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绿·声音 绿·生活 绿·人物 绿·能源 绿·产业

首页>生态>资讯

从“人防”到“技防”——

让环境监测数据作假无处遁形

2021年06月03日 11:06  |  作者:高志民 王菡娟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本报记者 高志民 王菡娟

今年3月,唐山市环保执法检查组对唐山金马钢铁集团有限公司进行检查时,发现该公司在重污染天气应急响应期间,烧结机生产数据与环境质量自动监测数据不符,经现场调查,涉嫌在线数据造假,遂将案件移交公安机关。

去年5月,江西省抚州市宜黄县生态环境局执法人员通过自动监控数据平台发现宜黄县金丰纸业有限公司自动监测数据异常。现场检查时发现,该公司正在生产,污水处理设施排放口正在排放废水,而自动监测设备采样头被插入一个铁桶内,以水管连接自来水龙头将自来水接入铁桶,使自动监测设备抽取铁桶内自来水采样监测。

……

近年来,有关环境监测数据造假的案件经常见诸报端。如何保障环境数据的“真”“准”“全”?

对环境监测数据造假“零容忍”

在5月底召开的生态环境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生态环境部生态环境监测司司长柏仇勇对唐山环境监测数据造假案件进行了回应。

“这起案件核心是三句话,一是违法生产,二是违法排污,三是弄虚作假。”柏仇勇说。

柏仇勇再次强调监测数据质量是生态环境监测的“生命线”。

“依法监测、科学监测、诚信监测,是对各级各类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的统一要求,没有例外,也决不允许有例外!生态环境部始终高度重视生态环境监测机构监管工作,确保生态环境监测数据‘真’‘准’‘全’。”柏仇勇说。

如何保障数据的“真”“准”“全”?

“一是以严格的质控手段保障数据真实准确。目前已完成环境质量监测事权上收,建立‘谁考核,谁监测’运行机制。二是以规范的科学方法支撑监测工作。标准规范体系日趋完善,累计发布监测标准1200余项,形成领域覆盖到位、体系协调统一、质量把关严格的监测标准体系。三是以严厉的惩戒措施打击监测弄虚作假行为。”柏仇勇说。

柏仇勇同时坦言,经过努力,我国环境质量监测数据总体真实可靠,但排污单位自行监测、第三方污染源监测运维机构弄虚作假情形依然存在。

“下一步,我们还将着力做好两方面工作。一是推动加快出台《生态环境监测条例》。二是保持打假高压态势。让造假者付出难以承受的代价,营造‘不敢假’的氛围。”柏仇勇表示。

据介绍,日前,生态环境部、最高检、公安部已联合印发通知,在全国集中部署开展排污单位自动监测数据弄虚作假违法犯罪专项行动,严厉打击监测违法犯罪行为。

“黑科技”助力监测数据“保真”

在当天的发布会上,《2020年中国生态环境状况公报》发布,公报显示,大气环境方面,2020年,全国337个城市平均优良天数比例为87.0%,同比上升5.0个百分点;细颗粒物(PM2.5)浓度为33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8.3%。

近年来,PM2.5作为主要空气污染物一直备受关注。但如何测量出PM2.5的污染浓度是确保监测数据‘真实、准确’的第一道关卡。

此前,记者采访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副站长肖建军时,他特别介绍了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与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新研发的空气质量切割设备。

“在进行PM2.5质量浓度监测前,必须通过一个‘筛子’将空气动力学直径小于2.5um的颗粒物筛出来,再对其质量浓度进行测定。”

而PM2.5的切割器,就是起到这个“筛子”的作用,其通过空气动力学方法,是确保PM2.5监测数据‘真实、准确’的第一道关卡。

一直以来,我国缺少PM2.5切割效率测试的业务化装置,仅有个别科研技术机构开展的研究性测试工作,难以用于大规模业务化测试。

为解决这一难题,中国环境监测总站于2019年联合中国计量科学研究院启动了PM2.5切割效率测试装置研制工作,并于2020年初正式建成投入应用,可在3小时内完成一台PM2.5/PM1切割器的测试工作。

依托该装置,中国环境监测总站已经对国产、进口不同品牌不同原理PM2.5/PM1切割器进行了测试,并对国控网在用PM2.5切割器进行了抽查,从源头上确保了我国PM2.5监测数据的真实、准确。

“我国正在尝试通过大数据、物联网、区块链等信息技术,在加密监测数据的同时,监控环境与仪器状态参数,从‘人防’逐渐向‘技防’过渡,切断人为干扰环境监测的途径。”肖建军表示。

事实上,经过几十年的发展,我国生态环境监测质量管理水平处于快速发展和逐步完善阶段,在部分领域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

“在环境空气自动监测质量管理方面,我国已经建成了全世界首屈一指的环境空气自动监测网络,实现了运维管理-现场检查-约谈通报-严肃整改的闭环式管理,环境空气自动检查质量管理工作已经走在了世界前列;我国已经建成了全世界最大的地表水自动监测网络,相关成果荣获了环境保护科学技术一等奖,处于世界领先水平。”肖建军说。

2025年基本建成碳监测评估体系

为应对气候变化,我国作出“二氧化碳排放力争于2030年前达到峰值,努力争取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等庄严承诺。我国在实现碳达峰和碳中和过程中,环境监测如何发挥作用?

“气候变化是当今人类面临的重大全球性挑战。温室气体排放与大气污染物排放具有同根、同源、同过程的特点,对于‘减污降碳’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是‘十四五’期间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重要战略方向,这对监测体系及时跟进支撑也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柏仇勇表示。

为积极响应碳达峰、碳中和对监测工作提出的新需求,生态环境部会同中国科学院等相关单位,开展了碳监测评估体系构建研究,总的原则是:以服务支撑碳排放核算为基本定位,立足当前、兼顾长远,全面设计、重点推进,科研先行、业务融合。总的目标是:到2025年,基本建成碳监测评估体系,监测网络范围和监测要素基本覆盖,碳源汇评估技术方法基本成熟。

“当前,正在抓紧研究制定碳监测试点工作方案,准备开展三项试点。一是排放源监测试点。鼓励电力、钢铁等重点行业内有条件的企业,开展能源和工业过程温室气体集中排放监测先行先试,加快技术标准研发与监测结果比对,探索实测结果在企业排放量核算与交易、减排监管等方面的应用。二是重点城市监测试点。结合现有城市空气质量监测基础,选取有代表性的城市开展CO2、CH4等温室气体浓度监测试点,组建城市温室气体监测网,探索自上而下的碳排放反演。三是区域监测试点。推进国家大气背景站温室气体监测设施提标改造,结合卫星和无人机遥感监测,提升区域和背景尺度温室气体监测能力。”柏仇勇说。

对于整个“十四五”时期的环境监测工作,柏仇勇表示将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必须系统回答好生态环境监测“为什么、干什么、怎么干”的问题,持续完善顶层设计,全面推进生态环境监测事业高质量发展。

据介绍,2020年4月以来,生态环境部会同国家发展改革委、财政部、自然资源部、交通运输部、水利部、农业农村部、市场监管总局、中国气象局等,深入研究、加快推进“十四五”生态环境监测规划编制。

“目前主要思路已基本成熟,概括起来,就是‘四个提升’即提升整体性,构建‘大监测’格局,提升系统性,建立‘全覆盖’网络,提升协同性,加快‘高质量’转型,提升创新性,夯实‘现代化’能力。”柏仇勇说。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监测 数据 环境监测 生态环境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