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绿·声音 绿·生活 绿·人物 绿·能源 绿·产业

首页>生态>绿·声音

勇当落实“双碳”目标排头兵

2021年07月19日 09:26  |  作者:鲁修禄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庄严宣告,我国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正在意气风发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作为一名生态环境保护工作者,我有幸亲身参与到这场伟大的实践中,深切感受到我国生态环境保护和生态文明建设取得的伟大历史成就,深刻认识到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伟大真理力量。

当前,广东省人均GDP已达到中高收入经济体水平,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不断提升,随着新发展理念全面落实,广东生态环境质量改善内生动力逐步增强。我们从《广东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到2035年美丽广东基本建成的远景目标可以看出,“十四五”时期,广东省将锚定走在全国前面,创造新的辉煌总目标,以建设美丽广东为具体任务,坚持节约优先、保护优先、自然恢复为主的方针,以“双区建设”“双城联动”为引领,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为核心,以协同推进减污降碳为抓手,深入打好污染防治攻坚战,系统推进大气、水、海洋、土壤、农村、固体废物、环境风险等全要素全领域提升,加快推进生态环境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2025年,广东生态文明建设迈入新境界,生态环境更加优美,城乡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粤港澳大湾区生态环境质量保持全国领先,为美丽广东建设远景目标奠定坚实的基础。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生态环境保护和经济发展是辩证统一、相辅相成的,建设生态文明、推动绿色低碳循环发展,不仅可以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优美生态环境需要,而且可以推动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走出一条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

为推动广东省在落实“双碳”目标过程中走在前列、创造新的辉煌,提出以下思考与建议:

一是以减污降碳协同增效为总抓手,率先建设碳达峰碳中和示范省。加快实施碳排放达峰行动,深入推进产业、能源、交通运输结构调整,坚决遏制高耗能高排放项目盲目发展,加大落后产能淘汰和过剩产能压减力度,统筹推进化石能源压减和清洁能源发展,全面实施煤炭消费总量控制。深入推进碳排放权交易,逐步将市场范围扩大到建材、有色、钢铁等更多行业,开展碳达峰、碳中和试点示范建设,推进低碳技术的研究和应用,抢占低碳发展高地。同时要建立健全减污降碳协同机制,健全减污降碳协同增效的战略、规划、政策和制度体系,构建一体谋划、一体部署、一体推进、一体考核的制度机制,将碳排放管控纳入环境影响评价管理,为实现减污降碳协同效应提供支撑保障。

二是创新和探索攻坚战新思路和举措,集中力量在大气、水、海洋、农村等方面打好一批标志性战役。注重强化源头治理、系统治理、整体治理,从生态系统整体性和流域系统性出发,追根溯源、系统治疗,加强陆海、城乡、区域统筹,强化山水林田湖草系统治理;注重精准、科学、依法治污,做到问题、时间、区域、对象、措施“五个精准”;注重补短板强弱项,推动污染防治攻坚战在关键领域、关键指标上实现新突破。

三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优先解决老百姓身边的突出环境问题。针对当前,我省“楼企相邻”“楼路相近”,建筑施工噪声、娱乐业噪声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问题,必须下大气力解决好。在建立热点环境信访问题源头防范、过程化解、末端监管的工作制度的同时,加强信息公开、公众参与和科普宣传,打造优质“亲邻”“惠邻”项目,不断提高人民群众对优美生态环境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四是强化创新驱动和示范引领,共建国际一流美丽湾区。我们要抓住粤港澳大湾区和深圳先行示范区建设的重大战略机遇,强化示范引领,全力打造大气污染防治先行区、水生态环境治理修复样板区、美丽海湾、绿色低碳发展区、土壤污染治理示范区和“无废”试验区。深化生态环境重点领域和关键环节改革,加强与港澳合作,率先探索与国际接轨的生态环境管理体系和具有粤港澳大湾区特色的生态文明建设路径,为世界级湾区绿色低碳发展贡献中国智慧、提供广东方案。

五是统筹发展与安全,牢牢守住生态环境安全底线。我们要进一步强化底线思维,系统构建全过程、多层级生态环境风险防范体系,加快提升应急能力,尽最大努力防患未然。逐步建立环境风险分级分类管理体系,完善环境安全例会和例检,定期开展企事业环境风险隐患排查专项整治。深化跨省跨部门环境应急联动,加快建立省内跨市流域上下游水污染应急联防联控机制,强化东江、西江、北江、韩江等流域饮用水源环境风险评估,推动建设必要的应急防控工程。

六是坚持激励与约束并举,加快构建具有广东特色的现代环境治理体系。要构建完善以法律为基准、以绿色发展为导向的行政、市场政策体系,强化绿色发展的法律和政策保障,优化完善生态环境保护地方性法规标准,更多发挥绿色金融、排放权交易、生态补偿、推动生态价值实现机制等市场激励作用,完善推动价格、财税、投资等正向激励政策,自下而上推动全社会从“要我环保”到“我要环保”的转变。

(作者系全国政协委员、民进广东省委会主委、广东省生态环境厅厅长)

编辑:秦云

关键词:双碳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