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宏观 金融 行业 国企 民企 人物 新资讯

首页>经济>宏观

产业、就业和养老这三个“衔接点”不能少

2021年06月01日 09:43  |  作者:钱学明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全面脱贫是确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要求和硬任务,乡村振兴则是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大战略举措。实现二者有效衔接,就需要我们对现有帮扶政策逐项分类优化调整,合理把握调整节奏、力度、时限,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

用好“能人”,在产业上做好有效衔接。产业是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的基础和支柱,也是乡村振兴的关键和抓手。群众只有依托特色产业发展实现稳定就业,才能从根本上保证稳定脱贫、持续增收。从我们在联系点——广西壮族自治区隆安县东信村8年产业扶贫经验来看,用好“能人”至关重要。2020年,该村在5名“能人”带动下,出栏肉鸡100万羽、肉鸭45万羽,农业产值超6500万元,农户人均增收1.1万元,集体收入超过65万元。这个贫困发生率曾高达45%的贫困村,在2020年实现顺利摘帽。所以,我建议各地可将部分产业资金用于扶持个人条件相对好、能力相对强的“能人”,让他们先行探索特色产业发展。对“能人”进行认定和颁证,并与其签订购买服务协议,落实其为其他村民开展帮扶的责任。鼓励、支持和引导“能人”带头成立专业合作社及育种、施肥、收割等专业化农事服务组织,加强农户与龙头企业之间合作,不断提高产业组织化、规模化和标准化程度,提升品种、品质和品牌,进而增强市场竞争力。

同时,积极承接产业转移,巩固易地搬迁成效,在就业上做好有效衔接。目前,各地易地搬迁群众“搬得出”“住得好”“稳得住”问题基本得到解决,但“能致富”“快融入”面临不小挑战。尤其是有些安置区周边就业机会并不多,不少搬迁群众还需要外出到东部地区打工。由于打工期间还需要负担居住、交通成本,能够实现就近就业就成为他们的最大理想和盼望所在。

随着我国进入新的发展阶段,引导东部地区部分产业向中西部地区梯度转移,是加快形成新发展格局的必然要求。建议可按照现行东西部扶贫协作和对口支援的基本安排,完善用地、用能、税收等指标政策,引导东部地区部分产业向中西部易地搬迁集中安置区周边精准转移。这不仅能夯实安置区产业发展基础、破解搬迁群众就近就业难题,还可以吸引当地其他成熟劳动力回流,让转移企业获得稳定的劳动力资源,增强企业市场竞争力,还能彻底解决“留守儿童”“留守老人”问题。

最后,积极探索破解农村养老难题,在民生保障上做好有效衔接。农村老年人是乡村振兴中的特殊群体。在家庭完成易地搬迁、儿孙进城之后,难以走出大山、融入城镇的他们,就成为全家牵挂和忧虑所在。如果家里有了生病需要照料的老人,子女往往就不能外出打工,打工夫妻常常因此被迫分居,成本和代价都很大。较之城市,破解农村养老难题显得更为重要和迫切。建议各地可在“实现县乡村医疗卫生服务一体化管理”基础上,加快推进农村医养融合步伐,由乡镇卫生院院长兼任养老院院长,也就是让乡镇卫生院全面托管养老院,缓解“医院不能养、养老院不能医”的现实难题。同时,探索以行政村为单位建设集中就近养老机构,作为乡镇医养融合机构分支,促进家庭自理、机构服务与社会救助相互补充,更好满足农村老年人对生活照料、医疗服务和亲情关怀等多层次养老需求。此举不仅能够解决众多子女及后代“后顾之忧”,还将助力农村家庭增收和致富,巩固和提升脱贫质量,助力乡村振兴。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广西壮族自治区政协副主席)

编辑:秦云

关键词:产业 就业 养老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