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热点背后 政协历史 奇闻轶事 军事历史 口述历史

首页>春秋>军事历史

解放军攻破阎锡山的“铁壁堡垒”

2021年08月26日 09:45  |  作者:贾晓明  |  来源:人民政协网
分享到: 

1946年11月,解放军晋冀鲁豫野战军一部和晋绥军区部队一部开赴吕梁地区,发起晋西南战役,在连克中阳、石楼、永和、大宁等县后,晋冀鲁豫四纵二十四旅七十、七十一、七十二团,十三旅三十八团,晋绥军区二纵独立四旅十二、十三、十四团迅速向隰县包抄前进。

隰县是阎锡山在晋西南的统治中心,为了守住隰县县城,阎锡山特派“对防御工事殊有研究”的工兵专家、国民党晋西地区总指挥杨澄源率3000余人防守,并为守军囤积了大量的武器和粮食。该部守军在县城大肆构筑防御工事:除多次加固城墙外,在城下挖了纵深两丈有余的注水堑壕,并沿堑壕筑起高丈余的“城外墙”,在城外清理出大片的开阔地带;把县城东西山脚全部削成断崖,山上及城外筑起大小石碉90座,明暗堡数百个,城外防御阵地间有交通壕、地道和城内相连;在城内又增筑了新堡垒,号称“城内城”……隰县县城的这套防御体系被阎锡山吹嘘为“铁壁堡垒”。

24日,解放军各部到达隰县县城外围,吕梁地区3500多名群众民众组成民兵参战队、救护队、运输队等随军奔赴前线,担负起后勤任务。

当日夜间,解放军兵分数路开始了扫清国民党守军外围阵地的战斗。26日,二纵独立四旅部队向凤凰山西北阵地发起进攻。突击组用云梯登上断崖,接连突破山上敌人的碉堡和阵地。战前,国民党军官害怕碉堡里的守军逃跑,就用大石封住了碉门,结果碉堡里的敌人丧失了机动性,他们见解放军杀过来,便纷纷从射击孔里抛出武器投降,还对着解放军大喊:“这下我们可从碉堡里解放了。”同日,四纵部队在将守敌逐出阵地后,为了便于攻城,连夜向开阔地挖掘了两千多米的交通沟,为攻城提供了极大的便利。第二天,二十四旅部队沿着交通沟向敌人据守的堆金山发起猛攻。掩护组的战士们用密集炮火压住守敌,突击组在投弹组的直接掩护下扑向碉堡,解放军步步为营,向前按部就班地推进,战至傍晚,消灭了山顶10余座碉堡,夺取了堆金山。

在解放军的强大攻势下,仅两天多时间就扫清了对攻城有妨碍的所有外围据点(没有被攻克的碉堡,也被解放军民兵围困起来),国民党残部只得龟缩进城内负隅顽抗。

28日上午开始,解放军各部不断向守城敌人进行火力侦察,摸清了守敌城墙上的火力配备。18时,解放军各部按计划突破壕沟和“城外墙”向城墙逼近。四纵部队首先集中火力向东南角猛烈射击,摧毁城墙上的大小碉堡,架梯组在投弹组的猛烈投弹掩护下架起云梯。19时,突击队登上城墙。几乎与此同时,二纵部队也发起了攻势,由于敌火力凶猛,架梯登城受到阻碍,突击队遂集中力量爆破北门。工兵连和突击队把150多公斤的炸药放在北门下,随着一声巨响,城门及堵塞在城门洞里的土石被炸开,突击队立即冲入城内。城上守敌见势不妙,纷纷逃下城墙,退入城里。

解放军各部冲进城后,和守敌展开激烈巷战,迅速向指定目标发展。守敌溃不成军,纷纷向“城内城”退却。解放军尾随着逃敌穷追猛打,很快攻到“城内城”下,并连续突破了守敌的三道防线。残敌见状,蜂拥向地道里钻,企图逃往城外,却发现被解放军抢先一步封锁了洞口,300多残敌只得举手投降。

21时,各个突破口进城的解放军指战员均已占领了指定目标,暗藏在各处的守敌也纷纷被清理出来,城外被包围的敌人碉堡听到解放军的喊话也全部投降。到29日凌晨2时,战斗胜利结束。阎锡山苦心经营的所谓“铁壁堡垒”仅支持了几天就宣告覆灭。

此次战斗全歼守城之敌3000余人(其中俘杨澄源以下2870人);缴获山炮1门,迫击炮4门,重机枪两挺,轻机枪195挺,步枪1200余支,炮弹400余发,枪弹9万余发,粮食180万余公斤,还有机械完整无损的洋火公司一座,电台、电话、收音机若干,为晋西南战役的胜利奠定了基础。 

编辑:王慧文

关键词:解放军 阎锡山 守敌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