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宏观 金融 行业 国企 民企 人物 新资讯

首页>经济>资讯

化石能源新技术的颠覆性作用不容忽视

2021年07月06日 10:24  |  作者:李元丽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日前,在“煤矿总工程师论坛”上,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矿业大学(北京)教授彭苏萍,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能源集团科技委常务副主任顾大钊两位院士一致指出,“相对富煤、油气不足”的资源禀赋,煤、油、气和非化石能源“一大三小”的能源生产结构,决定着我国能源消费以高碳能源为主,能源行业成为碳排放主要来源。但在实现净零排放的关键技术中,有50%目前尚未成熟,这是能源领域碳减排面临的一大考验。

“2000-2020年,我国化石能源消费占比由92.7%降至84.1%,但仍占绝对主导地位。”以国家能源集团为例,顾大钊坦言,煤电、化工、煤炭生产和运输是碳排放主要板块,同时又是重要的利润来源。“2019年,集团80.5%的盈利来自上述产业。怎么解决这个矛盾?”

“技术创新是重要突破口。”顾大钊透露,国家能源集团正在聚焦新兴低碳、负碳技术攻关,力争使研发水平处于行业并行或领先地位。

“世界各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路径与方式各有不同,主要由资源禀赋与技术优势差异所决定。例如,欧盟煤油气资源匮乏,高消费、低产量,高度依赖进口,因此他们大力发展非化石能源。日本的化石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均匮乏,节能提效是主要举措。”彭苏萍表示,基于差异性和特殊性,我国无可供复制的先例可循,必须走中国特色的能源转型道路。

“相比其他产业,能源领域投资大、周期长,能源技术应用的惯性强。既要考虑成本、效率,也要考虑技术的先进性和创新性,能源科技发展战略规划应进行不同定位、区别对待。”彭苏萍进一步称。

那么,哪些技术可为我们所用?两位院士均表示,能源新技术不仅涉及可再生能源和核能,也包含非常规油气、化石能源的清洁高效转化与利用、能源传输以及终端用能等多方面的具有突破性或颠覆性的开发利用技术。“当前,我国能源结构仍以化石能源为主,可再生能源自身效率有待提高。未来30年,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利用与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需要同步推进。”彭苏萍表示。

针对我国能源新技术及产业发展思路,彭苏萍提出,煤的气化、液化,天然气水合物与页岩油气的勘探开发等,都可视为对传统化石能源的颠覆,也是先进、可行的低碳发展方向。他建议,把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利用、可再生能源规模化、分布式能源和智能电网、先进安全核能作为优先方向。其中,应同等重视化石能源和非化石能源新技术的颠覆性作用。

顾大钊举例说,我国二氧化碳理论封存容量在2.4万亿吨左右,技术一旦实现商业化,煤是可以继续使用的。现阶段,一代捕捉技术已能进行大规模示范,二代技术的能耗和成本比一代降低30%以上。CCUS产业预计2030年迎来拐点,可作为大力发展的方向。

编辑:秦云

关键词:化石能源新技术 颠覆性作用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