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 页 资讯 评论 艺文 阅读 非遗 国学 人物 戏剧 视频

首页>文化>资讯

筑牢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语言安全线

2021年10月14日 15:54  |  来源:中国文化报
分享到: 
陈  瑛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国家安全发表过多次重要讲话,凸显了当下国家安全观的重要性。习近平总书记阐述了“总体国家安全观”,其中包含了文化安全。文化安全指国家民族精神、政治价值理念、信仰追求等观念形态的文化生存发展不受威胁,也是国家安全的重要组成部分。文化安全包含语言文字的安全、风俗习惯的安全、价值观念的安全、生活方式的安全等方面。

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中的语言安全需引起我们更多的关注和研究。当下,对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研究的关注,主要集中于传播的内容、方式、有效性、影响力、适应性、载体等方面,而对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中的语言安全研究却相对很少。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中,要及时消除语言翻译不准确所带来的安全隐患,建立语言安全屏障的必要性进一步凸显。通过提高语言翻译的质量和准确性、弘扬语言翻译中的工匠精神、强化我们的主体责任,构筑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语言安全线,充分发挥语言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中的有效性和影响力,以便让世界更好地了解中国文化、喜爱中国文化。

提高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语言质量

“十三五”期间,中国文化主动“走出去”成绩卓著。除了国家基金,各相关事业单位、教育和学术研究机构、出版社、企业等也越来越多地参与到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推广中,通过各种形式的中外合作,努力宣传和推广中国文化,为中华优秀文化的国际传播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但是,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中出现的语言质量问题,亦需引起我们的重视。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中,用词不恰当、不准确、专业性欠缺、概念性不强等诸多语言问题逐渐显现出来,比如,将“无为”等同于“静止”,“包子”与“饺子”不加区分,“枣泥”误作“红薯”,“腊八粥”译成“节日粥”,遇到“经络”略过不译,“茅盾”误作“矛盾”等等,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繁荣景象中,这些语言翻译不够严谨的乱象亦不可忽视。

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语种数量已十分可观的情形下,需要进一步重视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中的语言质量,提高语言翻译质量,更好地深入推进中国文化“走出去”。

弘扬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中语言翻译的工匠精神

习近平总书记对我国选手在第45届世界技能大赛上取得佳绩做出重要指示,强调要在全社会弘扬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中华民族世代传承的工匠精神,对于从事中国文化国际传播推广的语言工作者而言,同样重要。

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中,需考虑其他国家的语言特点和可读性,但是对其度的把握也需要进行审慎斟酌,不可为了“可读性”而完全放弃中国文化中的特质成分,特别是具有中国特色的话语,更是来不得半点随意。在与其他国家进行文化交流时,对于语言翻译工作,要发扬反复推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力求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中更好地保留中国文化自身的本原性、独特性。比如,在语言翻译中,“《论语》”不能简单等同于“《话语》”,“奋斗”和“斗争”也不可随意代替;中国国家治理中“法治”和“法制”如何表述才能在国际传播中形成中国特色的术语概念;涉及中国政治外交话语的“一个中国”不仅仅是指“统一的中国”,“一个中国框架”和“一个中国原则”中的“一个”如果翻译为“统一”,并不能准确表达国家层面的政治外交立场等。

当今世界,作为国家实力象征之一的文化软实力,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国力和国际话语权、规则制定权的关键因素之一,其国际较量也日益明显。博大精深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及其现代传承是中华民族历史底蕴最深厚的文化软实力,这种软实力的国际传播效果,与语言翻译的质量有着密切的关系。只有用最精准的语言来传播,才能保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以及中国政治外交、国家治理等的要义和内涵进行准确传递和解读,并在世界各国语言中,形成相对固定统一的中国特色语汇。

“十四五”期间,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要实现由语种数量的突破转向语言质量的全面提高,要有推敲意识、精品意识、协作意识、团队意识和责任意识,进一步提升新时代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中国文化完成了“走出去”,还要追求“立得稳”,向世界人民展现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和独特魅力。

强化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语言安全的中国主体责任

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准确把握国家安全形势变化新特点新趋势,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走出一条中国特色国家安全道路。他指出,要加强党对国家安全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正确把握当前国家安全形势,全面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努力开创新时代国家安全工作新局面,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牢靠安全保障。

不可否认的是,由于语言制约因素,中国文化的国际传播,尤其是对于非通用语种国家的中国文化传播,翻译任务主要由国外译者承担,可喜的是国外译者的队伍日益呈现年轻化趋势。但无法回避的是,由于各种主客观因素,在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中,其他国家的译、审、校并未真正形成完善的质量监督体系,有些环节甚至流于形式,因此,出现了语言翻译质量把控环节不严格、不完善。在我国不断加大对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资助力度的同时,也需要强化中国各相关机构在中国文化域外传播中语言安全监管体系构建的主体责任。

古人说:“规矩诚设矣,不可欺以方圆。”中国文化、中国声音的国际传播需要我们有自己的上层设计,定规立矩,将中国文化国际传播语言安全的主体责任,落实到国内各有关单位。从源头上树立中国文化国际传播中的语言安全意识,通过建立相应的语言安全责任制度,为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语言质量保驾护航。

(作者系北京外国语大学欧洲语言文化学院保加利亚语教研室主任)


编辑:陈姝延

关键词:中国文化 传播 国际 语言


人民政协报政协号客户端下载 >

相关新闻