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建言立论 统战新语 双向发力 民主监督 提案工作 实践探索 委员自身建设

首页>理论>建言立论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

——深刻理解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大意义

2021年07月15日 21:43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代表党和人民庄严宣告:“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我们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我们党确定的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也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步,在中国共产党的发展史上,在中华民族文明史上,在新中国的建设史上都具有里程碑意义。

一、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不仅实现了千年“小康梦”,更是中华民族自近代以来由衰落走向复兴的重要里程碑。

“小康”一词最早出现于《诗经·大雅·民劳》,距今已有3000多年历史。西汉经学家戴圣在《礼记·礼运》篇中将“小康”描绘成次于“大同”的理想社会。在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小康”广为传播,逐步成为家喻户晓的吉祥话,承载着中华民族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久困于穷,冀以小康。”过上丰衣足食的小康生活,一直都是老百姓最朴素最深切的愿望和追求。然而在漫长的封建社会,尽管有过繁荣一时的“盛世”,但“小康”对于百姓依然只是一个美好的梦想。在西方列强坚船利炮的攻击和恫吓下,中华民族开启了苦难的近代史。腐朽的清王朝外不能御辱,内不能安民,逐步沦为洋人统治中国的工具,百姓饥寒交迫,卖儿鬻女,饿殍遍野。辛亥革命后,军阀割据,内战连年,日寇侵华更是将中华民族的苦难推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在民族危难之际,中国共产党应运而生,义无反顾地担负起民族复兴的历史重任。“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 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党领导人民经过28年浴血奋战,建立了新中国,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经过社会主义改造,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制度,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经过新中国成立70多年的持续奋斗,在中国共产党迎来百年华诞之际,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实现,意味着中华民族千百年来孜孜以求的“小康梦”变为现实,更意味着近代以来中华民族所遭受的屈辱苦难已成为历史,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迈出了关键一步,足以告慰先祖,彪炳史册,光照千秋。

二、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了历史性成就,为全面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打下了坚实基础。

现代化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实现现代化是近代以来无数仁人志士执着的追求,更是中国共产党肩负的历史使命之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意味着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生态文明建设达到了一个新水平。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到2020年实现这个目标,我们国家的发展水平就会迈上一个大台阶。”从“一穷二白”到温饱到总体小康再到全面小康,中国人民迈着坚实而从容的步伐走向伟大复兴。改革开放之初,邓小平用“小康”来描述“中国式的现代化”目标,并明确提出了“三步走”的战略步骤。随着温饱、总体小康目标的提前实现,党中央又提出了21世纪我国社会发展的“三步走”设想和“两个百年”奋斗目标。从党的十五大报告到十九大报告,2020年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不仅没有改变,而且逐步提高目标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的按期实现,意味着党的十五大提出的“新三步走”战略已完成前两步,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的“两步走”战略安排即将按期启航,向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进军。

三、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生动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合真理性与合价值性,深刻阐释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再次证明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是科学真理。

在“一穷二白”的基础上经过72年的接续奋斗,我国实现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目标,综合国力、民生福祉、民主法治、精神面貌等上了一级大台阶。回顾新中国成立70年来我们党领导人民走过的现代化建设道路,有过高歌猛进的时期,也有遭遇挫折的阶段,诸多经验教训值得总结。正是在深刻总结新中国建国初期社会主义建设特别十年“文革”教训的基础上,我们才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指引的正确道路,抓住机遇,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快速发展,创造长期高速增长的经济奇迹,也创造了社会保持长期稳定的奇迹。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成绩以铁一般的事实说明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道路、制度、文化的合真理性与合价值性,阐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巨大优势。

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创立及优势的发挥,都离不开党的领导。没有中国共产党的正确而坚强领导,就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程和成就再次证明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启迪我们必须不断加强党的自身建设,保持党的先进性、纯洁性,不断提高党长期执政能力。

“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因为马克思主义行!”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再次以铁的事实证明了马克思主义的真理性,说明马克思主义所揭示的人类历史发展的基本规律是正确的,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科学的,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没有过时,仍然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广泛的时代价值。历史启迪我们,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须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不动摇,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用21世纪的马克思主义武装头脑,指导行动。

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了人类文明进步,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人民追求幸福美好生活提供了全新道路选择,展现了光明前景。

全面建成小康不仅意味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取得了阶段性胜利,而且对全人类具有广泛而深远的影响。脱贫摘帽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目标,我国脱贫攻坚战的胜利使得全球贫困人口大幅减少,为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所确定的减贫目标做出了重大贡献。更为重要的是,我国在改革开放实践中探索形成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可为广大发展中国家实现现代化提供有益借鉴,为他们展现了光明前景,极大增强了广大发展中国家根据本国国情探索现代化道路的信心。“我们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推动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精神文明、社会文明、生态文明协调发展,创造了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创造了人类文明新形态。”中国式现代化新道路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正确道路选择。全面建成小康社会雄辩地说明人类实现现代化的道路、模式不能定于一尊,适合本国国情的道路才是最好的道路。中国现代化建设的成功经验作为“中国智慧”“中国方案”的重要内容,可以为广大发展中国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为解决全人类问题提供新的方案。

总之,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既是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成就的结晶,又是新征程开启的奠基,具有诸多重大历史意义。深刻认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历史意义,对于我们总结经验,凝聚力量,开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作者:杨智 甘肃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研究中心特约研究员、甘肃政法大学副教授

编辑:周佳佳

关键词:全面 建成 中华民族 复兴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