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 农业科技 精准扶贫 三农人物 品牌兴农

首页>农业>资讯

补齐短板 扮靓村庄

——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建设富美宜居乡村探访

2021年08月05日 16:01  |  作者:张雪建 余爽 刘久锋  |  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烈日炎炎,漫步在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永乐乡桃花坞河岸边干净整洁的道路上,青山碧绿,湖水清澈,游人悠闲拍照……一帧帧美好和谐的画面,呈现出了永乐乡村生态良好、环境宜人、村容整洁、生活舒适之美,让人心旷神怡。这得益于贵州省贵阳市南明区扎实开展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事关广大农民根本福祉,也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近年来,南明区结合辖区实际,将改善提升农村人居环境与“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有机结合起来,以村庄清洁、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垃圾收运治理、“厕所革命”、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等为重点内容,制定详细工作方案,整合资源、精准发力,全力打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第一场硬仗,推动农村旧貌换新颜,打造环境优美、和谐有序的农村人居生活环境,不断提升村民获得感、幸福感和满意度。

“以前,我们交椅山到处都是‘野广告’,路面也是坑坑洼洼的,一到下雨天就污水横流,走路都成问题。经过整治改造之后,现在环境干净又整洁,生活在这里也越来越舒心了。”居住在后巢乡四方河村交椅山村民组的李竹说道。

为切实解决居住环境脏乱等困扰村民心头的烦心事,后巢乡党委、政府严格按照“千村整治、百村示范”建设要求,与四方河村委会共同出资,围绕整治提升村容村貌、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治理、生活污水治理等方面内容,通过打造“交椅山村庄整治亮点工程”,扮“靓”村庄,有效改善了村民的居住环境。后巢乡对四方河村交椅山村民组人居环境的改造提升,正是南明区全面开展“三清一改”“两拆三化”村庄清洁行动,确保村庄环境持久干净整洁的生动写照。

工作中,南明区以开展村庄清洁行动为抓手,加大对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力度,通过开展生活垃圾清理、农户庭院美化、宣传教育引导等方式,改变提升村庄风貌,为村民提供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目前,全区3个乡13个村全部开展了村庄清洁行动,建立了村庄保洁制度,参与比例100%。全区开展进村入户宣传教育292场次1万余人,发放宣传资料1.5万余份,张贴宣传标语5600余张,清理农村生活垃圾1.5万余吨,庭院美化建设2万余户。

在永乐压缩式垃圾转运站,一辆辆满载着垃圾的清运车辆正有序驶入站内。工作人员介绍,运来的垃圾经过压缩处理设备进行处理后,将被运送至正规垃圾处理站进行集中处理,做到了垃圾即时收集、即时压缩、即时清运,实现了垃圾不“过夜”的目标,解决了农村生活垃圾乱堆放、无人管理污染环境的问题。

据了解,永乐乡共建设有生活垃圾转运站1座,配置了农村垃圾收运车辆7辆。目前,该生活垃圾转运站垃圾日转运能力达到16-18吨,处理率达100%,实现了全乡生活垃圾收运处理全覆盖。

在改善农村人居环境的具体实践中,南明区聚焦农村生活垃圾收运治理、生活污水治理、清洁饮水、推进“厕所革命”等重点环节,通过建立农村垃圾处置系统平台、建设垃圾转运站及污水处理设施、建设改造公共卫生厕所等一系列举措,为村民营造美丽宜居的良好生活环境。

农村垃圾收运治理方面,全区建立农村生活垃圾收集点253个,配备保洁人员288人(含市场化部分),收运车辆20辆。农村生活污水治理方面,云关乡、后巢乡依托现有城镇管网,已基本完成农村污水收集处置;永乐乡已建成6个污水处理设施,有效解决了乡村污水横流、生活污水直排现象。农村饮水安全巩固提升方面,加快推进城乡供水一体化建设,目前,全区农村集中供水率达96%,农村饮用水普及率达100%,已基本解决农村饮水安全问题。“厕所革命”方面,落实改厕经费144万元,在永乐乡羊角村新建村级公共卫生厕所1座,在永乐乡辖区建设改造户用卫生厕所284户;同时投入261.7万元,对永乐乡1045户农户进行户用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自实施“厕所革命”以来,全区乡村厕所一改昔日的“脏乱差”,提高了村民的生活品质。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农村 垃圾 村庄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