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热点聚焦 海峡观察 台海人物 台商台企 在大陆 两岸交流

首页>两岸>资讯

台湾疫情催热“宅经济”

2021年07月23日 06:32  |  作者:姜婷婷 陈键兴  |  来源:新华社
分享到: 

新华社台北7月22日电(记者姜婷婷、陈键兴)5月新冠疫情在岛内暴发以来,台湾旅游、餐饮、娱乐等行业受到冲击,网络购物、餐饮外卖、在线教育等“宅经济”则逆势成长,带动无接触支付广受欢迎,成为寒流中一抹亮色。

全台疫情三级警戒持续两个月,民众减少外出,上网购买防疫物资和民生用品增加,电商平台业绩凸显。

据悉,旗下拥有momo购物网的电商龙头富邦媒6月营收83.3亿元(新台币,下同),较去年同期成长52.3%,创单月次高纪录;上半年累计营收破400亿元,同比增长31.3%,为历史同期新高。生鲜商品是momo成长最快的板块之一,上半年业绩同比增长80%,5月和6月的日均业绩相比前4个月增加约1.5倍。

另一电商企业创业家兄弟表示,疫情暴发后,电商买气提升,旗下“生活市集”业绩大幅成长,上月创历史同月最好的营收成绩,本月订单数及整体营收状况持续稳健成长。东森购物的业绩报告显示,上半年公司合并营收137.4亿元,同比增长20%,累计获利8.6亿元,同比成长47%,创历史新高。

记者所住公寓的前台工作人员谢小姐自称“购物狂”,认为走走逛逛是她的一种减压方式,但疫情让她转变为忠实的网购拥趸。“以前没觉得网购很重要,毕竟台北不大,去哪买东西都方便。但疫情升温后不能到处逛,发现网购真成了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说。

摩根大通近期发布报告指出,未来10年台湾网购市场将持续增长,电商平台有望成为受惠者。目前台湾网购渗透率约为13%,不及中国大陆的一半,也低于韩国的36%。鉴于大陆和韩国过去一年受疫情刺激,网购覆盖率进一步提升,摩根大通因此看好台湾发展潜力。

疫情下,少了餐厅里顾客觥筹交错的景象,多的是外送摩托车在路上穿梭。据台经济主管部门统计分析,不少餐饮店自去年疫情发生后,陆续推出外带餐盒、冷冻餐食外送等服务,此类业者占比从去年4月的57%增至今年5月的64.8%,目前连台北五星级饭店的米其林三星餐厅也外送烤鸭。

台湾知名外送平台foodpanda本月21日宣布与台北市政府合作,推出传统市场外送服务,预计7月底将有6家传统市场正式上线,第三季度传统市场外送服务有望覆盖台北九成人口。此举有助传统市场数字化转型,也将为消费者提供更多元优质的服务。

此外,在线教育也热度飙升。专为台湾中学生打造的在线教育平台StudyBank近两个月会员增加约六成,在线学习时间从疫情前日均连续56分钟提升至109分钟。

随着人们生活消费模式的转变,无接触支付使用率明显提升。万事达卡最新调查报告显示,超过75%的台湾消费者提升了移动支付使用频率,每天都会使用移动支付的用户增加了30%。逾九成消费者认为通过指纹、脸部辨识和二维码进行支付更便利,逾四成消费者会避免去不支持移动支付的商户消费。

记者发现,在台北超市和卖场里,越来越少的顾客使用现金结账,使用移动支付的人们中不乏年长者。“扫一下就好,不用掏钱、找钱,快捷安全,对收银员也好。”一位排队结账的退休教师说。

台北市健康路一家饮品店顺应潮流,贴出告示:疫情期间,外送只接受移动支付。至于会否挡住惯用现金的顾客,店员表示,特殊时期都是为了彼此更安全。

据报道,台北宁夏夜市2015年就引进大陆游客常用的支付宝,后续也和岛内移动支付业者合作,目前八成摊商都可无接触付款。

疫情促使民众消费习惯发生转变的同时也在加速科技创新。台湾云端物联网产业协会应用服务委员会主委吴坤荣表示,协会正积极推动软件创新,促使5G应用、云端物联网建设与各种远距新兴服务成为台湾科技成长新动能。

疫情使台湾经济民生受创不小,但也催热新消费模式。经受疫情风暴的台湾能否在危机中捕捉转机、把握新机,迎来经济复苏的彩虹?不妨拭目以待。


编辑:贾元昌

关键词:疫情 台湾 支付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