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大家谈 委员有话说 政协人语 同心论坛 议事厅 微言大义 望海楼札记

首页>要 论>连起来看

扎实促进共同富裕

2021年08月26日 09:02  |  作者:本报特邀评论员 张连起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委员会第十次会议,研究扎实促进共同富裕问题。会议强调,共同富裕是全体人民的富裕,是人民群众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也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促进共同富裕。

在宣布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性时刻,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着力解决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和人民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取得更为明显的实质性进展。

共同富裕不是同步富裕,也不是同等富裕。改革开放40多年来,从开启新时期到跨入新世纪,从站上新起点到奋进新时代,中国人民在富起来、强起来的征程上发生历史性变革、取得历史性成就。特别是打赢脱贫攻坚战、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促进共同富裕奠定了良好基础。现在,先富带动后富更加可行,条件也更加充分。

从全面小康到共同富裕,有“三多”:一是人数多,是全体人民的富裕,不是少数人的富裕;二是内容多,物质生活、精神生活,都要富裕;三是步骤多,不是整齐划一的平均主义,要分阶段逐步实施。

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是中国式现代化的重要特征,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高质量发展中促进共同富裕。观察共同富裕“路线图”,要在“提低”“扩中”“调高”有实招、硬招,形成中间大、两头小的橄榄型分配结构。

“调高”有实招。在“限高”方面,应加强对高收入者的税收调节和监管。合理调节过高收入,取缔非法收入,遏制以垄断和不正当竞争行为获取收入。加快反垄断法修订,防止平台公司利用垄断优势获得高利润和高收入,维护市场正当合理竞争。

“扩中”要聚焦。实施扩大中等收入群体行动计划,以高校和职业院校毕业生、技能型劳动者、农民工等为重点,不断提高中等收入群体比重。比如,提高高校、职业院校毕业生就业匹配度和劳动参与率。提高技能型人才待遇水平和社会地位。实施高素质农民培育计划,运用农业农村资源和现代经营方式增加收入。

我国已有4亿多中等收入群体,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就要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同时扩展居民收入和财富上升的渠道和空间。普通老百姓的财富增长缓慢而且抗风险能力差,在财富增值过程中获得的金融资源跟高净值人群相比是有限的,要通过财政、税收政策引导更多金融资源支持普通人的财产性收入增长。

“提低”要发力。应健全工资决定、合理增长和支付保障机制,完善最低工资标准和工资指导线形成机制。探索通过土地、资本等要素使用权、收益权增加中低收入群体要素收入。规范劳务派遣用工行为,保障劳动者同工同酬。在“做大蛋糕”的同时要“切好蛋糕”。要统筹做好就业、收入分配、教育、社保、医疗、住房、养老、托幼等各方面的民生福祉工作,重点加强基础性、普惠性、兜底性民生保障建设。更加注重向农村、基层、欠发达地区倾斜,向困难民众倾斜。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应正确处理效率和公平的关系,构建初次分配、再分配、三次分配协调配套的基础性制度安排,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不断提高居民收入水平,持续改善收入分配。发挥最低工资、集体协商、劳动合同等劳动力市场制度的作用。完善再分配机制、加大再分配政策力度,利用税收、社保、转移支付等手段,合理调节收入。提高基本公共服务保障水平和均等化程度,突出再分配机制的中国特色,做到尽力而为和量力而行相统一。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应在“四提高一精准”上更加“浓墨重彩”:提高公共就业服务水平和效率,提高劳动年龄人口的劳动参与率和就业率,提高社会保险制度的保障水平和覆盖率,提高教育普惠公平条件,精准扶助重点人群,有针对性地解决“急难愁盼”问题,持续培育新成长的中等收入群体。

扎实推进共同富裕,要畅通向上流动通道,让教育更公平,要鼓励辛勤劳动、合法经营、敢于创业的致富带头人,要避免“养懒人”误区。

“治国之道,富民为始”,促进全民共同富裕既是一项长期、艰巨、复杂的任务,也是一项持续、现实、必需的任务。久久为功,绵绵用力,行则必至,为者必成。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中国税务学会副会长) 

编辑:李敏杰

关键词:共同富裕 收入 促进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