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教育·资讯 教育·声音 教育·实践 教育·思想 教育·人物 成长·导航 假如我是委员

首页>教育>教育·实践

“校园里的党史课,我们这样上!”

——京西大中小三所“红色学校”联合举办师生党史学习教育

2021年05月12日 14:46  |  作者:张惠娟  |  来源:人民政协报
分享到: 

微信图片_20210512144527

大中小三所学校联合讲党史:

思政课一体化的“红色探索”

红色教育是爱国主义教育和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内容,也是引导广大青少年树立正确的国家观,增强爱国情感和民族精神的重要途径。

作为首都,北京是红色文化的重要发祥地。

从西长安街沿线的公主坟一直到北京的西山脚下,空军、海军、通信兵、总后、炮兵、装甲兵、工程兵、铁道兵等司令部依次排开。位于京西玉泉路片区的学校,很多也都是出身于部队的子弟学校,在学校发展过程中,倾注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心血和关怀,也形成了浓郁的红色学校文化。

位于玉泉路甲12号的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原为中国人民解放军政治学院子弟学校,1960年在罗荣桓元帅的关心下创办;位于玉泉路66号的北京市十一学校,原为中央军委子弟学校,1952年在周恩来、罗荣桓等老一辈革命家的亲切关怀下建立,聂荣臻元帅用新中国的诞生日为学校命名;位于玉泉路甲19号的中国科学院大学,前身是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1978年建校,是新中国第一所研究生院。“两弹一星”精神是国科大文化的历史根基和精神脉络,也是学校开展党员主题教育、弘扬科学家精神的红色教育资源。

2020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求是》杂志发表的《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一文中指出,“要把统筹推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建设作为一项重要工程,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相结合,坚持守正和创新相统一,推动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

这个精神,也成为教育系统开展思政教育的行动指南。

“我们三所学校是‘好邻居’,历史上也都流淌着红色的基因,如何找到一个鲜活的切入点,让我们大中小学之间的思政教育有机衔接?”借助全国上下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契机,按照教育部开展师生党史教育的安排,中国科学院附属玉泉小学、北京十一学校、中国科学院大学三所学校的党务工作者开展了思想的碰撞及有益的实践探索。经过几番筹备,2021年5月7日,三所学校的党组织联合举办的主题为“传承红色基因 厚植家国情怀”的师生党史学习教育大课在玉泉小学开讲了。朱德元帅之外孙刘建将军,开国大将王树声之女王宇红女士,毛泽东侄女毛小青,全国红军小学建设工程理事会理事、景华公益基金会会长张景华,原中共一大会址功勋讲解员陆金萍等红色教育专家走进学校,和师生互动交流,并向学校赠送《我的父亲朱德》《老一辈革命家故事集》《玉树声传》《毛体书法入门》等书籍,希望为学生们的成长注入红色正能量。

开国元勋后代讲党史:

从伟人身上汲取信仰的力量

“为了寻求革命真理,他毅然抛弃高官厚禄,于1922年到北京、上海和法国、德国寻找中国共产党,最终使自己由一个佃农的儿子和滇军名将成长为坚强而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在这堂特殊的党史课上,开国元勋朱德元帅的后代——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中国人民解放军装备学院原副院长刘建将军在一个多小时的时间里,以《朱德找党的故事》为题目,从“投笔从戎去”“滇军一名将”“初识马克思”“婉拒孙中山”“受挫陈独秀”“幸遇周恩来”等六个部分展开,声情并茂地讲述了朱德元帅不断追求真理、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的一生。

刘建是朱德元帅唯一的女儿朱敏的长子。从出生到1969年,他一直生活在朱德和康克清同志的身边。在15年的成长中,刘建从小被朱德元帅的崇高品德和精神风范,特别是坚定党的信念和革命英雄主义精神所影响。“当有人强调朱德同志在多次事件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时,他总是说这些都是全体战士、干部一起努力的结果,还有众多人民群众的支持与帮助、毛主席的正确领导,称自己只是其中的一员,做了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他的这种谦逊谨慎对我的影响很大……”讲座中,刘建将军表示,朱德元帅坚持将革命进行到底的伟大一生,展现了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坚定的信仰和崇高的理想之光,他告诫青少年,做任何事情,只有坚定正确的理想并为之坚持不懈地奋斗下去,才能取得成功。

“通过书本我知道朱德元帅是军队的总司令,带领中国人民解放军打赢了很多场战役。今天,听刘爷爷讲述的故事,我才知道,朱德元帅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过程是如此的一波三折……”玉泉小学五年级学生瓮泊宁在听完刘建的报告后如此说。她告诉记者,现在国家处于和平发展时期,作为一名少先队员,现阶段最主要的任务就是努力学习,掌握更多的知识,将来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

“刚才刘建将军的讲述令我振奋。同时,我也有一种强烈的感受:这些红色的基因依旧与我们当下的校园生活有着紧密的连接。”来自北京十一学校的高一学生黄俊尧结合自己在学校担任校史馆讲解员的学习成长经历谈了他的学习体会。他表示,希望更多的师生都能筑牢红色记忆,坚定听党话、跟党走的信念,肩负起为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而努力工作和学习的时代重任。

“从滇军将领到共和国元帅,这其中的经历曲折是难以想象的,在这几十年的革命生涯中,朱德同志作为我们党和军队的领导人,面对了千万的困难,这些困难挑战着每个人的身心。但为什么他坚持了下来?”听完刘建的报告,中国科学院大学本科生黄吉鸿感触颇深。他表示, 一百年前,正是一群他们这个年纪的青年人,用自己的信念和决心,苦苦探索着民族的方向。一百年后,我们在这片和平的沃土上享受幸福生活时,心中已难再有先辈们当时的焦灼,但常常回头看看历史,每次都能产生共鸣,于是继续努力前行。

昆曲唱党史、场馆学党史:

让红色教育有趣有益入脑入心

思政课,是教育系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在建党百年的历史节点上,如何将大中小学的思政课讲得让学生入脑、入心,是教育工作者共同关注的话题。

“思政教育,需要通过环境来浸润,绝对不能干巴巴地说教,对小学生更是如此。”玉泉小学党委秘书侯立平,同时也是学校的道德与法制教研室主任,她坦言,如何把大道理讲得让孩子信服、接受,确实也是一件难事。这就需要教育工作者创新教育形式,让有趣有益的活动浸润青少年的心田。

“嘉兴南湖小船上,党员代表把协议商。中国共产党成立,在充满温暖的船舱……抗击疫情斗志昂扬,中国人民奋发图强。高唱中国共产党,百岁生日再创辉煌。”让人眼前一亮的是,在此次的党史教育活动上,玉泉小学昆曲社团的孩子们展示的学校原创昆曲《一堂党史班会课》,利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昆曲的表现形式,融合进去了鲜活的时代元素,展现了中国共产党发展中的重要历史时段。而这种将党史教育和孩子们的学习生活有趣有益地结合起来的教育形式,深受现场嘉宾好评。

“昆曲是中国古老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是世界级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今天,如何让这种古老的艺术表达形式焕发新时代的生机,激发孩子们学习传承的兴趣需要添加新元素。为此,我们创作了昆曲《一堂党史班会课》及昆歌《妈妈教我一支歌》等作品,以孩子们喜闻乐见的形式来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也来开展爱国爱党教育。”高峰介绍说,结合情景进行的红色教育更容易入脑入心。学校也十分注重挖掘学校的红色资源来进行思政课教育,校史馆内展示的图文史料都是对孩子们进行红色教育的良好资源。高峰告诉记者,学校每年还将建校的5月5日作为学校的红色主题教育日。“在玉泉小学建校59周年时,罗荣桓元帅的女儿罗北捷也曾走进校园,为孩子们讲述父亲的故事。”高峰表示,通过一系列丰富的活动来增强学生对学校红色背景的独特光荣感和使命感,教育孩子们系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

“我进入十一学校的第一堂课,就是参观学校博物馆。”黄俊尧告诉记者,学校博物馆的一件件物品,背后就是一个个的故事,挖掘起来就是我们身边最鲜活的红色教材。“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罗荣桓元帅的夫人——学校首任校长林月琴当年给老师盛食物的竹篮、朱德元帅送给老师的一双大头鞋、聂荣臻元帅为学校的题词等物品。”黄俊尧告诉记者,在十一学校学习的4年时间里,他在学校红色资源的熏陶和滋养下各方面都迅速成长。学习之余,他还参加了北京市和海淀区中学生业余党校的学习。今年,他又成为十一学校校史宣讲团的一员,“努力学好校史、讲好校史,让校史活起来、亮起来、动起来。”黄俊尧说,讲好学校的历史故事,让师生始终都传承校史中的红色基因,是他光荣的“岗位使命”。

“我们现在学习生活的玉泉路校区,经过60多年的发展,也形成了特殊的红色文化,它代表着我们党的红色基因,也是我们最为宝贵的财富。”黄吉鸿说,能有机会置身在红色文化地标中学习是一种幸运。他建议青年大学生不仅要学习理论知识,还要经常去那些红色地标走走,场景化的学习,更能浸润心灵。“当代大学生,都是90后、00后,在建党百年时我们正是20多岁风华正茂的年纪。到建国百年时,我们恰又是人生中年,在社会各行各业承担最重要的责任。”黄吉鸿告诉记者,这堂特别的党课,让他更加坚定了理想信念,今后也会利用一切机会学党史、强信念、跟党走,努力学习,不负韶华。

编辑:位林惠

关键词:学校 红色 教育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