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宏观 金融 行业 国企 民企 人物 新资讯

首页>经济>宏观

应对核心领域的成本压力,要坚持未雨绸缪

2021年04月20日 09:20  |  作者:崔吕萍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眼下看,助力数字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要的大宗商品,其价格上涨已推升了我国基础设施建设的成本,这一趋势或将延续至二季度。”作为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长期观察者,全国政协委员、中国联通产品中心总经理张云勇得出这一结论。

这一结论,与另一位产业观察者的建模分析结果也高度一致。

近期,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和他的团队测算了分行业进口对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的影响权重,以衡量输入型通胀风险的高低。

“根据国家统计局说明,PPI出厂价格指数的中类、大类权数主要根据工业统计中分行业的销售产值计算所得。据此,我们估算各行业的权重,计算机通信权重最高,为9.65%;随后依次为化学制造、汽车制造、农副食品加工、黑色金属加工、非金属矿物品等。”

鲁政委也给出了特殊说明——去年底以来,全球芯片短缺导致制造商密集涨价,但计算机、通信和其他电子设备制造业PPI价格同比却相对平稳,尚未形成明显的输入型通胀压力。

“究其原因,我们认为,2018年以来,芯片成为中美贸易战的主战场之一。为缓解美国对我国芯片技术‘卡脖子’压力,我国通过各种方式降低对美芯片进口的依赖度。数据显示,集成电路进口数量与国内产量之比已由2018年10月的262.8%下降至2020年10月的177.7%,进口依赖度持续下行。同时,在当时中美科技战阴云笼罩的背景下,中国企业曾加紧采购并增加了芯片库存。此外,考虑到消费电子公司和芯片供应商签订的是长期合同,因此芯片价格上涨对终端电子消费品价格传导存在一定的时滞。”鲁政委这样表示。

在张云勇看来,我们应时刻坚持未雨绸缪:“一些创新场景可能会因为元器件短缺导致成本增加,甚至影响落地或规模化推广。‘十四五’规划中提到的新基建项目正在启动中,为了满足未来经济社会发展所带来的需求,在规模和容量上通常具有超前性,需要具备与项目长周期所匹配的稳定运行能力及与时俱进的安全保障能力,这就要求,补齐和延伸产业链将成为近期数字基础设施建设的关键。”

编辑:秦云

关键词:成本 芯片 未雨绸缪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