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 农业科技 精准扶贫 三农人物 品牌兴农

首页>农业>资讯

肉牛成为隆化县特色主导产业

2021年07月22日 15:01  |  作者:孙维福  |  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肉牛成为隆化县特色主导产业

张秀生和他饲养的牛群。

像往常一样,虽然凌晨三四点就起床给牛投喂草料、清理圈舍一直忙到八九点,但这天过晌午了张秀生都没觉得累,还嘴角总是翘着满脸绽笑。因为头天那个黄白花的西门塔尔母牛,顺利生下了一头漂亮健壮的小犊,现在“母子俩”正蜷卧在棚外一角,暖暖地晒着太阳打盹。“一头小牛犊,养出手就是万把块钱。像围栏里那个紫白花小犊,能卖到2万多元呢。”这个河北省承德市隆化县湾沟门乡茶棚村的中年汉子,10年前从父亲手里接手养牛,至今已经发展到将近30多头、光母牛就有20多头,一年能给他们两口子带来七八万元收入。“不用离开家门口,能有这个收入,挺知足了。”

张秀生一家因牛小乐常有,整个隆化县则是因牛大喜不断,继2020年入选中国特色农产品优势区,今年4月28日,该县又获准入列国家现代农业(肉牛)产业园创建名单,开启承德市百万头肉牛产业带核心区建设。这大喜背后,是隆化40多年来持之以恒的肉牛产业骄人业绩:截至2020年底,全县肉牛饲养量达到48.3万头、存栏25.2万头,养牛万头乡镇达到17个、千头养牛村150个,5头以上养牛户1.72万户,饲养量达到千头以上规模牛场26个、百头以上规模牛场520个。

隆化肉牛,何来如此盛况?

  

目标格局大,产业地位高


隆化是战斗英雄董存瑞舍身炸碉堡牺牲地,全县素有八山一水一分田之称,县域总面积全省第三,是典型山区农业大县,也是曾经的国家级贫困县。地理风貌、历史传承原因,当地农民素有养牛习惯,全县早在上世纪70年代即开展本地黄牛改良,每年改良本地黄牛3.5万头,现已形成“隆化西门塔尔”特殊的优良种群,全县良种肉牛比重达到95%以上。该县1978年就被列为全国商品牛生产基地县,1998年、2000年、2012年分别被列为国家级秸秆养牛示范县,跻身全国肉牛生产强县。隆化肉牛,从此声名日隆。

近10多年来,隆化历届县委、县政府都把肉牛产业确立为第一特色主导产业,持续用力精心打造,完成了从小到大、从弱到强的跨越蝶变,实现了由规模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型升级。隆化县农业农村局负责人许利民告诉记者,全县通过实施“十乡万户母牛繁育、肉牛快速育肥、品质提升和龙头带动”四大工程,强力推进深山区能繁母牛繁育和浅山区肉牛育肥两个产业带建设,同时按照“加大能繁母牛存栏,加快育肥肉牛出栏”产业发展思路,进一步优化了产业布局。仅2018年,全县肉牛总产值就已占到畜牧业总产值的60%以上,农民人均养牛收入占到人均纯收入的60%以上。隆化肉牛,响当当成为全县农民增收脱贫、乡村振兴的特色主导产业。

  

政策扶持准,资金保障足


“明年我准备挨着养殖围栏再建一个牛棚,把饲养量加到百来头”,给张秀生带来牛场扩建信心的,是隆化县“围绕资金投入、用地审批、服务保障”等推出的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扶持举措。

政策扶持方面,该县创新实施了村级养牛帮带小区模式。即利用京津风沙源治理禁牧圈舍补助项目和涉农整合资金,建起114个村级养牛帮带小区,采取贫困户直接进小区养牛、村托管、能人承包等形式帮带贫困户,在确保打工贫困户每户分红不低于3600元/年、不打工贫困户每户分红不低于5000元/年前提下,其余收益作为村集体收入,此举累计带动贫困人口9923户26295人,人均年增收5400元以上,真正见到了“两头牛脱贫,五头牛小康”实效。

资金扶持方面,隆化县探索实施了一种叫作“险资直投与联办共保”的机制,由政府与保险企业建立“政府+保险+资金池增信”融资合作平台,利用保险金为养殖户、企业、合作社提供10万-1000万元贷款,并实行全额贴息;采取“财政补贴+农户自缴”方式对全县肉牛进行统保,建立肉牛产业“普惠农险”制度。“养牛有无息贷款、死牛有保险赔偿”。这样的扶持保障,等于从资金投入和养殖风险两方面让各个养殖主体都吃了定心丸。”许利民说。

许利民的说法,在张秀生那里也得到了印证:“养牛就怕小牛刚生下来闹病,我这里每年怎么也得瞎(病死)个俩仨的,都有保险公司来认定赔付,每头能赔1900元,全是政府给投的保险。”

  

产业支撑硬,服务体系强


在隆化特别是深山区乡村,沟坡处、山坳间、围栏内的大小牛群,是轻易可见的田园牧歌场景,可谓村村户户、多多少少都养牛。正是这种因地制宜“小群体”,才成就了全县肉牛产业“大规模”。

目前,隆化已经形成以郭家屯等10个乡镇为主的深山区可繁母牛繁育产业带,以张三营等7个乡镇为主的浅山区肉牛快速育肥产业带,保证了全县肉牛数量的稳步增长。同时,县里还从现代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角度谋划布局,大力培强与肉牛产业有效衔接的龙头企业,先后建成投产运营两家大型肉牛深加工企业;另外,投资3000万元在养牛密集的张三营镇建成华北最大、国家定点肉牛交易市场,每周两天开市交易,年交易肉牛10万头、交易额15亿元。

体量庞大的肉牛产业,必须从“品种改良、疫病防治、科技服务、饲草饲料”方面提供健全的体系保障。近年来,隆化不断加强与权威农业科研院所长期合作,充分利用国家肉牛牦牛产业技术体系专家资源,广泛开展科学研究、科技成果转化、现场技术指导,显著提高了全县肉牛产业的科技含量,建立了9个基层农技推广综合区域站,形成了县、乡、村三级技术服务网络。同时,加快大力推广轮封轮牧、舍饲半舍饲和园区化养殖模式,确保了肉牛产业持续、健康发展。

“现在肉牛产业园的首笔国家项目资金已经下拨,按照资金配套、撬动比例,辐射8个乡镇、142个行政村的肉牛产业园,未来3年将形成18亿元的投资建设规模。”许利民介绍说,为了统筹衔接产业扶贫与乡村振兴,隆化县将以创建国家级肉牛产业园为契机,全力把这一特色主导产业打造成为河北领先、全国一流的地方特色品牌,带动全省肉牛特色产业做大做强。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肉牛 产业 养牛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