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侨界动态 海外直通 侨领风采 社团掠影 民间交流

首页>侨声>资讯

中国律师在老挝

2021年05月06日 11:14  |  作者:胡远航  |  来源:中国新闻网
分享到: 

中新社昆明5月5日电 题:中国律师在老挝

中新社记者 胡远航

尽管因为新冠肺炎疫情的原因,鹿斌和他的老挝法律界朋友已经有些时日未能谋面,但大家依然在网络上联系热络。“期待全球疫情好转,我们能如约来到昆明学习。”老挝朋友这样给鹿斌留言。鹿斌回复道,“等12月中老铁路通车,我就坐首班车回老挝。”

鹿斌是昆明市律师协会副会长、八谦老挝律师事务所执行董事。过去十余年间,他不停往返于中国和老挝,在收获事业的同时,也收获属于他的老挝友谊。

2006年,受中国企业投资的一个万象商场项目委托,鹿斌第一次走进老挝。

“当时,老挝的宁静和人民的友好,给我留下深刻印象。后来,随着越来越多中国企业入老投资,我的老挝之行也越来越频繁。”鹿斌告诉记者,因为业务增多,其所在律所2016年在老挝设立分支机构,这也是在老挝设立的首个中资律所。

一开始,因为语言不通、文化差异等方面原因,鹿斌和同事们的业务开展得并没想象中的顺利。

“一个项目的落地,法律服务贯穿始终。立项之前,我们要做‘先行者’,对项目开展法律及风险调查;谈判阶段,法律服务团队要与市场开发团队、财务资金团队等‘协同作战’;建设运营阶段,更要确保协议履约合法合规。”鹿斌介绍说,尽管中老两国的司法体系相似,但因为语言不通,涉及专业表达时很容易出现理解偏差,每个环节都不容忽视。

“跨国项目的特殊性,要求法律服务人员不仅熟知当地法律、拥有丰富的执业经验,还要有国际视野和跨语言、跨文化的法律运用能力,极具挑战性。”鹿斌说。

在实际工作中,鹿斌的团队摸索出“谈判备忘录制”工作模式。每日的谈判都以书面备忘录的形式确定,并最终形成中、老、英三种文字的协议。每一个项目协议背后,都有着中老双方无数次的沟通。

正因为不断交流,大家也越来越了解彼此,并逐渐建立信任感。近年来,越来越多老挝法律界人士选择到中国交流、进修。这其中,就包括鹿斌的老挝法官、律师朋友们。

“透过我们这些在老挝的中国企业和律师,老挝法律界看到一个更真实、全面的中国。他们非常愿意多到中国走走。”鹿斌说。

鹿斌透露,近年来,中国投资在老挝趋于规模化,环评一票否决、土地使用程序齐备等已是项目开工建设的标配。老挝民众对中国企业的认同感也越来越强。以其所在律所为例,就吸引了3位老挝资深律师加入。

“近10年,老挝基础设施建设得到极大改善。就在6年前,老挝还没有自己的卫星。一年前,老挝尚无一条高速公路。如今这些都有了。”鹿斌感慨道。

这背后,有着中国的支持。如老挝首都万象瓦岱国际机场改扩建项目、万象凯旋门公园、老挝首条高速公路万象至万荣段及"老挝一号"通信卫星地面接收站等,都由中国企业参与建设。

如今,走在万象街头,老挝朋友们见到鹿斌会自然地蹦出几句“你好”,小商贩们也会热情招呼“欢迎再来”。这让鹿斌深感,“国之交,在于民相亲。”

鹿斌预判,随着12月中老铁路建成通车,两国人民友谊将会进一步加深,老挝也将迎来新一轮的投资热潮。届时,两国民众可以“早上在昆明吃米线,晚上在万象品老挝啤酒”。

编辑:刘红色

关键词:老挝 中国 鹿斌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