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热点背后 政协历史 奇闻轶事 军事历史 口述历史

首页>春秋>热点背后

李可染与《放牧图》

2021年08月05日 10:53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李可染与《放牧图》_副本

李可染 放牧图 56.5cm×48.5cm 1957年

盛鸣

作为中国国家画院成立40周年系列庆祝活动的开篇展,在中国国家画院明德楼国风堂开幕的“李可染艺术研究展、历史文献展”展示了此前很少展出的中国国家画院首任院长李可染不同创作阶段的精品力作57件,同时又将李可染晚年的画室“师牛堂”完整复原呈现。

作为当代中国画创作的一位领跑者、20世纪中国美术的一座高峰,也是中国国家画院的先驱,李可染先生一生在创作实践、理论研究、教育教学等多个领域成就卓著,他一生倡导以“大天才”下“笨功夫”,“深于思、精于勤”并身体力行之,一生致力于在传统中不断探求变革,在变革中不断发展传统。

李可染先生的创作除山水、人物外,牧牛图是他最喜爱的题材之一,他对于牛的喜爱是显而易见的,这不仅是因为牧童归牛最具牧歌情调,为李可染所喜爱,也是李可染先生对于牛的品格的喜爱和尊重。

李可染对于牛曾经写下过这样的题跋:“牛也,力大无穷,俯首孺子而不逞强。终生劳瘁,事人而安不居功。纯良温驯,时亦强犟,稳步向前,足不踏空,形容无华,气宇轩昂,吾崇其性,爱其形,故屡屡不厌写之。”在他的笔下,牛的憨厚、耐劳、温顺、强犟,代表了普通中国人的精神品格,因此,李可染画牛总是饱蘸浓墨,用笔厚重缓慢,墨色力透纸背,极具笔墨深度。

从绘画语言上来说,李可染先生的牛在笔墨上与其山水一脉相承,其用笔缓重,其用墨深厚,或行或卧,或仰首或低头,或回望或远眺,树下、水中、路边,无不姿态生动自然,充满生活气息。在表现上也特别注意牛的神态和姿态,使之充满憨厚质朴的气质。

早在20世纪40年代,李可染先生就常常去观察住所附近的牧童和水牛。一直到晚年,他一直保持着观察这一最常见的农村景象的习惯,为其创作提供了无穷的源泉。

1957年,李可染先生创作了《放牧图》,在这幅画中,李可染用浓墨勾出牛的结构,再用浓淡不一的墨色晕染牛的腹部和背部,牧童以单线勾勒,留白与墨色浑厚的老牛形成有趣的对比。从这幅画中可以看出,李可染先生的牧牛图以简取胜,以浓淡的鲜明对比造成画面上的清新自然的感觉。这一创作方式在其他的相同题材中也是显而易见的。比如《榕荫放牧图》,牧牛和牧童的画法几乎与《放牧图》一样,但画面又截然不同,在密林和牧童水牛之间,李可染先生通过留白的方式来构建画面,近处浓墨画就牧牛和牧童,在浓淡上形成变化,使画面上下部分既有“气”的联系,又保证了画面的空间。

李可染的“牧牛图”在他的作品中占据了很大的比重,比如《柳塘牧牛图》《放牛图》《浴牛图》《牧牛图》《柳塘放牧图》《清凉境》《柳塘渡牛图》《忽闻蟋蟀鸣》《牛背闲话图》等。在这类作品中,画家巧妙使用留白,用浓墨写就牧牛,画出茂林山石,留出大片空白作水面,充分利用了“计白当黑”的传统创作技巧。

李可染先生的牧牛题材作品,充分体现出中国传统绘画的特质和智慧。在这“实里求虚,虚中求实”的矛盾原则中,寻求黑白、虚实之间的对比和相互映衬,建构简约而不简单的艺术空间,在实与虚、显与隐、有限与无限的高度统一中,获得画面的无穷之趣、不尽之意。

李可染先生笔下的牧牛系列作品不仅表现了其对于民间牧歌情调的向往和牛品格的喜爱,而且,在这些作品中,笔墨语言的醇厚深邃与计白当黑的巧妙章法,开拓了画牛题材的新意境。

(作者单位:中国国家画院)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放牧图 李可染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