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聚焦 公益资讯 基金会 公益人物 社会责任

首页>公益>公益资讯

湖南:大力推动公益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2021年05月19日 14:49  |  作者:陈勇  |  来源:湖南日报
分享到: 

“温情黄手环,‘点亮’回家路。”5月16日,益阳市慈善总会联合蓝天救援队、中国人口福利基金会等公益慈善机构,在南县南洲广场等地为失能半失能老人发送防走失黄手环。活动开展一个月来,他们已在全市为495名有需求的老人免费佩戴黄手环。

近年来,在省委、省政府和全省各级党委政府重视下,湖南慈善事业步入发展快车道,社会各界和公民个人积极参加各类公益慈善活动,三湘大地激荡着崇善、行善、积善的文明之风。

强组织,疫情大考显担当

公益慈善的温度,是衡量社会文明的标尺。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公益慈善事业,采取切实措施广泛凝聚社会爱心,推动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

第三届“湖南慈善奖”表彰大会召开5年来,我省大力贯彻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慈善法》精神,先后出台了《湖南省募捐条例》《湖南省志愿服务条例》《关于促进慈善事业健康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法规制度,长沙市还出台了全国省会城市第一部慈善法规《长沙市慈善事业促进条例》,形成了有法可依、规范运行的组织管理体系。

全省14个市州、所有县市区成立了慈善(总)会,全面建立起省、市、县三级慈善工作网络,有的延伸到了乡镇、村(社区)。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组织网络使得各级慈善会地位“变重”,内部管理和制度建设“变强”,慈善宣传和文化建设“变优”,机构、人员、场地、经费等保障有力,打造出多平台、多层次、多载体、多类型的慈善宣传新格局,先进典型的示范作用极大地传播了现代慈善文化理念。

2020年,面对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大考,省民政厅开展“战疫迎大考 决胜显担当”创先争优活动,集合200多家志愿团队,注册慈善志愿者达100多万人,投入到疫情防控阻击战。省慈善办党员干部连续加班工作67天,筹集款物价值9900万元,动员组织1万多名志愿者,把所采购的防护物资全部准时、安全送达到定点防疫机构、场所。全省各级各类公益慈善组织在大疫大考面前迎难而上,展现出勇于担当、甘于奉献的可贵精神,赢得了人民群众点赞。

湖南创造的公益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经验做法为全国所瞩目。5年来,我省先后有10个项目、企业、个人荣获“中华慈善奖”。在最近举行的第四届“湖南慈善奖”评选过程中,160多个企业、个人、项目踊跃参评,最后67个企业、个人、项目荣获“湖南慈善奖”。

抓项目,经年累月铸品牌

在网络发达的今天,公益慈善活动越来越走向项目化,项目救助趋于品牌化,救助品牌呈现社会化。这一方面是捐献者互动意愿增强,希望参与慈善全过程;另一方面慈善机构、公益组织进一步转变观念,把推进项目、募集款物的过程,当成宣传弘扬慈善文化、汇聚更多爱心的过程。

“我要记住今天大家给我的关爱,在大学里刻苦学习砥砺情操,将来做一个自尊自爱、自强自立、对社会有用的人。”2020年8月28日,“爱心改变命运”慈善助学活动在长沙举行,来自平江县贫困家庭的王明珠同学从省慈善总会负责人手里接过5000元助学金后,以朗读《写给未来的信》的方式表达喜悦和感恩之情。

“爱心改变命运”慈善助学项目由省慈善总会、中联重科、湖南经视、潇湘晨报等单位在2003年发起设立,省民政厅、省慈善总会精心培育、久久为功,使之成为了全省慈善会系统爱心助学品牌项目,该项目2007年荣获我国政府最高慈善奖“中华慈善奖”。

中联重科连续18年为该项目捐款,累计已达3000多万元。在当天的活动现场,中联重科负责人向媒体记者表示,中联重科坚持“爱心改变命运”这个慈善项目,就是希望传递一份爱心、一种奋斗精神,从中体现成长的价值和力量。截至2020年秋季,全省“爱心改变命运”慈善助学活动共筹集3.6亿多元慈善捐款,资助了7.2万多名贫困大学新生。

更为可喜的是,不少受助大学生完成学业走上社会后,自觉投身公益慈善,他们和全社会爱心人士一起,把爱心火炬燃烧得更旺、传递得更远。湖南先后涌现出“爱烛行动”“爱眼光明行”、“一家一”助学就业·同心温暖工程、“益行益善”“慈善阳光班”“有爱不孤独”等一系列特色公益慈善品牌项目,在全国形成广泛影响。这些项目进一步整合了全省慈善组织和慈善资源,把慈善组织的项目信息和社会各界的爱心捐赠信息进行有效衔接,提高了社会爱心资源的整合率、慈善救助的精准度。

湖南省民政厅慈善社工处负责人表示,“我们要让每一笔捐助体现捐献者意愿,款物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帮助最需要帮助的人,提高资金募集公信力。”

积善举,奉献爱心收获快乐

赠人玫瑰手有余香。湖湘文化历来有崇德尚义、乐善好施的传统。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推动乡村振兴伟大事业中,越来越多社会爱心人士、爱心企业家弘扬优良传统,加入到公益慈善行列,既奉献爱心,又收获快乐。

近日,记者走进宁乡市大成桥镇清泉社区罗汉果种植基地,只见绿油油的罗汉果果苗生长旺盛。这个基地由清泉阳光残疾人托养服务中心建设,中心负责人罗永生告诉记者,在基地干活的人大部分是生活在该托养服务中心的残疾人,每人每月能够获得800至2000元不等的工资。

2015年,湖南华诚生物公司联合省慈善总会、湖南方正证券汇爱公益基金会等单位,链接社会资源投入脱贫攻坚战,先后在洞口、江永、宁乡、凤凰等地的贫困村,开展甜蜜蜜罗汉果产业扶贫。经过努力,全省种植面积12000余亩,带动产业产值约7000万元,有效帮扶低保户、扶贫户、残疾人户663户。几年来,罗汉果产业精准扶贫项目成为了基地贫困残疾人脱贫解困的“致富果”。

除了罗汉果产业扶贫项目之外,株洲市光伏电站扶贫项目、湘潭市帮一把扶贫项目、郴州市“关爱千名贫困儿童”扶贫项目、怀化市“扬州慈善助学”等,在落实社会组织、社区、社工“三社力量”参与精准扶贫上发挥了慈善的重要补充作用。全省公益慈善组织还加强与腾讯、轻松筹等网络科技平台合作,开展消费捐、运动捐等多种形式捐赠活动,发展冠名基金、项目募捐,不断拓宽慈善募捐渠道和领域,为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汇聚源源不断的资金、资源。

留守儿童的成长牵动着社会的心。2017年9月,邵阳市家庭教育研究会专业介入邵阳市留守儿童关爱保护工作,创建了“1 2”(一名村儿童主任,一名志愿讲师及一名志愿者)关爱模式,培养乡镇督导员及村儿童主任3500多名、志愿者讲师300多名、志愿者辅导老师1000余名,4年来先后开展线上线下关爱活动5.1万多场,留守儿童家长约20万人次参加父母成长课程在线学习,全市1.2万个留守家庭直接受益,5000余名家长从打工地返乡创业,陪伴孩子成长,14万余名留守儿童精神面貌发生了巨大改观。

人人有爱心,个个能慈善。去年新冠肺炎疫情肆虐之时,家住长沙市开福区、81岁的老党员周良竹冒着寒风来到省慈善总会,捐出省吃俭用积攒下来的3000元,10天后,他又一次来到省慈善总会,带来了由他和6位亲人一起捐赠的1万元善款支持抗疫。周良竹说:“不管在什么条件下,不管做了多少,只要关心、支持慈善事业,积极参与慈善活动,就开始了道德积累。投身公益慈善活动,人变得更加快乐幸福。”

据统计,5年来,湖南全省慈善组织共募捐慈善款物80多亿元,开展慈善项目超过1200个,救助困难群众达400万人,先后有600多家慈善组织参与精准扶贫行动,180多家慈善组织投入疫情防控一线。全省蓬勃兴盛的公益慈善力量,彰显出三湘四水向善向上的勃勃生机,汇聚成建设现代化新湖南的磅礴力量。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慈善 项目 公益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