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 农业科技 精准扶贫 三农人物 品牌兴农

首页>农业>资讯

“牡丹花都”换新颜

——河南省洛阳市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观察

2021年04月25日 15:26  |  作者:陈显萍  |  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4月,素有“牡丹花都”之誉的古都洛阳,草木蔓发,春山可望。暮春时节,漫步于广袤的河洛乡村,随处可见绿树红花,满目风景如画。

近年来,河南省洛阳市以“百村示范、千村整治”为抓手,持续提升农村人居环境。截至2020年底,全市9个县(市)全部通过垃圾治理省级验收,洛阳市被河南省表彰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市、厕所革命先进市,孟津县被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表彰为全国村庄清洁行动先进县,宜阳县、孟津县被河南省表彰为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先进县……

洛阳市打赢了乡村振兴第一场硬仗,啃下了“脏乱差”硬骨头,一批生态美、生活美、宜居宜业的美丽乡村正在河洛大地涌现。

  

统筹谋划 高位推进


春日里,宜阳县柳泉镇苗湾村72岁的苗大爷坐在自家门口的“公园”和村民们晒太阳、聊家常。“变化大啊,村里美得很!”苗大爷惬意地说。现在,村里路旁、空闲地建有小游园和休闲广场,村边以往的坑洼污水塘变成了生态果园。

2019年以来,苗湾村按照“森林乡村示范村”标准改善农村人居环境,房前屋后栽果树、主干街道种乔木、村内空地不裸露、闲地废地全绿化。

在洛阳,像苗湾村这样,大力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乡村由“一处美”向“处处美”蝶变的村庄还有很多。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投入大、涉及面广,如何统筹高效推进?一个强有力的顶层设计必不可少。洛阳市把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纳入全市工作大局,制定出台《洛阳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实施方案》《“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实施方案》《农村垃圾分类处理实施方案》《农村“厕所革命”整村推进实施方案》等文件,建立工作联席会、现场观摩、定期通报、考核奖惩等推进机制。

河南省委常委、洛阳市委书记李亚亲自部署,成立由市长刘宛康任组长、23家市直单位为成员的工作领导小组,建立领导分包县区、科室分包乡镇的督查机制,启用农村人居环境网络督查系统,实现问题网上通报、整改网上反馈。

截至2020年底,全市累计投入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财政资金30.1亿元,多次召开全市现场推进会,提高督查实效。

  

因地制宜 全面改善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需要一项一项地啃“硬骨头”。洛阳市统筹各职能部门任务清单,建立“各司其职、各记其功”工作体系,实施“六清一改一提升”行动,清理农村生活垃圾、清理村内河渠沟塘、清理畜禽养殖粪污等农业生产废弃物、清理老旧(废弃)房屋和残垣断壁、清理乱堆乱放私搭乱建,引导改变生活习惯,实施高速高铁等廊道及河流沿线村庄环境整体提升工程。

伊滨区舜帝庙村率先推行垃圾分类“二次四分法”,生活垃圾经农户初分、保洁员细分,分为可腐烂、不可腐烂、可回收、有毒有害四类,实现垃圾源头减量60%以上。

截至2020年底,洛阳全域实施“垃圾清零”,探索推进市场化运作与村民参与管理相结合的垃圾治理模式,按不低于3‰的标准安排保洁员17533人。全市903个行政村试点推行“二次四分法”,占全市行政村的近40%。

漫步于洛龙区李楼镇夏庄村,道路干净整洁,小桥流水、绿树成荫,一座座白墙灰瓦的乡村民居在翠竹、绿树、红花的映衬下,格外清新典雅。

夏庄村建成日处理能力750吨的小型污水处理站,配套污水管网1.4万余米,全村500余户的厕所和生活污水一并解决,村内污水乱流现象一去不复返,成为市区周边的一道亮丽风景线。

在孟津县麻屯镇卢村,随意走进一户人家,庭院内新建的水冲厕所干净、亮堂。墙面、地面贴着整齐的瓷砖,洗手盆、马桶、热水器一应俱全。

孟津县推行以“水冲式”为主、以集中收集粪污模式为辅的改厕模式,在全县76个村推进管网式改厕,每个村建设标准化处理站,由专业公司实施远程化集中管理。

栾川县采取自建砖混三格化粪池模式、宜阳县采取“小三格+管网+大三格”模式、洛宁县实施“卫生厕所+抽粪车+大三格”模式……洛阳市结合地形地貌、经济条件、水资源状况等,因地制宜采取多种改厕模式,真正做到一次改造、长期受益。

为确保群众用得上、用得好,洛阳市出台《农村改厕管护服务机制指导意见》,实现管护服务全域覆盖。2018年以来,无害化改厕49.6万户,651个村庄实现改厕整村推进,卫生厕所普及率达90.2%。

洛阳市将厕所革命和污水治理统筹安排,在乡镇政府所在地和城市近郊村庄,推动城镇污水管网延伸覆盖;在居住中心村,联片建设污水处理设施,集中处理;在人口较少的村庄推广建设“大三格”、小型湿地、氧化塘等,实现生态处理,切实消除村庄内污水横流、乱排乱放现象。

截至目前,149个涉农乡镇(街道)全部建成集中污水处理设施并投入运行,全市农村生活污水处理率达到49.4%,累计治理河流278公里。

  

科学规划 发展旅游


洛阳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按照试点先行、示范引路、梯次推进带动全域整治提升。

科学规划是最大的效益。洛阳坚持规划先行的原则,探索“一图一表一说明”的村庄规划办法,建立“规划师下乡”制度,编制《美丽乡村住宅方案示范图集》,解决农村建房规划滞后、风貌不一等问题。

走进宜阳县盐镇乡南洼村,豫西民居鳞次栉比,整齐的街道、四季常青的花园、摆放有序的农具,勾勒出欣欣向荣的生活景象。

来到香鹿山镇赵老屯村,山间的风弥散着迷迭香的气息,记忆中浓浓的乡愁扑面而来。漫步在绿植掩映的山村,乡亲在家门口打点着小生意。

“在城里是‘漂’的状态,回了村,心态更坦然、更踏实、更自在。”厨师赵胜利离家多年后回乡,开了一间农家饭店,用自己的手艺“烹饪”新生活,日子越过越有滋味。

如今,环境好了不愁没人来,有人气了,产业也发展起来了。和赵胜利一样,洛阳返乡的人越来越多,在家乡找到了营生、看到了希望。

嵩县黄庄乡三合村依托秀美的自然风光,大力实施“微改造”,石子铺路、泥土筑墙、茅草搭顶……老宅“修旧如旧”,既保住了山村的淳朴,又增加了艺术气息,成为全国闻名的“手绘小镇”。

三合村在返乡青年冯亚珂的带领下,依靠田园风光打造伏牛山写生基地,村民把破旧的住宅、豆腐坊等进行翻修,开起家庭宾馆和饭店,游客越来越多。

“写生旅游产业成了俺村支柱产业。”三合村党支部书记武淞生自豪地说,去年村里游客4万多人次,村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户均增收8400余元,村子还入选河南省首批研学旅游示范基地。

截至目前,全市建成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示范村355个,全市农村绿化率达到68%、亮化率达到100%。生态环境好了,发展休闲农业、特色产业就有了坚实基础。2020年,全市一产增加值实现254.1亿元,同比增长2.7%……河洛乡村正在净起来、美起来、富起来!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农村 环境 村人 人居 整治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