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评论 艺文 阅读 非遗 国学 人物 戏剧 视频

首页>文化>资讯

京剧的守正创新

——谈《白蛇传》的创、演、教

2021年04月27日 10:34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刘秀荣

▲ 刘秀荣扮演的白娘子造型

▲ 1952年刘秀荣演出《白蛇传》“游湖”唱段中的经典造型

讲座现场

□主讲人:刘秀荣

主讲人简介:

刘秀荣,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京剧)代表性传承人,国家京剧院艺术指导委员会顾问、国家一级演员,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中国戏曲学院荣誉教授。代表剧目有青衣戏《孔雀东南飞》《四郎探母》《龙凤呈祥》《玉堂春》《奇双会》,花旦戏《拾玉镯》《春香闹学》《小上坟》《豆汁记》,花衫戏《白蛇传》《沉海记》《秋江》,刀马旦戏《穆桂英大战洪洲》《十三妹》《珍珠烈火旗》《棋盘山》,武旦戏《八仙过海》,现代戏《四川白毛女》《朝阳沟》《红岩》《山城旭日》等。她多次担任梅花奖、戏曲电视大奖赛等评委,获中国剧协颁发“从事新中国戏剧60年”荣誉证书。

编者的话:

4月21日,全国政协京昆室举办戏曲艺术系列讲座,邀请第九、十届全国政协委员,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刘秀荣主讲。刘秀荣从自己的从艺经历开始讲起,重点讲述了为参加1952年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而创排的《白蛇传》中的经典唱段和片段,表达了她“守正创新”的艺术理念和艺术追求。本期讲坛刊发讲座内容,以飨读者。刊发时有删节。

早期从艺经历

今天我到这里来,是跟大家一起来谈心的。谈一谈我这几十年艺术人生中的一些经历,谈谈自己的感想。

我是国家京剧院的一名京剧老演员,今年86岁,从艺74年。我11岁开始学习京剧。起初在国民党208师青年军四维剧校,之所以叫四维剧校,是从古语“礼义廉耻国之四维”而来,所以四维剧校的学生名字中间都有一个“维”字,我的名字叫“刘维蔓”。

四维剧校当时所招收的学生,都是一些无依无靠的儿童,生活困难,到这个学校为的是有一口饭吃,学一点本事。我很早就开始了读书,在上四年级的时候,由于家庭出了点状况,不能再继续,于是就去了四维剧校。

四维剧校虽然是一个戏剧学校,但它延续的依然是小戏班子教学模式。我们能学很多戏,实践机会也比较多:经常到部队慰问士兵,到农村去演出,但生活依然很艰苦。我记得进四维剧校一个月,我的头上就长满了虱子,不得不将小辫子剪掉,剃成一个小分头。不仅如此,因为没有条件洗澡,身上还长了疥疮,冬天练功拿起靶子的手也裂得出血。但是,剧校受到了中国共产党,当时是地下党,如田汉、马彦祥、欧阳予倩等先生们的关怀,所以剧校演的戏也都是积极向上的,像《六国封相》《葛嫩娘》《江汉渔歌》等都是有进步思想的。

四维剧校当时有几个分校,而我就在西苑三分校的一个兵营里。1948年,当时共产党要和平解放北京城,剧校怎么办?我们的老师梁连柱先生到天津出差,见到了马彦祥先生,马先生就说:“田汉先生让我带话,如果北京有什么举动,大家一定不要惊慌,要原地等候,我会和你们联系的。”于是我们一直在剧校里等,直到解放军进城。

后来共产党接管了四维剧校,成立了中国戏曲学校,而我成了中国戏曲学校的第一届毕业生。中国戏曲学校从无到有,从小到大,直到后来的辉煌。我是亲眼目睹者,也是亲身经历者,更是最大的受益者。中国戏曲学校的第一任校长是田汉先生,他一直关怀着我们,不仅改善我们的生活,还请老师来教我们学戏,而且是名师教的拿手好戏。

最难忘的一件事是,1951年,田汉先生因为工作繁忙,不能兼任校长,就由我的老恩师王瑶卿先生接任。王瑶卿先生是京剧界的一面旗帜,是京剧旦行的领军人物。那时候,包括“四大名旦”梅、尚、程、荀在内的有成就的京剧旦行演员都是老恩师的学生。然而,在解放初期,特别是两三年,老恩师的生活却相当困难,几乎是靠学生们接济。就在共产党和平解放北京后,党和政府到老恩师家,知道了他的困难,给他送去了1000斤小米,解决了他的燃眉之急。所以他特别感动,更感谢共产党,也因此老人家是第一个到中国戏曲学校来任教的老师。

我跟老恩师4年多,学了几十出戏,比如《孔雀东南飞》《珍珠烈火旗》《玉堂春》《二堂舍子》《汾河湾》《龙凤呈祥》等等。由于我学戏用功,也学得快,一出《玉堂春》从学到彩排再到演出只用了7天,老恩师就特别高兴,赐了我一个美名,叫“鬼妞”。

1951年,我们敬爱的周恩来总理为了贯彻毛主席提出的“百花齐放、推陈出新”的戏曲方针,决定在北京召开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要把全国各地有名望的演员集合起来,带着他们的代表作来参加演出大会,而且周总理还特别指出,一定要让中国戏曲学校——党培养的第一所戏曲最高学府的学生来参加这次会演。可见,周总理对党培养的这一批戏曲学校学生的关怀。

当时中国戏曲学校接到任务后,专门组织了一个艺术创作班子。可是,出什么戏呢?就在这个时候,田汉先生把他新创作的一本《白蛇传》给了我们,让学生来首创他的这部剧作。

那一年,我16岁。当时教导主任把我叫过去,让我到会议室,说有事通知我。我就跑到了会议室,当时一看,我的老恩师王瑶卿也在,恩师就拍着我的肩说:“鬼妞,总理让咱们参加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学校决定排《白蛇传》,我保举你演白蛇,你可要努力别给我丢脸啊!”我当时就激动地不知所措,完全没想到这样一个大戏、这样一个重要的机会能落在我的身上。因为我只是一个仅16岁、从艺才4年的学生,怎么可能担任这么重要的任务呢?记得当时我就跟老师们深深鞠了一躬,说:“老师们请放心,我一定不会让你们失望,一定会努力完成这个戏的排练和创造。”出了会议室,门口是6个台阶的阶梯,我一下子就蹦了下去,别提多高兴了。同时,也下定决心,哪怕豁出命也要完成这个任务。

那时候,学校的业务课是上午基本功,下午是文戏,剩下就是文化课和自习。除了上好业务课,我还给自己增加了三遍功:师姐师妹们还没起床,我就起来练一遍私功;午休的时候,我再加一遍功;晚自习学生们去放松的时候,我再练一遍私功……这样一直到开始排练。

《白蛇传》的创排与思考

“游湖”——一把伞、一条船创造出来的经典

我记得一开始排练的是“游湖”。老恩师说,我们创造一个戏,要让其成功,必须有几个经典唱段。所以“游湖”一上场,老恩师就设计了“南梆子导板”。上来唱南梆子原版、转流水,唱腔非常美,但是导板完了,人物该上场了,怎么上?当时我们的导演李紫贵先生就说,你要像生活一样,比如到了颐和园,会不会有一种新鲜感?那么你要怎么走进去呢?这个问题让我一下子愣住了。

起初,我想用青衣的脚步,因为老恩师讲青衣的台步叫孔雀步,脚底是非常慢的,而且是插着走,所以我就用孔雀步走了上去,当时也是很有信心的。结果,紫贵导演就说:“不对,白娘子不是这样的,你再想一想。”我就想,用花旦的脚步吧,恩师曾把花旦的脚步称为鸡步,非常敏捷,而且是跳跃的,于是我又用花旦步非常快捷地跑了上去。结果,紫贵导演又说:“不对,这也不是白娘子。”这时我开始着急了,排了一上午,白娘子的出场都没出来。

直到下午,老恩师指点我,说:“秀荣,‘你’是从哪里来的?”我说:“是从峨眉山下来的。”“你到了哪?”“我到了人间西湖。”“对,从峨眉山下来,应该有一种飘飘然的、仙境般的感觉。到了人间,你的台步就不能用纯粹的花旦步,要介于花旦和青衣之间,而且你的手必须有腾云驾雾,就要撩起来,水袖还没有落下来的时候,往前走,走到台中,上步、垫步、撩水袖、借势,一亮相。你试一试?”我就按照老恩师所说,导完板,碎步,甩起水袖往外走,走到台中水袖正好搭上来,上步、垫步、踏步,一亮相。当时,紫贵导演就说:“找到了,找到了。”这个出场一找到,后面的戏就好办了,就能迎刃而解,因为我心里头有准谱了,找到了白娘子这个人物的主线,所以接下来的排练也就没那么困难了。

接着,在排练现场,小青和白娘子在欣赏西湖美景。突然小青就说;“姐姐,你看那旁有一个少年男子,正往这边走来,好俊秀的人品呐。”白娘子听到以后就问:“在哪呢?”小青说:“在那呢!”白娘子跑过去一看,确实是一个非常漂亮的俊秀男子,她就愣住了。可是她想,不能光漂亮,这个人的人性品德怎么样呢?这时候戏往下发展,紫贵导演就说:“秀荣,跟许仙见面要用什么方法?借助下雨。地下有泥泞的水,你怎么做?你要利用脚底一滑这个动作。”听完导演的指点,我想,我这一跤要滑得美,滑得准,而且必须滑在许仙的脚旁边,这样才能和许仙见面。所以我就滑了一个造型非常漂亮的跤。这时,许仙正好也拿着伞走来了。

紫贵导演就跟演许仙的演员说,你怎么来表现许仙的忠厚老实且善良呢?你看到有人滑倒了,一定要快伸手,再慢回手。为什么要快伸手?快伸手是表现许仙这个人物的善良热情,看到有人摔跤要去扶;慢回手,再仔细看,是一个姑娘,“男女授受不亲”怎么办呢?雨越下越大,许仙毫不犹豫把伞借给白娘子、小青用。所以,这一个摔跤、一个伸手和回手,再把伞借出去,就完成了“游湖”的一个最主要任务——白娘子和许仙的见面,他们从相识到相爱。因此,这一整套动作下来,我觉得紫贵导演真是太神了。

接下来,是上船。紫贵导演说,没有这把伞不能成就白娘子和许仙的这段姻缘,没有这条船也是不行的。虽然伞和船是道具,但伞是实物,船是虚拟,如何利用这条船和这把伞,来完成白娘子和许仙的这段爱情,下雨就成了关键。

小青非常聪明,她非常理解姐姐白娘子的心,所以她利用这把伞来帮助姐姐。雨下大了,小青就说,咱们三个人共用一把伞吧。许仙不好意思,说不用,你给小姐用吧。白娘子一看,说我没关系,君子的衣服都湿了,你给君子打伞去。让来让去,最后小青就慢慢地把许仙拉到白娘子的跟前,两个人背靠背挨着……由于导演的巧妙安排,当时在演出的时候,我特别激动也特别投入,甚至都能听到“许仙”的心跳声。再加上配合了老艄公的4句唱——“最爱西湖二月天,斜风细雨送游船,十世修来同船渡,百世修来共枕眠”,白娘子和许仙听了以后,都有同样的感受,都想看看对方是什么反应,这么偷偷一看,四眼一对,白娘子赶快含羞地扭开了头,许仙也是,但许仙老实,所以导演就要求他转移话题,说“雨停了,要走了”来掩饰内心的窃喜。紫贵导演借助了一把雨伞、一条船,刻画了人物的性格。

再接下来就是老恩师设计的流水,一问一答,白娘子问许仙住在哪里,要去拜谢。许仙说我住在什么地方,不好意思让你来拜谢,等等。就是两个人的对唱,非常优美。唱完之后,正好老艄公说,船到了。船到了就得分开,怎么办?雨停了伞就得还给许仙。这时候白娘子灵机一动,看看许仙,再看看小青手里的这把伞,轻轻地在这伞上点了两三下,小青就明白了,施展法术,倾盆大雨又下来了。这时候,小青又说“雨下大了,这把伞——”边说边走到许仙的面前,意思是怎么办?许仙连忙说“雨伞小姐拿去,我改日再来取。”如果这把伞不是这么机智地留下来,那么这段姻缘在雨停了、船到了就也完了。用非常巧妙的方法把伞留下了,为成就白娘子和许仙的姻缘奠定了基础。

因此,“游湖”也成为《白蛇传》中一场非常重要的戏,当然还需表现得诗情画意。我记得在国庆30周年的时候,我演这段“游湖”,结束后,台下掌声经久不息,观众感觉这场戏太美了,是一对美满的姻缘。

“断桥”——创作现场迸发出来的经典

还有一个重场戏,就是“断桥”。

我的老恩师对“断桥”“导板”词中的一个字提出了意见。原来的词是“杀出了金山寺怒如烈火”。当时老恩师说,“怒如烈火”不足以表达白娘子此时此刻的心情,要改成“恨如烈火”。“恨”有两重意义:一是对法海的恨,法海破坏了她的这段姻缘,把许仙给诓走了;二是对许仙的恨,又爱又恨,恨许仙对她的背叛。虽只改了一个字,但一唱出来的感觉就很不一样:“怒”是往下走,“恨”是往上,这段戏在白娘子没上场前,气氛就铺垫好了。

接着,我问导演,白娘子是不是要捂着肚子或者哆嗦着上场。导演说此处易静不易动,这样才能够表达白娘子杀出了金山寺,对法海的恨、对许仙的又恨又爱的复杂心情。于是,“断桥”上场,要扑着身把双手放在身后冲到舞台中间,塑造一个非常漂亮的身段、美丽的造型;接着唱“狠心的官人呐”,老恩师要求这一句须有冲击感,在唱到“官人呐”时要柔下来表现白娘子对许仙的爱。这觉得这些设计都很高明。

接下来,就是小青见到许仙,小青非常愤怒,因为许仙害得姐姐如此狼狈,差点死在金山寺。此处的技巧很多且难度很大,非常精彩、好看。

当初会演的时候,小青要窜堆儿,再一转身,变脸,变成花脸,非常激烈。但是在排练的时候,老恩师就喊“停,此处缺东西”。便跟田汉先生说,“老田,此处需要一段非常好的唱段,要把白娘子对许仙的恨、怨、气、爱这些复杂的心情表达一下。现在白娘子只是护着许仙,拦着小青,让小青别杀他,没起到什么作用。”田老一听,当时就明白了。老恩师说:“老田,这一段唱,你不要限制五言七言,放开了写,我也好编腔。”田老说,明白。随后就在学校的排练厅走那么两三圈、拍拍头,之后在我们排戏的桌子上,打开公文包拿出一张纸,写了起来。写好后拿给老恩师看。老恩师拿过来看了两遍,就唱了出来——“你忍心将我伤,端阳佳节劝雄黄;你忍心将我诓,才对双星盟誓愿,又随法海入禅堂;你忍心叫我断肠,平日恩情且不讲,怎不念我腹中怀有小儿郎;你忍心见我命丧,可怜我与神将刀对枪,只杀得云愁雾散,波翻浪滚战鼓连天响,你袖手旁观在山岗。手摸胸膛你想一想,你有何脸面见妻房。”老恩师非常顺畅地唱完这一段,我们都愣住了,大概几秒钟后,响起了热烈的掌声,大家都说“太棒了”。田老也说,“您这段唱腔太好了,把白娘子的复杂心情表达得非常准确。”老恩师说:“老田你别客气,如果没有你这好词,哪能勾出我这好腔呢!”后来我反复研究这一段,“你忍心见我命丧”,是7个字;下句是“可怜我与神将刀对枪,只杀得云愁雾散,波翻浪滚战鼓连天响,你袖手旁观在山岗”,只33个字,把白娘子的心境、气势全表达出来了,这词写得太好了!田老的词、老恩师的唱腔,可称是双美、双绝。

我特别怀念那个时候的艺术创作,作家、作曲家、音乐设计大家都在现场、都在一起,有问题现场解决,所以排《白蛇传》是我一生中最受益的时刻。而“你忍心”这段也成了经典唱段。从1952年到今天,这一段唱,我一个腔、一个音符都没改变过,而且老恩师还强调,一般的快板都得用板,但这段唱,老恩师觉得只用板还不够,就让鼓师在“你忍心”三个字上加键子,一加键子气氛就更强烈更突出了。

“断桥”的最后4句唱,借景抒情,在白娘子含泪与许仙哭诉自己的这一段经历后,白娘子原谅了许仙。“难得是患难中一家重见,学燕儿衔泥土重整家园,小青妹搀扶我清波门转,猛回头避雨处风景依然。”不仅点了题,而且非常有诗意。每次演到这里,观众和白娘子的心情仿佛融为了一体,沉浸在幸福美满的回忆中,也体现出白娘子此时此刻回忆起当年和许仙初次见面的那种幸福美满的时刻。

正与严、专与宽、新与美的艺术追求

《白蛇传》在1952年的第一届全国戏曲观摩演出大会上受到了专家的好评,之后还掀起了一股“白蛇传热”,各大剧团争相排演。

也是在那个时候,《白蛇传》获得了多项大奖。周恩来总理参加了颁奖晚会,并在合影时叫“小白蛇在哪里?小白蛇这里来。”我跑过去蹲在周总理身边,留下了美好幸福难忘的时刻。我的老恩师王瑶卿先生和梅兰芳等先生获得了最佳荣誉奖,李紫贵导演获得了当届唯一一个导演奖;当时给我评的是演员一等奖,我的师哥、演许仙的朱秉谦和我的师姐、演小青的许湘生评为了二等奖,我的弟弟、年仅12岁、演小和尚的刘长生评为了三等奖。当时我的老恩师就跟校长商量:“秀荣刚刚17岁就评了这么高的奖,不利于她的进步。”所以就找到组委会要求给我颁发二等奖,当时组委会也理解学校领导的心情,就决定把我评为二等奖,我的师哥师姐评为三等奖,我弟弟就没了奖。

当时获得二等奖的可都是名角大家,比如张君秋、赵荣琛、李宗义、张世麟等先生。可以说,二等奖的含金量很高,所以我当时特别兴奋,能跟这些名角大家一起获奖,对我来说是一种莫大的鼓励。

从一定意义上说,《白蛇传》不仅给中国戏曲学校树立了一种“一棵菜”的精神和艺术风格,还成了我们的校戏。《白蛇传》也奠定了我的艺术人生,确立了我的艺术观点、艺术特色、艺术风格、艺术追求和艺术审美。《白蛇传》给我的一生带来了好运,我就像爱护自己的眼睛一样爱护它。

几十年来,在艺术方面我特别谨慎,也特别努力。在艺术源流上,我追求正和严。“正”是京剧正宗的东西,原汁原味的东西;“严”就是要规范,不能今天这样,明天又那样。在艺术技能上,我求专求宽。作为一个演员,必须在舞台上有真本事、真本领,要“专”、要精;“宽”就是能演很多戏,可以演各方面各类别的戏。在艺术理念上,我求新求美。所谓“新”,就是要与时俱进、守正创新。老恩师经常教导我,说:“戏要跟着时代走,不要落后于时代”。“美”,艺术是美的,我们追求的就是美,不管喜怒哀乐悲恐惊都得是美的。这一点,通过排演《白蛇传》,我对自己有着更严格的要求。

京剧是我最热爱的一门艺术,它也是我的一个京剧缘、京剧情、京剧梦。

在这个“梦”中,我获得了恩情。这个恩情就是党的恩情、恩师教导的恩情。我的父母生了我,但没有党的培养,没有恩师的栽培,给了我为人民服务的本领,能够为人民服务,能够为社会作贡献,就没有我的今天。

我也获得了姻缘。我的老伴张春孝,我们是同年同月生,同窗学艺,同台演出,一同生活73年。他台上台下地帮助我,而且我所有的戏都是他跟我密切的合作,你中有我、我中有你。如今,他已经走了三年了;到今天,我时时刻刻都在怀念他。

我还获得了友情。这个友情是和我合作的师哥师弟、师姐师妹。几十年来我们在舞台上一起摸爬滚打,没日没夜的演出,他们辅助我、帮助我、协助我,这种友情我终生难忘。

我更获得了勇气。京剧给了我勇气,并让我为之奋斗终生。我还获得了很多的掌声和荣誉……

我希望我的梦能够继续延续下去,特别是能够传承给我的弟子们,让他们得以接续——京剧缘、京剧情、京剧梦,爱一生。


编辑:陈姝延

关键词:白蛇传 京剧 表演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