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聚焦 公益资讯 基金会 公益人物 社会责任

首页>公益>公益资讯

友成基金会等机构发布的“农村女性经济赋能研究报告”显示——

帮助一个她幸福一个家

2021年05月18日 10:19  |  作者:顾磊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家在贵州省雷山县乡村的杨树桢,为了照顾孩子放弃在外务工,返回家乡后凭苗绣一技之长,成立了苗绣合作社,但她总是为产品的销路发愁。参加了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的“香橙妈妈大学”项目后,杨树桢通过系列培训学会了借助电商平台、短视频平台出售绣品,业务日渐红火,“我最近忙得很,一直到年底的订单都排满了。”

近日在北京发布的“女性向上的力量——农村女性经济赋能研究报告”显示,“香橙妈妈大学”项目通过“线上慕课学习+进阶式创业赋能体系+陪伴式创业孵化”模式,能帮助乡村妈妈们掌握在乡村创业的技能。此次发布的报告由友成企业家扶贫基金会、明德公益研究中心等机构联合发起调研完成,探讨如何让乡村女性得到更好的发展。

报告重点调研了友成基金会香橙妈妈大学项目、绿芽基金会的广东乡村留守妇女职业技能发展计划、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的幸福工程项目等8个农村女性赋能项目。

这些调研项目均通过短期或长期培训,为农村女性提供物质资本、金融资本、人力资本、社会资本的支持,通过提高农村女性的自我认知能力、知识技能掌握和社会参与能力,从而帮助女性实现就业、创业,在获得经济收入的同时,提升农村女性的社会地位。

例如,绿芽基金会的广东乡村留守妇女职业技能发展计划,通过为农村女性提供资源和支持,激发她们的自信,并参与到社区公共事务中。在广东省始兴县,绿芽基金会支持农村女性带头人吴秀兰成立了始兴县绿芽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除了开展生态农业种养培训外,在当地乌石村和七北村落地了“半乡学堂”“幸福家园”等项目,帮助农村女性开展育儿交流、文娱等活动。该服务中心还建立了20余人的农村女性志愿者队伍,在村庄开展妇女节、儿童性教育、夏令营等多项公益活动。

报告认为,通过多元化、符合地方本土发展文化的减贫和经济发展的方式,为贫困女性提供多维度的经济赋能支持,可以激发女性自主、自觉设计与决策自己生活的意愿和能力,提升农村女性参与家庭、社会生活的主动性,最终获得在家庭和社会中地位的提升,进而对整个家庭起到带动作用。

报告还发现,提供农村公共基础服务是解决农村女性“时间贫困”、减少外出工作障碍的有效办法。事实上,农村地区存在大量公共服务需求,把农村女性组织起来,为当地提供幼儿、养老托管服务,有助于帮助农村女性更好地发展。

报告认为,在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农村女性经济发展的机会和空间将随之增加,“希望有更多的组织和社会力量参与进来,共同改善农村女性的生存情况,促进性别平等和社会经济发展,助力乡村振兴建设。”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女性 农村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