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乡村振兴 美丽乡村 农业科技 精准扶贫 三农人物 品牌兴农

首页>农业>资讯

炒菜机器人推动农产品精深加工、电商配送、标准化融合发展——

厨房“新人”带来产业“新机”

2021年08月11日 15:14  |  作者:钟欣 彭书慧  |  来源:农民日报
分享到: 

厨房“新人”带来产业“新机”

“味来逸站”里的炒菜机器人。

不见厨房、没有厨师,取而代之的是智能化的炒菜机器人,那会是怎样一种场景?在山东青岛市即墨经济开发区科创中心,一个名叫“味来逸站”的机器人餐厅座无虚席,墙边一排外观酷似“冰箱”的机器人,是智慧乡村科技有限公司和青岛美餐即享机器人有限公司最新的科研成果。餐厅员工只需将配比好的菜品原料放进机器人“体内”,再扫描食材餐盒上的二维码并点击“系统启动”,机器人就开始自动操作,只需五分钟,味道鲜美、颜色诱人的鱼香肉丝、腰果翡翠虾仁、麻辣小龙虾等菜品就烹制完成,摆上餐桌。

如此场景,是否会令人忍不住畅想一个从厨房事务中解放出来的未来?美食与机器人的结合,智能炒菜机的兴起,是近年来不断向工业化、智能化、自动化方向发展的中国餐饮行业的缩影,也将是冷链物流、农村电商、精深加工、农业标准化的集大成之作。“结合中餐工业化、规模化需要,培育特色标准化种植食材基地已成为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抓手。”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学院教授、世界中餐产业联合会工业化专业委员会副主席兼秘书长李全宏对记者说。他认为,随着“无人餐厅”“智慧餐厅”等概念的兴起,餐饮智能化趋势愈加明显,借助日渐成熟的农村电商体系,餐饮业中的大量工作可以转移到原料产地、加工基地来完成;在新型工业化、城镇化、信息化、农业现代化等趋势下,产业深度融合、产品技术创新将成为驱动中餐业发展的主要动能。

  

创新产业将与合作社共同成长


“味来逸站”这样的机器人餐厅仅仅是一个试点。青岛美餐即享机器人有限公司的最终目的,是要将这项创新之举推向每个家庭,成为家家“标配”的日常电器,把人们从琐碎的买菜、洗菜、做菜等环节中解放出来。同时,公司有自己的蔬菜生产基地、蔬菜加工基地、蔬菜配送中心,消费者可以通过公司的电商渠道下单,并提供农残检测、冷链配送、“拼单优惠”等服务,每个菜品上唯一的“二维码”可以让消费者“全程质量溯源”。

美餐即享公司总经理葛武表示,与传统食堂相比,机器人餐厅在节约粮食方面更有作为。有机构研究数据显示,蔬菜从农田到餐桌的过程中,大约有30%的蔬菜是在物流过程中损耗的,还有20%是在制作过程中损失,而我们的机器人餐厅是直接将订单需要的蔬菜由田间地头运送到工厂中加工成净菜,再按照订单需要进行配比,大大减少原料食物的损耗,同时把所有下脚料集中处理成动物饲料,大大减少了食物加工环节的浪费和后端垃圾分类处理的压力。

走出机器人餐厅,记者来到为“味来逸站”提供食材的青岛食康杂粮专业合作社,映入眼帘的是一排排整洁有序的蔬菜大棚。一垄垄蔬菜长势良好,它们中的一部分,就将供应给像“味来逸站”这样的机器人餐厅。从餐桌追溯到农田,智能炒菜机的发展也为上游的农业产业发展带来“溢出效应”。合作社理事长陈京月告诉记者,希望机器人餐厅越开越多,这样我们合作社的优质蔬菜订单也会更多,种植户的“钱袋子”会更鼓。

“我们的炒菜机器人创新将与乡村的合作社共同成长。”葛武说。他认为,由于移动互联深入应用,智能化减少人工成本、标准化降低风险的模式将成为引领行业的新业态,智能炒菜机、全自助无人服务餐厅等智能化经营方式会越来越多地出现。而随着农产品仓储保鲜冷链物流设施建设的不断推进,餐饮智能化趋势将给农产品生产者带来新机遇,也有望成为农产品电商的一个新的价值增长点。

  

打响品牌才能引领市场


李全宏告诉记者,早在2003年便有企业开始研发烹饪机器人;随着技术不断改进,如今智能炒菜机已经逐步渗透于社会门店,“未来随着科技的进步,能解决‘吃饭问题’的炒菜机器人,将走入每个普通人的家庭,将人们从繁杂的家务活中解放出来。”

与传统人工炒菜相比,智能炒菜机的优势很明显。李全宏介绍,智能炒菜机产生的油烟量小,用时也比人工制作短,而且菜单丰富,还能定时预约。高效能的智能炒菜机只需一键按下,全程不用看管,就能准备出标准的菜肴。对于忙碌的或者不会做菜也不想做菜的人们来说,智能炒菜机似乎是个不错的选择。然而,智能炒菜机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清理比较费时,而且市场上品牌众多、品质良莠不齐。与此同时,安全问题也不容忽视,例如内胆是否有涂层设计,使用是否健康环保,是否有防滑、防烫设计等等。因此,品牌将成为消费者购买智能炒菜机的重要依据。

“智能炒菜机这个行业还没有形成领先的品牌和头部企业,因为发展时间还比较短。”中国社会科学院食品药品产业发展与监管研究中心主任张永建对记者说,“从企业的角度来看,想要长远发展,必须将产品品质放在第一位,扩大品牌影响力。谁最先将品牌打响,谁才能引领市场。”

受新冠肺炎疫情影响,无接触式餐饮悄然兴起,机器人餐厅也是这一理念的代表。中国烹饪协会会长姜俊贤表示,疫情使消费者对食品安全、营养健康的饮食消费观念越来越关注,消费需求从产品、服务、供应方式、饮食文化等多角度不断提升,会倒逼餐饮业注重各环节的紧密合作及全产业链的协调发展,餐饮服务对食材安全性、季节性、属地性、保鲜度的重视程度不断加强,整个行业会更加重视菜品的营养健康,更加注重就餐环境的科学、合理、舒适。

  

中餐工业化助推产业融合发展


“智能炒菜机的设备与业务完善以后,也会引起前端的变革。”张永建认为,农村首先可以为智能炒菜机业务上游提供配菜,提高粮食的利用效率,减少浪费,并增加农产品的附加值,让农民增收。其次,农村地区也为智能炒菜机提供了广阔的消费市场。在老龄化趋于严重的农村地区投入智能炒菜机,将有效改善当地老人与小孩的营养结构。将智能炒菜机引入乡村旅游项目和传统“农家乐”中,可以促进其餐饮水平对标城市,为农旅融合服务升级提供扎实的设备基础。

李全宏也表示,中餐工业化将成为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的重要助推力,比如当下的高铁盒饭的“中央厨房”模式就是中餐工业化全自动生产线的代表,一条生产线可日产高铁盒饭30万份,使得中餐标准化批量生产成为现实,该项目日需求各类农产品300吨、肉类50吨及多种水果干果,可带动大量的订单农业。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中餐工业化将为我国的传统餐饮带来变革,并将这种影响辐射到生产、加工、流通等多个领域,推动农业产业向标准化、深加工、品牌化提升,也为电子商务和冷链物流进一步下沉到乡村带来新的驱动力。

“工业化生产就是以数字说话,以各项指标说明问题,力求将人为因素降到最低限,达到真正意义上的规范化。对从原材料选择到加工过程的每一个环节加以研究记录,并得到最佳的加工工艺标准和最适合工业化生产的方案。”李全宏说,他希望在政策法规建设方面能进一步鼓励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出台从田间到餐桌的财税扶持政策;在监管层面应注重供应链质量监督与让大众信得过的品牌的塑造,加大可追溯体系建设,让广大消费者利用智能手机随时可以知道吃的是什么,来自哪里,在行业工业化进步的同时满足人们对美好生活的现实需要。

编辑:董雨吉

关键词:炒菜 机器人 产业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