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宏观 金融 行业 国企 民企 人物 新资讯

首页>经济>宏观

加快中部地区崛起亟须协同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05月17日 09:48  |  作者:​ 李 琳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近日,中央政治局会议通过《关于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的指导意见》,强调应通过实现“六个着力”目标,推动中部地区加快崛起;“六个着力”之首就是着力构建以先进制造业为支撑的现代产业体系,打造全国重要先进制造业高地,重要路径是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恰巧近日,国家发改委等13部门出台《关于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意见》,这是我国首次专门出台关于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文件,亦是我国进入新发展阶段、构建新发展格局下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重大举措。这无疑为中部地区在新阶段下加快崛起明晰了发展方向。

制造服务业是面向制造业的生产性服务业,是提升制造业综合实力、促进制造业转型升级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支撑。中部地区作为全国重要装备制造业基地与高新技术产业基地,推动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尤为迫切与重要。但实地调研发现,中部地区制造服务业尚存在供给总量不足、质量不高;专业化程度不够,综合服务能力不强;要素保障不足,政策扶持不到位;协同联动不够,发展生态不优等瓶颈制约。聚焦短板精准发力,探索具有中部特色的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之路,协同打造全国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的“中部样本”,乃为新发展阶段下加快中部高质量崛起的必由之路。

1、 依托中部特色,重点加快四大类制造服务业发展

一是围绕提升中部制造业创新能力,大力发展研究开发、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科技咨询等科技服务业,促进中部六省聚焦工程机械、轨道交通等优势装备制造业、汽车产业、电子信息制造业等的关键共性技术协同攻关,打通科技成果转化的“最后一公里”,促进优势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破解中部地区制造业整体创新能力不强、科研成果本地转化率偏低的瓶颈。二是围绕提高中部制造业效率效益,加快发展人工智能、云计算、工业互联网、大数据共享平台等新一代信息技术服务业,重点加快中部地区优势装备制造业大数据共享平台建设,推动制造业资源高效利用和价值共享,提高制造业全要素生产率和产业效益。三是围绕推动中部制造业绿色转型,大力发展合同能源管理、节能诊断、节能技术改造咨询、环境污染第三方治理、环境综合治理托管服务、节能环保融资等节能环保服务业。四是围绕提升中部制造供应链韧性水平与整体竞争力,加快形成制造业智慧供应链体系,推动制造业供应链向产业服务供应链转型。

2、 突出重点,打造国家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

以《中国制造2025试点示范城市》集中布局的长江中游城市群为重点,以环长株潭城市群、武汉城市圈和环鄱阳湖城市圈的国家级经开区、高新区为主要载体,实施先进制造业与现代服务业融合发展试点行动,打造国家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示范区。一是聚焦中部地区园区内产业链不完善、生产性服务业配套不足的共性问题,打造一批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融合发展的平台载体,围绕优势制造业集群,搭建集研发设计、知识产权、信息服务、金融、商贸、物流、会展等为一体的区域服务平台,促进集群形成产业深度融合、共生共赢、资源共享的协同互动发展格局。二是聚焦中部地区园区制造业智能化改造尚停留于龙头企业“点状”而众多中小企业发展滞后的困境,加快推进中小企业数字化赋能专项行动,集聚一批面向制造业中小企业的数字化服务商;引导优势制造业的龙头企业发展行业性和区域性云平台,辐射带动众多配套中小企业低成本上云上平台,推动制造业由“点状”智能化向“链式”智能化转变。三是鼓励试点园区和城市探索制造服务业发展新模式,重点探索中部地区优势原材料工业、装备制造业等重点行业领域与服务业融合发展新路径;在健全要素配置、破除行业壁垒、完善市场监管等方面先行先试,打造一批深度融合的标杆企业、示范平台和示范园区。

3、 强化要素支撑,优化发展环境

一是内育外引,强化人才支撑。根据中部地区制造服务业发展趋势对人才的需求,调整高等院校学科结构,深化新工科建设,提高人才供给与市场需求的匹配度;探索推广学历证书+若干技能等级证书(“1+X”证书)制度试点经验,推动人才评价与使用紧密结合,贯通制造服务业人才职业发展通道;结合各省出台的高层次人才引进政策,加快海外制造服务业高层次人才引进力度,创新柔性引进机制,拓展海外高层次人才共享途径;利用大数据建立中部六省融合发展专家库,形成制造服务业发展政策咨询、行业诊断、人才培训的智囊团,为推进制造服务业高质量发展提供智力支持。二是创新混合用地模式,强化用地保障。在符合国土空间规划和用途管制的前提下,创新混合用地模式,推动制造业与生产性服务业不同产业用地类型的合理转换,为制造服务业发展提供用地保障。三是拓展融资渠道,强化金融支撑。建议工信部在工业转型升级资金中设立中部地区制造服务业专项资金,重点支持制造企业进行服务创新,以及促进制造服务业公共服务平台建设;引导金融机构创新供应链金融,有序发展大型设备、公用设施、生产线等领域的设备租赁和融资租赁服务;支持制造服务业企业开展债券融资,扩大知识产权、合同能源管理未来收益权等无形资产质押融资规模;鼓励有条件的制造服务业企业到主板、创业板及境外资本市场融资。

4、 加强协同联动,共育产业生态

一是强化龙头企业与中小企业间协同,共育融合生态链。鼓励支持以优势制造业龙头企业为牵引,推动上下游配套企业开展协同采购、协同制造、协同物流,构建以龙头企业为依托的产业链增值服务生态系统。二是强化区域间协同,共育融合生态圈。以中央实施中部高质量崛起战略为契机,以协同融入长江经济带战略、京津冀协同发展战略、粤港澳大湾区战略等国家战略为平台载体,强化中部各省间、城市群间、城市间等不同层级区域间的协同合作,增强区域产业布局的协同性,形成功能互补、错位发展的制造服务业生态圈。三是强化国际合作协同,共育融合生态网。以中部地区承东启西、连南接北的区位优势和空间枢纽为依托,以协同融入“一带一路”、中非经贸博览会等国际平台为桥梁,鼓励中部地区协同引进研发设计、节能环保、环境服务等知识密集型服务业,鼓励供应链管理、咨询、法律、会计等专业服务与制造业协同走出去,增强中部地区在全球服务市场资源配置能力与竞争力。

(作者系湖南省政协委员,湖南省政府参事;湖南大学经济与贸易学院教授、博导,湖南大学区域经济研究中心主任)

编辑:秦云

关键词:制造服务业 中部崛起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