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 农业科技 精准扶贫 三农人物 品牌兴农

首页>农业>资讯

四川理塘:数字农业助推农民致富增收

2021年04月28日 15:05  |  作者:丁乐坤  |  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进入四月,全国各地的春耕正如火如荼地开展。在素有“世界高城”之称的四川省甘孜州理塘县,90后藏族小伙珍它正驾驶着重型拖拉机进行翻土作业,为五月的播种做准备。珍它告诉记者,2020年他的年收入有7万多元,是4年前年收入的6倍。而同期,理塘县农牧民的平均年收入是1.3万元。

珍它所在的农场是一个数字农业基地,位于海拔4014米的理塘县康呷村,目前已种植面积达到6600亩,是目前阿里在国内海拔最高的数字农业基地。

  

增收致富 每人每天赚200元


珍它曾经是贫困户,来到农业基地工作以前,珍它主要帮助家里种植青稞,一年的收入仅有几千元。“现在我在基地开拖拉机,到了采收季还是采收班的带班组长。”珍它说,现在在基地工作的收入很不错,他还把妻子也接了过来,一起在基地上班。

珍它的老板杨帆告诉记者,收入增长后,珍它变得更自信了。“珍它致富的路径在理塘是全新的,数字农业基地出现以前,他没有这份工作”。

杨帆是与互联网平台共建数字农业基地的合伙人。他介绍说,在数字农业基地,员工的收入比较可观。“比如拔萝卜,每个人每天可以收入200元;装卸的话,一天600元到700元。”杨帆表示,目前基地亩产在8300元左右,已带动周边村落400余户发展果蔬种植,长年在基地上班的农户有180人左右。

  

数字赋能 萝卜单价增长6倍


在基地的会议室里,一块大屏格外引人注目。记者注意到,大屏上清晰显示了空气湿度、土壤温度、叶面温度、光照度等一系列数据。“这样就把种植、日常管理、采收都做到了可视化管理,用数据指导农业生产。”杨帆说。

该数字农业基地已经实现“产、供、销”全程数字化。“我们主要根据订单,或者说用户需求来做生产,以销优产。”杨帆认为,数字农业归根到底在于实现产销的对接,解决“最先一公里”难题。通过数字赋能,实现农业生产数字化、标准化和品质化,从而在众多的竞争中脱颖而出。“以前的萝卜都是按斤卖,批发市场一斤3毛钱。但现在不一样,我们根据消费者的需求,种植750克左右的萝卜,可以满足三口之家吃一天。除了重量,我们对外观、口感也做了标准化的建议。这样种出来的萝卜,由销售平台直采省去了批发环节,每斤价格超过2元,实现了600%的增长。”杨帆说。

  

数字化分级 助力农业标准化生产


解决农产品卖给谁的产销难题后,杨帆想破解困扰理塘农业在“最先一公里”的另一难题:标准化的空白。

2020年9月份,4000平方米采后商品化处理中心在理塘县建成,这是当地第一个产地仓。产地仓也是互联网销售平台的直管仓,目的在于通过数字化分级把农产品变成标准化农商品。

杨帆的产地仓内,有10个100吨的标准化冷库和农产品分级加工车间,可以完成清洗、分级、包装。运转以来,将蔬菜运输的腐损率从30%降低至5%,分级与冷藏提高了10%-20%的市场售价。

2020年,产地仓的分选主要靠机器和人工组合,效率低、标准不一,单日峰值300吨左右。“需要上线一套数字化的设备。”杨帆琢磨着。只是目前在世界范围内,没有可以做萝卜分选的设备。

没有设备,杨帆决定自己着手研发。他联系了法国迈夫诺达中国区的负责人,一起研发萝卜分选线。预计新的分选线在今年夏天可以到位。“数字化分选之后,利润率还会有一个提升,当地村民也能从中获得更多收益。”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农业 数字 基地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