近海科考和应用研究力度

江苏缺乏国家级海洋研究平台,支撑海洋产业创新发展的科技要素相对薄弱、资源分散。建议采取“1+N”协同创新模式,组建成立江苏省海洋实验室,立足江苏沿海,加大江苏近海科考和应用研究力度,开展基础研究、技术创新和成果转化,打造面向科技前沿、服务江苏海洋经济发展的多功能综合性海洋创新基础平台。


部门回应

江苏省科技厅:

江苏省科技厅:

抢占海洋科技未来发展制高点

“十三五”以来,江苏省聚焦海洋强省建设的重大创新需求,围绕基础研究、技术研发、成果转化等关键环节,加大攻关组织力度,加强创新载体建设,着力突破制约江苏海洋产业高端发展的重大技术瓶颈,培育了一批海洋产业创新型企业,提升了海洋产业整体科技创新水平。

“十四五”时期,江苏将加强基础研究和原始创新。围绕深海资源开发利用,加快深海技术科学太湖实验室建设,瞄准国家海洋安全和地方发展需求,以建立深海技术科学国家战略力量、创建国家实验室为目标,统筹实施“科技创新2030重大项目——深海空间站”等国家战略任务,加快实现原始创新和战略技术突破。同时,引导和支持新一代信息技术、生物基因、新型材料等陆空天新技术在海洋领域的应用,鼓励学科交叉融合,积极抢占海洋科技未来发展制高点。

加快突破一批产业关键核心技术。围绕江苏海工装备、船舶制造、海洋生物医药、海洋风能等特色优势产业,聚焦产业重大创新需求,探索采取“揭榜挂帅”、定向择优、联合招标等形式,积聚省内外科技资源,组织开展协同攻关,集中攻克一批制约产业发展的核心关键技术,加快壮大一批海洋战略性新兴产业和高新技术产业。

增强企业自主创新能力。加大企业在创新资源配置中的主导权,鼓励和引导企业提高研发投入占比。支持行业龙头企业牵头组建创新联合体,承担实施一批国家重大科技项目。量质并举壮大江苏省海洋产业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加快打造一批研发实力与创新成果国际一流、产业规模与竞争能力位居前列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进一步深化产学研合作。鼓励沿海地区围绕海洋产业发展引进大院大所到江苏建设一批重大合作载体,以实体平台和具体项目为纽带,推动更多高水平、高质量的科技成果落地江苏转化。充分发挥中科院、中船重工、中电科等驻苏中央院所在海洋产业方面的创新引领作用,进一步推动创新型企业与科研院所加强深度合作,同时加强海洋科技领域的深度军民融合,全面提升江苏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

加大科技创新投入力度。进一步整合资金资源,逐步建立海洋科技研发投入稳定增长的长效机制;创新地方财政支持方式,加强对重大科技项目的省地联合资助;充分发挥好财政科技投入的引导作用,鼓励和引导社会资源投入海洋科技研发,形成财政资金、金融资本、社会资本多方投入的新格局。

编辑:刘红色

关键词:海洋 创新 产业 江苏 科技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